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东源:房企借壳之殇_顶尖财经网

ST东源:房企借壳之殇

加入日期:2010-11-23 9:53:09

  ■本报记者 屈一平

  在ST界,20%的公司重组都和地产借壳密切相关。

  在地产调控大棒下,房企再融资和重组预案近来频频受限。自2009年7月至今,已有近20单房企借壳重组方案尚未被审批或已被否;另外,60多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的再融资计划因审核门槛 抬高或股价跌破拟定增发价而无法成行。

  10月15日,证监会一纸暂缓受理房产重组申请,20家欲转型房地产的“ST公司重组方案均在监管层面卡壳。

  这其中,ST东源的卡壳有点冤。

  在20家欲转型的ST公司中,ST东源是唯一一只主营业务就是地产的公司,也是唯一一只非暂停上市,有条件通过但是被地产政策卡住的公司。

  分析人士指出,ST东源的何去何从在众多ST公司重组中更为典型。如果说,其他ST类公司还有转行重新选择的余地,金科入主近一年的ST东源,似乎更多的是在苦等相关新政策出台。重庆分析人士纷纷猜测,为了保壳,金科也许会“搞些其他项目”来先保住这一壳资源再说。

  地产调控 重组搁浅

  10月15日,证监会公布暂缓受理房地产开发企业重组申请,并对已受理的房地产类重组申请征求国土资源部意见。此外,证监会相关人士表示,目前正研究涉及房地产业务的并购重组政策。

  消息一出,包括ST德棉、ST国祥、ST百科、ST东源、ST远东、ST琼花、ST二纺、ST商务以及ST白猫等在内,大量欲转身房地产的ST公司在监管层面卡壳,纷纷调转船头,改变策略,如ST远东就只好学着SST聚友投资拍摄电视剧。

  “ST东源就是最明显例子,金科入主都快一年了,重组事宜获有条件通过,却迟迟未收到核准文件。”一位上市券商分析人士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至少未来两年内,房地产的再融资及借壳上市非常难。

  ST东源,可谓中国资本市场较抢眼的公司,自1996年上市以来十几年间,几度易主,诉讼缠身。2009年7月,ST东源同意公司以5.18元/股定向增发9.08亿股吸收合并金科集团。同年11月30日,获证监会有条件审核通过。

  然而,ST东源这一等就是遥遥无期。

  今年7月,ST东源再度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会通过了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重庆市金科实业集团延期一年的议案。

  10月,遭遇地产调控的ST东源更是雪上加霜,遭到第三大股东泛华工程的大笔减持。

  三季报显示,ST东源实现净利润1576.36万元,同比增长1227.30%;基本每股收益0.063元。

  “如果重组顺利,金科承诺公司2010年—2011年净利润不低于6个亿,每股收益将分别达到0.52元和0.58元。”天相投资顾问刘义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重组完成后,金科集将实现整体上市,初步估计,公司重组完成之后在建、拟建项目储备将超过1000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重庆、成都、无锡、长沙等地,将变身为一个典型的二线龙头地产股。

  苦等批复 转向动意

  “ST东源实际上就是一个赌局,因为存在证监会不批准的可能性。”一位上海投资者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自己看好ST东源的摘帽指日可待。他表示,地产重组新政策正在酝酿,随时出台。他自己的忍耐限度是6个月。“赌局的结果就是输1赔0.8,赢1赔1.6。”该投资者似乎对此充满信心。

  “目前金科有点骑虎难下,不排除为了保壳,曲线救国,先找比较容易批准的项目过关。”华龙证券牛阳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金科集团在渝派地产中排名第二,估计ST东源今后还是以地产为主项,但是目前保壳似乎更迫切。

  与保壳转换项目不同的是,多数分析人士表示,ST东源应该会加入到“苦等批复”的大军中去。

  记者粗略统计发现,2009年至今,发布重组预案而未成行的企业中,拟注入地产资产的共19家,其中,有6家企业通过证监会并购重组委员会过会审批,迄今仍在苦等证监会发布重组的正式批复。

  不过,证监会有关人士日前也表示,待相关房地产并购重组政策规则推出之后,将根据新规则确定的标准和程序恢复新项目的受理与审批。今后,证监会还将与国土资源部等部门积极配合,继续积极贯彻落实国务院各项房地产政策,平稳有序、依法合规地推进涉及房地产业务的并购重组项目,推动房地产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健康稳定发展。

(责任编辑:陈然)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