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博客,
微博)记者 黄小聪
每日经济新闻编辑 肖鴻月
随着《养老目标证券投资基金指引(试行)》(以下简称《指引》)发布,养老目标基金离投资者也越来越近了。
众所周知,一直以来,不仅在股票市场,即使在公募基金领域,经常都会出现这样一种情形——不少投资者把基金当股票操作,频繁进行短期申购、赎回,博取短期收益。
从此次《指引》来看,养老目标基金不仅对运作方式、投资期限,且对于资产的配置比例也都做出了明确规定。那么,究竟投资什么样的产品,从长期来看收益最高呢?投资和不投资的收益差距又有多大呢?
收益或超银行存款百倍
《指引》中指出,养老目标基金应当采用定期开放的运作方式或设置投资人最短持有期限,与基金的投资策略相匹配。养老目标基金定期开放的封闭运作期或投资人最短持有期限,应当不短于1年。
可以看出,养老目标基金为满足养老资金理财需求,是以追求养老资产的长期稳健增值为目的,鼓励投资人长期持有。不过在目前的公募基金中,还存在很大一部分投资者,其实是非常注重短期的收益,甚至并不关注基金的运作逻辑。他们大多只是单纯从
基金净值的高低来判断买入时点,往往频繁操作,反而没有获得太好的收益。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从历史数据来看,其实拿住长线反而是不错的选择。数据显示,自首只
开放式基金成立到2017年底,偏股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平均达到16.5%,超过同期上证综指平均涨幅10.5个百分点;债券型基金的年化收益率平均达到7.2%,超过现行3年定期存款基准利率约4.4个百分点。
显然,收益还是非常可观的。“但是
老百姓(
603883,
股吧),目前来看,好像并未享受到这么好的收益。因为销售渠道鼓励投资者买
新基金,投资者也拿不住长线,这也是为什么我们要倡导税收递延,倡导基金公司的定期定投。如果考虑投资期限40年,投资银行存款与投资股票基金相比,到期后收益相差100倍。所以,我们希望强调权益投资在养老金投资中的重要性。”某业内人士说道。
“一句话,如果投资者只打算长期购买一只基金,我们认为应该是FOF。”该业内人士进一步指出。
收益最高的股债配比
此外,《指引》中还提及,采用目标日期策略的基金,应当随着所设定目标日期的临近,逐步降低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增加非权益类资产的配置比例。权益类资产包括,股票、股票型基金和混合型基金。
采用目标风险策略的基金,应当根据特定的风险偏好设定权益类资产、非权益类资产的基准配置比例,或使用广泛认可的方法界定组合风险(如波动率等),并采取有效措施控制基金组合风险。采用目标风险策略的基金还应当明确风险等级及其含义,并在招募说明书中注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一般而言,博取高收益的投资者,往往都会选择权益占比高的基金;而追求低风险、长期稳健收益的投资者,往往选择的是权益占较低的产品。但实际上,较为合适的股债配比,反而能获得较好的收益。
根据沪上某基金FOF投资部提供的股债资产配置实证,从2002年~2016年,股债“四六开”、“三七开”的复合年化收益率最高(均达到7.48%),而波动率和最大回撤则大幅下降。这显然和一些投资者印象里,股票仓位越高,长期收益越好的观念相悖。
在该基金公司人士看来,“其实这也印证了中国那句老话,‘大象无形,重剑无锋’。所以,FOF在产品设计中也会强调大类资产配置理念,比如规定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占基金资产的比例。”
(责任编辑:赵然 HZ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