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华辉创富袁华明:不必纠结股价短期波动 三维度看2018年A股市场)
近日,机会宝专访了华辉创富的投研总监袁华明,袁华明表示自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价值投资者,更追求通过行业、企业的研究,寻找到业绩超预期的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会涌现更多茅台、格力这样的龙头企业。袁华明认为,?投资不能对股价的短期变化过于纠结,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慢慢走向成熟,买入并持有会是比较受益的投资策略。
袁华明,北京理工大学通信与电子系统硕士,10年投研经验。早年在CASCO北京、AGILENT中国、MOTOROAL中国等企业从事技术开发管理工作;2007年开始股票市场投资研究;2011年加入源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成为合伙人;2015年8月,成为广东华辉创富投资管理有限公司股东、合伙人,现担任公司投研总监,主持公司投研工作。
近日,机会宝专访了华辉创富的投研总监袁华明,袁华明表示自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价值投资者,更追求通过行业、企业的研究,寻找到业绩超预期的企业。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国会涌现更多茅台、格力这样的龙头企业。袁华明认为,投资不能对股价的短期变化过于纠结,随着中国资本市场慢慢走向成熟,买入并持有会是比较受益的投资策略。此次专访具体内容如下:
机会宝:请介绍一下个人的投资经历
袁华明:我个人的经历还是蛮有意思的,我是1997年学通讯的,硕士毕业。那么毕业以后,从1997年到2006年之间一直是在北京做通讯方面的技术研发工作,在安捷伦、摩托罗拉等外企做技术的管理工作。2005年的时候,我有一个双胞胎哥哥他是做投资的,他听说我有很多的现金,当时他就逼我说,你必须要投资。后来我说,那时候我对投资还是比较抵触的,因为从2000年到2005年,我身边的很多朋友做都比较失败。后来我哥哥就说,他说我帮你保底,你要是再不行,我就借你钱。那这样子的话,我当时可以说是被逼的,我就把自己的部分资产全都投到股票市场里去了。正好运气比较好,很快就赶上了中国2006年、2007年的牛市。当时我选择股票可能也是运气比较好,在两年时间里我的股票资产就翻了二十多倍。从那个时候起,我就对产生了比较浓厚的兴趣。从2007年开始,我就开始投了很多的精力在这块。从2007年到2010年,我是一边做技术的开发工作,另外部分的精力也就在做投资。从2007年到2010年,我这个投资又取得了非常好的收益。那么到了2011年的时候,我就做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我就决定放弃我在技术开发方面的生涯,然后彻底转到投资这块来。那么到2011年的时候,我就加入到了我这个哥哥成立的源创投资,成为合伙人。我们从2011年到2015年的时候,我们主要是做家族资产的一些管理。2015年8月份以后,中国股市经历了三轮股灾,但是对我们而言,我个人而言,我觉得其实是一个蛮好的机会,因为我认为这个股灾导致我们中国资本市场一些系统性的风险包括我们中国经济一些比较大的风险其实相对的出清了,所以我们也把握这个时点,在那个时候我们利用这个机会就入股了广东华辉创富有限公司,我和我哥哥成为这个实际控制人。我现在是担任华辉的投研总监,主持华辉的投研工作。
机会宝:您认为自己是价值投资者吗?
袁华明:这么说吧,我认为我们不是这种传统意义上的价值投资者,就是所谓的现在很多的价值投资者是说我选择一个大盘的蓝筹股买入持有,这就是价值投资。那么本质上,我们的核心理念是在价值投资的基础上,我们更追求的是通过这个行业、企业的研究能够寻找到业绩超预期的企业。举一个例子而言吧,就是说假定一个企业A,大家对它今年的盈利预期,如果大家认为是一块钱,那如果说我的研究证明它的盈利也是一块钱,就算这只股票是一个蓝筹股,那我也不会投它。那么,我会投什么样的股票呢?当大家对这个企业B的预期是一块钱,通过我的研究,我认为企业B今年的收益应该是两块钱,它是超预期的,那在这种情况下,因为我对标的的预期和市场预期不一致的情况下,这才是我投资的这么一个标的。
机会宝:过去有哪些经典的投资案例?
袁华明:这里面我可以讲几个实际上改变了我很多人生资产配置情况一些案例吧。首先是在2006年的时候,当时在我哥哥的建议下,那时候我研究了券商股,所以那时候我研究了中信证券,中信证券在2005年的时候它的每股盈利是一毛五,那么我们在2005年底的时候,当时大盘不到1000点,我们当时预测大盘会到5000点以上。我有一个模型,我们可以计算出中信证券的业绩,当大盘在5000点以上的时候,假定在那一年份从3000点到5000点,平均是4000点的情况下,那么中信证券的业绩应该在(每股)三块钱以上,这是一种非常大的(业绩空间)。当时我们问了中信证券的一些高管包括一些业界人士,他们认为比较好的情况下中信证券可能有(每股)几毛钱,四毛钱、五毛钱,那这种预期差实际上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实际上我们在2005年底的时候是六块钱以下买入了中信证券,中信证券在2007年最高的时候是117块8毛9,就是说如果投资者在2005年底买入中信证券,他持有两年,其实不到两年,实际上也能够获得20倍的收益。所以当时的时候,我在2005年底满仓入市,那么在2007年10月24日的那天,第二天就是25日我们卖光了所有的股票,这个操作就导致我在2006年、2007年获得了将近20多倍的一个收益。
第二个是我们在2008年的时候,当时我们空仓了有半年。2008年的时候,我们非常看好中国的汽车产业,为什么看好中国的汽车产业呢?其实我们也是通过研究了日本、包括美国的经济发展史,我们就发现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老百姓的收入增长到了特定阶段的时候,它会出现一个汽车消费崛起的现象。当时我们看到了中国汽车消费已经有崛起的苗头了,所以我们对中国的汽车产业做了很长时间的分析。我们认为像中国这么大的一个地方必然会有自己这种汽车工业,不可能完全靠进口。汽车业是一个对产业链要求比较高的产业,咱们中国当时比较有潜力的一个是华南、一个是华东,就是上汽,还有一个北方的一汽,我们通过对这个产业链包括人特点的研究,后来我们确定了上海人其实他们的协作精神包括他们做事已经精细的态度实际上是蛮适合造车的,而且当时上汽也是全国最大的汽车企业,当时我们为了确定买不买上汽,我们当时买了上汽的各种车型,还买了不少,买了很多。经过调查深入研究,我们在2008年的时候就坚定了,就是买入了上汽。当时买入上汽以后,很快碰上了美国的股灾,所以上汽还跌了一段。跌了一段以后,那时候我们买的更多了。
后来上汽的业绩的确是非常的好。对,这里面还有一个插曲,在买上汽的时候我们也是咨询过市场人士对于上汽业绩的看法,大家也就是觉得业绩是(每股)几毛钱,我们预期会有(每股)几块钱,其实又有一个预期差,实际上我们非常有信心,我们也买入了上汽。那上汽其实我们持有的时间相对比较长,持有了几年时间,刚开始跌了一段,到最终的时候也获得了3倍多的这么一个投资收益。对于上汽这个其实反映了我们的一个思想,我们觉得资本市场股价短期的涨跌其实非常难以把握和预测的,像我们更多的会把精力放在企业、行业业绩上的时候,这种预期的变化上。
机会宝:什么时候会决定卖出股票?
袁华明:我把我们投资一个理论基础性的东西稍微阐述一下。实际上我们投资理念最核心的一点是认为资本市场本质上是一个定价的平台,市场上已知的信息比如说企业的业绩数据,行业的各种(数据),包括销售数据,实际上在股价上都会有所体现。那么已知的投资理论,不管是价值投资的理论,或者是技术分析的理论,也会在股价上有所体现,所以我们就认为任何已知的这种信息或者是这种理论,因为被市场股价上已经体现了,所以你想用它来获取超额收益实际上是很难做到的。我刚才也提到过,就是我们和传统价值投资并不完全一样,我们是要用市场未知的东西。那未知的是什么呢?我们用过去这么多年投资的实践,我们建立了自己的时点选择模型和企业选择模型。我们在2005年底的时候,我们的时点选择模型告诉我们是一个相对的低点,我们的时点选择模型也告诉我们当时大盘可以涨到5000点以上。我们的时点选择模型在2007年11月24日那天,当时我们判断出这个是已经到了顶点,所以我们根据时点选择模型,我们在11月25日那天就把股票彻底卖出来了,然后就空仓半年,实际上我们当时是利用我们时点选择的模型来做这个判断。刚才我也提到过,我们是在2015年8月份进的阳光化,那这个阳光化实际上也是我们做了一个时点选择的。我们认为在中国两轮股灾以后,中国资本市场那种大的风险其实已经不多了,特别是对我们这种蓝筹股。在这种情形下,我和我的哥哥就是勇敢的,也不叫勇敢吧,其实我们早就有这种想法,就进入了阳光私募这么一个行业。那么在那以后,我们到现在已经发了20多只基金了。在这个过程中从2015年到现在,我们所有的投资都是买入并持有,到现在为止都是满仓的这么一个操作,原因就是因为首先我们投资的风格就决定了我们所有选的股票,至少到现在来看基本上都是相对估值比较低的价值蓝筹股,都是在沪深300这个成分股里面,那么这个系统风险都比较低。在这种情况下,所以我们一直就秉承了这么一个投资的策略。
机会宝:对2018年的A股市场有怎样的看法?
袁华明:投资的本质,啊,我觉得本质上是一种理性的赌博,是对未来预期的一种博弈。那么未来其实是不确定的,实际上都只能是一个猜测,都是一个概率性的东西。作为我个人而言,我从三个纬度来点评我们中国经济包括资本市场发展的阶段。那么从这个阶段,我们可以大致根据历史能判断中国未来资本市场发展的方向。过去两年,我们看到随着中国证券市场监管的加强,我们明显的发现中国资本市场的投资风格正在向价值投资、长期投资的方向转化。那么一个比较明显的特性就是说我们今年出现了什么所谓的漂亮50、要命3000。另外,譬如说价值蓝筹相对集中的上证50的指数涨幅,它是远远超过了下跌的创业板指数。从市场风格这种切换而言,我个人觉得我们当前的这个资本市场非常像上世纪50年代、70年代美国的资本市场。
第二个就是从咱们中国经济发展的一个阶段和资本市场的关系而言,我个人认为我们非常的类似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为什么这么说呢?实际上我们看到日本经济增长最高的时候是上世纪70年代,那么到了80年代的时候随着制造业边际扩张效益的下降,所以日本的经济就从制造业驱动慢慢的向消费拉动进行转型。虽然日本80年代的时候,它的GDP下来了,但是日本的消费以及它的资本市场其实取得了非常大的发展。那么我们看到,我们中国的经济虽然过去一段时间它绝对的增长率是下降的,但是我们发现质量在提升。过去的2017年,我们中国经济增长的拉动力非常明显的从原来的制造还有出口和投资驱动现在更多的向消费驱动,我看了一个数据好像60%多是靠消费拉动的。从这个纬度上说,包括我们看到过去的一年茅台股价的暴涨包括格力的暴涨本质上是受利于经济发展的这么一个变化。所以从这个纬度上看,我们当前的经济和资本市场其实非常类似于80年代的日本。大家都知道日本是从八几年开始,后来出了一个波澜壮阔的股票牛市。从这个纬度上说,我们中国的牛市可能也是非常大的。
第三个纬度是从市场情绪的纬度,因为2015年到2016年的三轮股灾实际上中国的投资者受伤比较严重的,那么这个情绪,我个人认为非常类似于2005年的时候特别是2017年上半年的时候那个市场的情绪、投资者的情绪非常类似于2005年当时市场的场景,大家都不愿意投,大家觉得风险太大。巴菲特说当大家恐慌的时候需要贪婪,巴菲特什么时候贪婪呢?巴菲特是在上世纪50年代的时候,当美国的投资者受到美国大股灾的伤害都不敢买股票的时候,巴菲特就勇敢的投资了股票,所以在50年代的时候就为未来成为股神完成了这种原始的积累。我想我们中国的资本市场当前特别是我们一些蓝筹股它实际也是处于一个相对的低位了,随着我们中国经济的发展,我认为我们会涌现更多类似于茅台和格力这样的龙头企业,我们的资本市场会受益于这么一个发展阶段,我们投资者也会受益于这么一个阶段。我个人认为这个阶段是我们投资者需要勇敢的去把握这么一个机会的时点。
机会宝:对未来港股的看法是怎样的?
袁华明:实际上我们做港股的时间也比较长,其实我们从二零一几年就开始做港股了。我先说说为什么我们在2015年、2016年、2017年要买入港股呢?刚才提到了,实际上我们本质的投资都是基于行业企业的分析找到超预期的品种。实际上从2015年到2017年的时候可以明显的看到一个所谓的折价,就是同样一家公司,两地市场定价其实有非常大的偏差。那对于我们而言,其实我们更看重的是用更低的价格来买入更好的资产,所以当时我们就会在各个阶段配一部分的港股。我们现在来看这个逻辑其实仍然是成立的,我们仔细来看,实际上我们当前的港股仍然有一个折价。随着中国的资本市场和海外这种通道逐渐在打通,我相信港股的这种折价其实是不合理的。那么长期看,随着全球以及包括咱们中国国内的投资者对于港股有一个更加合理的认识以及现在这种通道的顺畅,我个人认为港股的市盈率水准会往A股这块来靠拢,A股也会有一部分风格慢慢向港股靠拢,到最终的时候慢慢就形成一种相对比较平衡的市场结构,所以我个人认为今年的港股仍然是一个非常好的投资机会。
机会宝:投资这么多年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袁华明:我觉得有两个感受,第一个感受,我觉得投资的时候不能过于纠结于股价短期的变化。我们觉得股价的短期波动是股票市场系统性的一个特性,它是合理的,纠结它在短期的低估或者高估其实是没有什么意义的。第二点就是说实际上没有一种投资策略是适用于所有市场情形的。举例而言,譬如说2012年到2015年的时候实际上市场风格是比较偏好中小板块的,那么在这几年里所谓的价值投资买入并持有蓝筹股其实是很吃亏、很痛苦的。那么这两年的时候市场风格发生了变化,这两年会发现譬如说做量化的、做中小盘的他们就会比较痛苦,而做价值投资的就是获得的收益比较多。因为我们作为投资者,我们很难确定未来的市场是什么样的一种市场风格,所以在这个资本市场上我们需要坚持自己一种投资的策略。我个人认为其实由于资本市场短期是波动的,长期在正常情况下应该是一个逐渐向上的这么一个过程,那么买入并持有理论上而言应该是一个最有效、最理想的投资策略。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像我们来看美国资本市场的发展史,巴菲特之所以能成为美国的股神取得那么高的收益是因为他的买入并持有风格就是契合了美国资本市场这种从上世纪50年代到现在长期慢牛的这么一个过程。我想随着咱们中国经济调整以及资本市场的发展,随着我们中国资本市场逐渐的走向成熟,我们中国的资本市场慢慢也会告别这种情绪波动比较大、大起大落这么一个阶段,慢慢会走上慢牛这么一个行情。那么在这种情形下,这种买入并持有了这种风格,我觉得也会是一个相对比较是受益的投资策略。
机会宝:公司未来发展的战略是怎样的?
袁华明:我们公司最早是成立于2014年8月份,当时创始人是王旭辉先生,那个时候我们最早做的是股票定增。2015年8月份,我们入股了华辉创富以后,我们的产品方向就转移到股票主动型了,我们就不做定增了。我们的投资口号是“用我们的专业性帮助投资者跑赢指数,跑赢大盘”,我们的看法是说如果我们的专业性不能帮助投资者获得超越大盘的投资收益,投资者买指数基金就可以了。那么对于未来,其实我刚才也提到了,其实不只是我说了,我们华辉是有一批合伙人,这些合伙人都是看好咱们中国经济和中国资本市场的发展,我们都是基于这么一个前提,大家走在了一起。我们华辉今年成立了四家分公司,应该是四家财富中心,分别在武汉、北京、佛山和深圳,我们在这些分公司会配合我们当地的渠道更好的服务于我们投资者。
关注机会宝微信公众号(jihuibaoribao),了解更多行业与公司信息!下载机会宝APP,约调研、发路演、看直播,还可音视频互动参会。机会宝APP,让您随时随地把握投资机会!
机会宝APP下载地址:www.jhbshow.com/app/downlo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