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荣基金固定收益部陈茜
一、2017年信用债券违约事件回顾
1、违约债券概况
自2014年以来,中国信用债市场逐步打破刚兑,信用债违约数量在2016年达到峰值,信用债市场进入“违约常态化”发展趋势。据Wind统计,截至2018年2月9日,信用债市场共有66个发行主体发生违约,其中民营企业46家(占比69.70%)、地方国有企业7家(占比10.61%);涉及债券162只,其中公募债71只,私募债91只 ;违约债券余额合计976.93亿元。
2017年信用债市场共49只违约债券,比2016年减少29只;其中,公募债违约29只,私募债违约20只。从违约主体性质看,2017年信用债市场违约主体共20个,比2016年减少16个;其中民营企业14个(占比70.00%),地方国有企业2个(占比10%),中外合资企业1个,外商独资企业2个,集体企业1个。2017年信用债市场违约债券及主体数量均较2016年有所减少,但违约债券余额与其持平;违约主体仍以民营企业为主,其次为资质差的地方国有企业;分布的区域较为分散。
2017年信用债市场新增违约主体10个(具体见附表),比2016年减少20个;其中民营企业7个,中外合资企业1个,外商独资企业1个,集体企业1个;从地域看,主要集中在内蒙、甘肃、辽宁等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资源型地区、以及江苏浙江等经济发展相对发达的发债企业多的地区。2017年新增违约债券主体无明显行业集聚特点,且高评级的违约主体数量明显少于2016年。
2、违约企业特征
受过剩产能行业竞争影响,2016年AA+级别的违约企业增多,但随着去产能政策的执行,行业产能逐步出清,供给侧改革优化升级,企业盈利能力及融资能力有所好转,2017年并无新增高评级违约企业。2017年,违约主体仍主要集中为民营企业,但并非因为经营恶化等基本面因素导致债券违约,直接原因更多的是受公司资金链断裂影响,引发了投资人对企业再融资风险的进一步重视。此外,违约主体仍具备一些普遍特性,包括民营企业多,信用评级等级低或无信用等级,行业竞争激烈,公司实际控制人风险、经营业绩恶化、资产负债率高、非标融资规模大、资金周转压力大、负面舆情不断等特征。
二、2018年信用债券违约风险展望
2017年信用债市场违约债券数量下降,信用基本面有所改善,但是信用风险事件频发,投资人对信用风险敏感度有所提升,致使其投资风险偏好有所下降。此外,受金融去杠杆、利率持续上行等因素影响,信用债一级发行增速放缓,企业资金周转压力持续加大,信用利差进一步走扩。
2018年,各类监管文件将陆续落地,企业融资环境可能收紧,加以信用债大规模集中到期,在企业自身经营能力难以迅速改善的前提下,再融资能力仍将是各企业的关键风险点。
对于城投行业,随着2018年上半年城投债置换的结束,地方政府债务管理得以规范,城投公司转型话题升级,行业信用风险或将进一步升温。需重点关注行政级别低、区域经济及财政实力弱、地方债务负担较重地区的伪城投。
对于房地产行业,受棚改货币化安置政策、海外融资渠道较畅通等因素影响,2017年房地产企业资金链尚可,但在国家坚定楼市去杠杆的政策背景下,房地产行业融资环境恶化,房地产行业进入优胜劣汰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规模相对较小、项目资源分散、股东实力弱的房地产将面临更为严峻的发展环境,或将抬升房地产行业信用风险。
对于过剩产能行业,在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继续的前提下,龙头企业的盈利能力与融资能力持续提升,2018年信用风险大概率较2017年持平。
整体上,展望2018年,信用债市场系统性风险可控,但违约风险大概率较2017年有所提升。尤其在货币环境实际持续收紧的条件下,监管政策对非标融资限制越来越严格,部分行业企业仍处于高杠杆的庞氏融资状态,在关注企业自身经营情况的同时,更需侧重考虑各企业资金链压力及外部再融资能力带来的风险。
(责任编辑:任刚 HF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