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前几周,全球资本市场用极端的调整,向投资者预示了今年做投资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面对投资者的日常三问——能不能涨?涨到几时?该买什么?我觉得做到以下这三件事,或许能让各位的2018投资之旅走得更平稳。 第一,选专业。 在基金行业成立至今的20年里,主动偏股型基金的表现要比市场指数好得多。以最近3年为例,主动偏股型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为44.67%,而沪深300指数只有14.07%;主动偏股型基金平均最大回撤为19.69%,而沪深300指数则高达46.7%。由此可见,与直接炒股相比,买公募基金不但风险更小,而且收益更高,主动管理所创造的价值远远高于市场平均收益。随着未来A股市场继续机构化和专业化,普通投资者想要赚取超额收益的难度也会越来越高,所以“买股票不如买基金”将成为市场的常态。 第二,选价值。 今年A股将被纳入MSCI指数,随着国际投资者的到来,海外成熟的价值投资理念和流程将越来越深地影响A股市场。炒题材、炒概念或将成为过去时,A股将进入价值投资时代。 不过,需要提醒的是,价值投资并不意味着就是买蓝筹,成长股也不一定是价值的对立面。对于上市公司的价值,除了看业绩的内生增长和可持续性,更关键的是要看它的估值。好公司只有配合好价格,对投资者而言才有足够高的投资价值。 要构建一个具有较高价值的投资组合,对普通投资者而言并非易事。这时候大家就可以参考第一点,通过公募基金这样的专业机构,去间接捕捉市场中的价值投资机会。 第三,选安全。 就在春节前的几个交易日,无论美股、港股,还是A股,都用严酷的事实提醒了投资者控制风险的重要性,而越能合理控制风险的基金,长期来看越能为投资者创造盈利。 把市场上所有拥有10年以上历史的主动偏股型基金按照最大回撤幅度由低到高排序,可以发现,过去10年里,收益率较高的基金往往来自最大回撤幅度最小的那1/4,从2007年A股历史高点算起,平均为投资者创造了50%的收益率。而随着最大回撤幅度的增大,基金的平均收益率也在迅速减小,特别是最大回撤幅度最大的1/4,过去10年的平均收益率为-2.3%。 因此,无论是买股票,还是买基金,在关注盈利能力的同时,也要关注控制风险的能力,这方面可以参考最大回撤、年化波动率、夏普比率等指标,这些指标显著优于同类的股票或基金产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