爆款基金系列策划之二:进退维谷基金公司的“难言之隐”_基金投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基金频道 >> 基金分析 >> 文章正文

爆款基金系列策划之二:进退维谷基金公司的“难言之隐”

加入日期:2021-1-25 22:00:56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21-1-25 22:00:56讯:

经历了2019年、2020年连续两年的“公募大年”,爆款基金这一名词早已家喻户晓,发行爆款产品更成为了当下公募行业部分绩优基金公司的“家常便饭”,仅新年至今就达到了“1天1爆款”的频率,更有打破纪录的单只产品1天实际募集2400亿元的发行盛况。然而,发行市场火热的背后,部分募集到爆款产品的基金公司也仍然有些许“难言之隐”不敢付诸于口。例如成立新品背后的成本高昂,必须要面对更大的管理和赎回压力等。但与此同时,若不发行爆款新品,则公司的口碑、品牌声誉度,甚至是基金经理的名气又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影响。一时之间,进退两难。

爆款行情绵延不绝

“一方面,过去几年公募基金的业绩普遍跑赢指数表现,炒股不如买基金已经成为共识。另一方面,居民储蓄向资本市场大转移的趋势持续推进,且大多通过买基金入市,从而导致今年以来诞生了众多爆款基金。”前海开源基金首席经济学家杨德龙在点评年初至今基金发行市场现状时如是说道。

正如杨德龙所说,2021年以来,爆款基金如同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数量随着市场交易日的递增而递增。Wind数据显示,截至1月25日,开年至今的17个交易日中,发行首日即结束募集,且首募金额突破50亿元的公募基金多达21只。若根据上述数据计算,“1天1爆款”的说法毫不为过。

某头部公募市场部人士在接受采访时也坦言,年初至今,公募基金的发行的确是相当火爆,超出其个人的预期。据了解,该市场部人士所在公司旗下也有一只产品在近期顺利结募,不仅在短期内提前结束募集,更成为首募超百亿的爆款基金。

事实上,年内火热的发行市场已不满足于“百亿”这一战果。近日,在众多渠道的助推下,一只实募规模打破历史纪录的公募基金“呱呱坠地”。1月21日,易方达竞争优势企业混合发布公告称,该基金于1月20日以148.49亿元的首募规模成立。若结合此前公布的约为6.25%的配售比例,该基金在发售当天的实际募集金额已接近2400亿元,较此前鹏华匠心精选混合在2020年创下的1371亿元的募集纪录超出1000亿元。

压力、成本“齐头并进”

然而,发行市场火热的背后,部分募集到爆款产品的基金公司以及相关工作人员,也有些许“难言之隐”不敢付诸于口,譬如宣传方式增加带来的巨大工作压力,又譬如新发产品背后高昂的成本支出。

“忙不过来。”上述头部公募市场部人士在谈及近期筹备新品发行的工作时慨叹道,“不论是我们负责宣传业务的同事,还是渠道部门的同事,都忙不过来。”据该人士介绍,如今在发行一只新产品之前,除了过往常规的宣传材料发布、渠道预热、路演外,还新增了对拟任基金经理形象的打造,例如面对面专访稿件的发布,与行业“大V”共同参与直播或者短视频的录制等。

“但说实话,通过专访和直播塑造基金经理形象的方式,能否为最后产品发行带来规模增量,又或者说能带来多少的增量根本无法统计。根据公募基金的宣传和合规要求,不可能在直播过程中放置购买链接或直接宣传产品,因此,具体有多少观众变为了产品的持有人我们也不得而知,只能说希望可以扩大基金经理的影响力,助力新产品的发行。”上述市场部人士补充道。

此外,在上述人士看来,直播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合规的用词用语也成为一大“BUG”。据其介绍,为维护投资者利益,防止出现不合规的情况,直播前通常也都会请基金经理抽时间沟通准备分享的大概内容和观点,若直播过程中确实出现了不合规的用语,则还需要在直播结束后紧急替换回放视频中的内容。

值得一提的是,深受直播、短视频等“跨圈”宣传之苦的,并非只有上述一家基金公司。“其实直播、短视频这种宣传方式,一开始可能只是少数基金公司自发的模式,但随着后续部分渠道方关注到,就开始要求作为乙方的基金公司,‘我们的新发产品也要做短视频、直播’等,到了最后,一个好的创意,慢慢变成了行业标配”,电话那头,南方某大型公募内部人士向北京商报记者如是介绍,与此同时,电脑键盘的敲击声也不曾间断。

据上述内部人士分享的一张图片不难看出,某托管行在对该公司旗下一只新品的营销资料提出了6项要求,其中,直播视频录像、60秒内短视频等赫然在列。而这些内容,毫无疑问,都需要基金公司独自准备。

此前,某中型公募从业人士更向北京商报记者表示,公司在尝试直播的过程中,出于合规风控等考虑,要求直播前把基金经理和主持人说的每一句话都提前准备好,并反复进行合规审核后,才能在直播过程中进行分享。

财经评论员郭施亮也指出,目前基金公司通过短视频、直播等形式进行宣传,是比较迎合时代发展潮流的一种方式,但线上宣传,确实应该更注重合规性以及专业性,理性宣传,多强调投资风险,少谈过往亮眼业绩,或许会对投资者切身利益更有帮助。

需要注意的是,不仅是宣传方面,从成本的角度考虑,随着近年来渠道“话语权”的逐步增强,新发产品的客户维护费(尾随佣金)占据管理费的比例也相应提高。Wind数据显示,以最新一期数据为例,截至2020年上半年末,可统计的141家基金公司的平均客户维护费比例约为23.81%,同比增长4.74个百分点,较2017年的同一时点更提升了5.97个百分点。

前述大型公募内部人士也表示,“坦诚来说,从基金公司的角度看,还是比较希望投资者申购存量产品,因为老产品的尾随佣金相对较低。而新发产品是比较耗费资源的,不仅产品的申购赎回费用全部由渠道来收,尾随佣金占比提高,导致基金公司能够收到的管理费下降,还要加上宣传的费用”。

“剧场效应”下脱身不易

不得不说,当前爆款基金的发行,不仅存在多项难点,并且还可能面对自身收益的下降,但对于各家基金公司,尤其是头部机构而言,想要从中脱身也实属不易。

据上述大型公募内部人士透露,从2020年整体的发行规模看,其所在公司已能排在全行业的前列,但由于在爆款基金的数量上较为缺乏,就因此被股东否认。用该内部人士的话说,“当前爆款基金的趋势来了,行业内的机构都会很焦虑。别人都出爆款,自己不出的话,压力是很大的”。

前述头部公募市场部人士也表示,从当前的市场风向看,能够发行爆款基金,就是基金公司投研实力、品牌影响力以及口碑等多方面能力的体现。同时,就市场关注度、舆论导向等角度而言,发行爆款的基金公司也更容易被投资者记住。然而,爆款基金募集完成后,显著提升的管理规模,也无疑给基金经理及其所在团队带来了更大的运作压力,在优质标的有限的同时,甚至可能会影响持有人获得更好的投资体验。

此外,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部分曾经的“爆款”也仅仅是“昙花一现”,成立之后规模就出现较大比例缩水。据公开数据显示,成立于2020年1月的汇添富大盘核心资产混合成立规模约为113.2亿元,但截至2020年末,仅约为58.96亿元,近乎“腰斩”。同期,成立于2020年7月的交银启汇混合,也自最初的100.95亿元下降超三成达到69.01亿元。大额赎回之下,不仅加大了基金经理的操作难度,也将使得基金的换手率被动提升。

杨德龙指出,发行爆款基金,可以极大地增加相关基金公司的资产管理规模,增加管理费收入,同时,还会提升基金公司的品牌影响力。但另一方面,也会导致基金公司的管理压力加大,因为要保持产品业绩的持续向好。

郭施亮也认为,爆款基金的发行背后,投资者更关注的其实是未来的投资回报预期,但随着整个市场估值溢价大幅提升,优质资产的估值已经不便宜,对爆款产品的基金经理来说,将面临很大的投资压力,虽然追涨优质资产或布局低估值资产,可能会造成不一样的投资结果,但必须要注意到,当下的投资风险已较此前1-2年更高。在郭施亮看来,建议投资者选择符合自身风险承受能力的产品,在目前的市场指数点位之上,稍微稳健一些,可能更有利于资产的持续稳健增值。

北京商报记者 孟凡霞 刘宇阳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