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不会忘记:国土资源系统“十一五”援藏综述_顶尖财经网

高原不会忘记:国土资源系统“十一五”援藏综述

加入日期:2010-11-5 17:03:11

  雪域高原不会忘记

  ——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十一五”援藏工作综述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西藏工作的方针政策,特别是中央第四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国土资源部确定了“十一五”期间以加强业务建设、能力建设和队伍建设为核心内容,以人才、资金和项目援助为主要方式的国土资源系统援藏工作思路。尤其是近三年来,各援藏单位按照“对口支援、面向基层、长短结合、注重实效”的工作方针,从业务、能力和队伍建设入手,坚持资金援藏、项目援藏、人才援藏、技术援藏、政策援藏相结合的工作方式,采取多种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圆满完成了“十一五”时期确定的各项援藏任务。

  除国土资源部专项投入外,各省(市)国土资源厅(局)及解放军土地管理局累计投入援藏资金近亿元,超额完成计划任务的一倍左右,全国国土资源系统援藏工作取得了丰硕成果。

  2010年,西藏的格桑花开得格外灿烂。这一象征着爱与吉祥的圣洁之花,在雪域高原的无数角落里竞相绽放。

  “十一五”收官之年,“十二五”谋划之际,贯彻西部大开发战略新十年规划和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的关键时期,部第四次援藏工作会议在拉萨召开,分析援藏工作面临的新形势,科学部署新的方向和任务。深入总结,开局谋篇。这次重要及时的会议,对西藏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建设、重要的战略资源储备基地建设、培育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战略支撑产业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召开后,国土资源部立足实际,迅速行动,研究制定了《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十二五”援藏工作安排》。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连续四次来到西藏安排部署各项援藏工作任务。这是国土资源部和全国各对口援藏省(市)国土资源部门贯彻落实中央第五次西藏工作座谈会、西部大开发工作会议精神的实际行动,是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西藏各项事业特别是国土资源工作的具体体现。

  “要把援藏工作作为一项常态工作,只做加法,不做减法。”是承诺,更是要求。铁令如山,全国国土资源系统迅速行动。

  “国土资源部务实高效的工作作风,使我们深受教育,很受感动。”是感激,更是肯定。真情无价,雪域高原记得这一切。

  制度建设:

  建立援藏工作长效机制

  “援藏工作要常态化。” 在2008年召开的全国国土资源系统援藏工作会议上,徐绍史部长提出了援藏工作要常态化,援藏工作“只做加法,不做减法”的要求。这是对西藏的坚定承诺,更是对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的高标准要求。

  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援西藏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国土资源部党组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把支援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加强西藏国土资源系统业务建设、队伍建设和能力建设作为重大任务,提出明确要求。部成立了国土资源系统援藏工作协调领导小组,印发了《全国国土资源系统援藏工作座谈会纪要》和《全国国土资源系统援藏工作方案》,制定了《全国国土资源系统援藏工作意见》和《全国国土资源系统援藏工作表彰办法》,明确加强业务建设、加强干部援助、加强能力建设、研究支持政策、探索互利机制、增强造血功能等六方面18条措施,提出了加强领导、明确责任、务求实效的要求,对援藏工作表彰明确了相关规定,确定了对口援藏的负责人和联络员,建立了任务分解、定期联络和定期通报制度,加强沟通协调,跟踪督促检查,对援藏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

  国土资源部援藏工作协调领导小组由主要负责同志任组长,各省(市)厅(局)和解放军土地管理局均成立了对口援藏工作领导小组。部办公厅牵头建立了援藏工作联络员制度,对工作进展情况实行定期通报。为督促检查援藏任务落实情况,徐绍史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援藏工作,直接安排联络协调事宜。部机关各司局、直属单位根据职责,细化任务分工,强化责任落实,不断加大援藏工作力度,在项目、资金、政策等方面给予了倾斜和优惠。涉及援藏日常事务性工作由人力资源中心负责,通过加强与各援藏单位、西藏国土资源厅的沟通和协调,认真落实援藏工作各项任务,抓实、抓细、抓好援藏工作。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特别是对口援藏单位,讲政治、顾大局,克服自身困难,积极协调有关部门,认真落实援藏工作方案。各地成立了对口援藏工作领导小组,北京、天津、河北、黑龙江、上海、浙江、山东、广东、重庆等省(市)国土资源厅(局)的主要领导担任组长。根据部援藏工作方案,结合实际制定具体落实方案,吉林、安徽等省厅领导亲自带队赴藏调研,对援助经费、项目、人才和技术等进行统筹安排。正是由于目标明确、措施有力、上下联动、全面推进,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形成了齐心协力援藏工作的新局面,国土资源系统“十一五”援藏任务由此得到全面落实。

  “通过加强制度建设,不仅逐步形成了援藏工作的长效机制,而且还使援藏工作成为一项常规性工作。” 徐绍史在援藏工作座谈会中的这句话深入人心,援藏工作制度建设的要求正在逐步成为现实。

  业务建设:

  加大资金投入和项目建设力度

  加强业务建设是推进西藏国土资源事业发展的根本,是援藏工作的重中之重。针对西藏地质工作薄弱、矿产资源家底不清的现状,国土资源部及时安排部署了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专项。

  2009年,青藏专项一经提出,当年立项,当年启动。国土资源部的重视程度和推进力度令所有知情者为之感慨。2008年9月,国土资源部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青海省人民政府签订了《关于加强青藏高原地质工作的备忘录》,明确分工,落实责任。2009年9月,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专项工作会议召开,对科学制定青藏专项“三五八”目标、建立地勘新机制的指导思想、原则和具体内容提出了明确的要求。截至目前,青藏高原地质矿产调查与评价专项在西藏投入资金达到9亿多元,其中2010年安排资金4.717亿元。与此同时,国土资源部投入1.14亿元在西藏部署青藏高原油气资源战略调查及评价项目,投入1760万元开展危机矿山接替资源找矿工作。

  根据西藏国土资源管理实际,部决定从农村土地整治、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抗旱找水打井、地灾防治、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以及执法监察等方面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西藏土地二调工作,扩大了1∶1万比例尺土地调查面积,落实西藏调查地图制作和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经费6180万元;支持西藏推进土地整治下达预算指标6097万元,利用高新技术手段提高土地矿产监管和利用水平工作投入2010万元;指导修编和编制西藏土地利用、矿产资源总体规划和地质灾害防治规划,落实西藏地质灾害防治专项经费2175万元,增加矿山地质环境项目投入7050万元,地质遗迹保护和地质公园建设落实经费630万元;国土资源大调查对西藏严重缺水、农区干旱的三个县投资335万元开展地下水调查评价工作;安排882万元用于青藏铁路沿线地质环境调查评价和喜马拉雅重大地质灾害调查及减灾对策研究项目。与此同时,国土资源部投入10多亿元,对青藏专项、油气战略调查评价、危机矿山的找矿投入力度也不断加大,加快了青藏地区的矿产资源勘查开发进程,开拓了找矿战略接替区,为将西藏本地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打下了坚实基础。

  国家测绘局落实西藏基础测绘专项补助经费1480万元,向西藏捐赠了一台价值150万元的测绘航空遥感飞机,并投资300万元援建了西藏自治区基础地理信息中心。2008年,国家测绘局与西藏自治区人民政府签订了共建合作协议,无偿投资1000万元建立西藏自治区突发事件应急处置地理信息平台。

  中国地质调查局持续加大西藏地区地质工作,认真实施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并积极落实青藏专项在西藏片区的各项工作,安排427万元支持西藏地区野外地质技术装备更新。

  部信息中心累计投入400多万元,建设西藏自治区和拉萨市国土资源数据中心,组织开发了地政、矿政行政审批和业务管理信息系统,建成包括西藏厅和全区7个地市的西藏国土资源业务主干网与视频会议系统,建立了集群式的西藏国土资源网站群。全国地质资料馆投入115万元开展青藏高原地质资料开发利用与服务工作。福建、湖南、黑龙江等省帮助林芝、山南、日喀则等地开展国土资源信息化建设,资金投入总计达到220万元。湖南、黑龙江、浙江等省采取多种形式帮助解决山南、日喀则、那曲等地办公楼和基础设施建设的资金缺口达472万元。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在支援西藏国土资源系统的同时,也积极投身西藏地方经济建设。黑龙江、山东两省分别出资1200万元和400余万元援建了日喀则地区谢通门县的文化广场、市政道路等建设和日喀则地区中学操场建设。通过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对口援藏工作,进一步改善了西藏国土资源系统基础设施和基本工作条件,提升了西藏国土资源部门监督管理和参与宏观调控能力。

  各对口援藏单位更是急西藏之所难、帮西藏之所需,按照包县落实、对口支援的原则,给西藏国土资源厅和7个地市国土资源(规划)局各1辆丰田陆地巡洋舰越野车,74个县(市)局各1辆三菱帕杰罗越野车和办公设施,经费达4338万元。国土资源援藏捐赠的越野车已经驰骋在高原各地,电脑、传真机、复印机、摄影器材等办公设备已经在西藏全区各个县局投入使用。“部和全国国土资源系统的同行们雪中送炭,解决大问题啊!”抚今追昔,工作了十多年的“老国土”感慨万分:办公场所、交通工具和办公设备等这些多年困扰大家的“老大难”问题,近年来不仅纷纷得到解决,还走在了西藏各县其他系统的最前面。

  各地在全面完成援藏任务的同时,针对西藏业务工作的薄弱环节,加大工作力度,推进西藏国土资源业务建设。“通过这些工作,西藏国土资源系统业务能力大大增强。”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负责人介绍,“十一五”的后三年,全国国土资源系统援藏投资资金累计7亿多元(含青藏专项),极大地提高了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能力和水平,促进了西藏国土资源管理工作的开展。

  队伍建设:

  增强西藏国土资源队伍建设的造血功能

  “要在做好输血型援藏的同时,开展造血型援藏。”干部援藏是国土资源系统援藏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国国土资源系统按照部党组要求开展高标准、严要求的人才援藏工作。

  按照“对口支援、定期轮换”的要求,全国国土资源系统坚持“好中选优,优中挑强”的原则,精心选派出了一批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工作作风过硬的优秀干部到西藏国土资源系统工作,形成了“长短结合,管理与技术人员优势互补”的人才援藏机制。

  据介绍,国土资源系统第六批援藏干部达到26人,创下了历史新高。采访过程中,如援藏干部有过共事和合作经历的西藏国土资源人都对他们的综合素质和业务能力给予了高度评价:“他们牢记嘱托,不辱使命,克服工作、生活条件艰苦等各种困难,在各自的岗位上兢兢业业,用实际行动续写了奉献的新内涵,塑造了援藏干部的新形象。”

  2007年6月至2010年7月,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的黄建春来到西藏拉萨市国土资源规划局,任常务副局长、党组副书记。在此期间,他一直在琢磨怎么充分利用江苏的人才资源和经济优势做好援藏工作。在江苏省国土资源厅的支持和援助下,他和拉萨的同事们完成了拉萨市城市基准地价更新工作、拉萨市城镇地籍调查工作、拉萨市城市地价动态监测工作和拉萨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黄建春这样的事迹,在国土资源系统六批援藏干部中还有很多。“他们还充分发挥援藏人员的桥梁和纽带的作用,进一步促进了西藏与各对口援助部门和单位的交流与合作。他们的新思想、新方法、新理念,有力地加快了西藏国土资源干部职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的步伐,积极推进了西藏国土资源事业的发展,赢得了广大干部群众的信任和好评。”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负责人如是说。

  与此同时,各地国土资源管理部门还积极接收西藏干部到内地挂职锻炼,西藏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有10名同志到国土资源部和所属事业单位挂职锻炼,16名地市国土资源(规划)局同志到对口援藏省(市)挂职锻炼。福建、重庆等地选派多名优秀技术人员支援林芝、昌都工作,广东则邀请林芝局学员参加省里的国土资源专题研修班。各地还采取项目培训等形式,派出20多名专家赴西藏开展短期业务指导。以西藏山南地区国土资源局为例,从2004年开始,湖南、湖北、安徽等省国土资源厅源源不断开展了各种内容的多种形式培训。据统计,全国国土资源系统深入开展“送教上门”活动,3年来,共为西藏举办法律法规、地政、矿政等各类培训班10期,培训人员860余人次。通过各种方式的干部培训、挂职锻炼和技术支撑,西藏国土资源系统干部队伍的业务能力和工作水平得到了较大提高。

  “……加大力度,加快进度。不断丰富援藏工作内涵,创新援藏工作方式,为全面促进西藏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实现西藏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作出新的贡献。”继往开来,“十二五“时期国土资源系统援藏工作总体思路出台,具体任务已经明确。再次处在历史关键节点上,新的历史书写者正在前行,雪域高原不会忘记。
(责任编辑:Newshoo)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