华商基金自2005年成立以来,大部分年份都取得了不菲的业绩。根据天相数据,2009年,华商基金的单只产品在年终全部排名在同类基金前七名之内,其所管理的基金资产净值也以180%的涨幅在60家基金公司中排名第二位;2010年,华商基金的整体业绩表现一直居于第一阵营,其中,华商盛世成长的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高达37.76%,在国内400多只股票基金中名列第一;2013年,华商基金屡中“牛股”,如奥飞动漫、上海家化等,并且早早潜伏,显示了公司强大的投研能力和选股能力。李晓安认为,正是长期、深入、专注地研究A股,才形成了华商投研团队的专业水平。他认为好企业不是碰出来的,其背后必然有一个成熟的理论框架和衡量标准。
中国证券报:2013年的基金业似乎有很多新业务,如基金子公司、互联网金融等,但在这方面很少见到华商基金有什么动作,相反则一直专注于A股市场。
李晓安:华商基金的企业文化比较质朴,能够帮客户赚钱,就是华商基金最大的价值,从基金经理到管理层,再到董事会,都认为这是无上荣光的事情。所以,我们不仅没有冲在互联网金融的前线,也还没有设立资产管理子公司或香港子公司。我们把有限的力量都放在对A股的研究、客户的维护和市场开发上,这使得我们处理和判断事物的尺度十分清晰,即把基金业绩做好,把客户维护好。在投研团队建设上,我们不仅从华尔街等成熟市场引进了人才,个股期权等新工具也有所练习。目前,华商的得力干将梁永强正担任量化投资部总经理。对于华商基金的客户来说,有呼声的地方,华商市场部就有呼应。我们一线的客户经理经常穿着西服挤大巴,为了客户不辞辛劳。
在华商,董事会并不会给总经理下达规模指标,利润考核也有很大弹性。董事会并不看重利润,反而更看重市场评价。公司也不看重基金规模,发行新基金往往是提前结束,对销售没有过多的奖励。2013年公司招待费很少,但差旅费增长了许多,因为调研太多。为了看紧持有人的钱,我们如履薄冰,对投资管理十分审慎。
中国证券报:华商基金的权益类产品总是能够全面开花,保持稳定,即使是团队有了小波动之后,业绩也能迅速恢复,请问是怎么做到的?
李晓安:我们在管理上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大家的价值观趋同,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执著地研究A股。我们取得的一点成绩,归根结底还是企业文化的两条核心:勤劳、守信,这与中华民族精神也相吻合。
此外,投研部门的氛围较好。公司有几个“老黄牛”般的人物,包括总经理王锋、研究总监田明圣、基金经理梁永强、投资管理部负责人刘宏等,由于大家勤奋、负责任地工作,才有了今天的业绩。而且,基金经理之间的信息沟通非常频繁。比如华商动态阿尔法混合、华商主题精选股票的基金经理梁永强以换手率低而闻名,他在投资前不仅要进行大量的实证研究、调查,回来以后还要和投研同事开会讨论,然后才决定是否建仓。
中国证券报:2013年以来,华商基金的很多牛票都大放异彩,这是怎么做到的?
李晓安:中国经济社会的持续繁荣和监管规范化给基金行业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好的基金经理与好农民的做派一样,十分勤奋,天不亮就出来犁地,比别人犁得更深,碾得更细,该浇水的时候多浇点,该施肥的时候多背几篓子,收获的时候就自然有喜悦。
投资无止境,每天都是挑战。在华商看来,好企业并不是“碰”出来的,也并非通过一个软件或奇巧策略能发现,而是多年辛苦的积累。对基金公司来说,守业很难,专注于A股的路看似简单,但走起来并不容易。为了重仓某只股票,我们的基金经理曾对一家公司调研次数超过5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