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大地:投资新能源风险加大 关注清洁能源_顶尖财经网

周大地:投资新能源风险加大 关注清洁能源

加入日期:2010-12-18 16:55:37

  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学术指导,中国经济时报社主办,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发展战略和区域经济研究部、产业经济研究部合作支持的“第二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全国经济界年会,于2010年12月18~19日(周六、日),在北京希尔顿酒店举办。主题为“‘十二五’:区域经济/能源产业”。以下是国家能源专家咨询委员会副主任周大地的演讲:

  给我出的题一个叫新能源产业发展,一个叫节能减排目标。时间短,只能够谈一下观点。新能源产业,现在看来是一种投资热点,但是我对新能源投资我经常要劝告不要过热,因为新能源的发展核心在于怎么去用它,在我们能源消费的比例里如何把清洁能源、非化石能源或者相对比较清洁的化石能源尽可能地增加比例,因为现在中国的能源消费70%左右还是在靠煤炭,世界上煤炭,包括中国的比例不到30,如果去掉中国,比例就20左右,发达国家现在超过30%的煤炭比例的国家几乎没有,很多国家煤炭比例不到10%。是这么一个状态,中国实际上是要在用清洁能源方面下功夫。用清洁能源,就可以看到这方面投资究竟有多大空间。

  第一是核电,我们现在新能源里有核电,核电如果做得好,今后每年新增的投建核电站应该达到将近1000万千瓦左右,而且希望在2005年以后要出现每年新投产大约1000万千瓦核电,而且到2020年以后,每年投产的核电大约有1200到1500万千瓦。核电现在大约还要一万块钱一千瓦,有的一万三,个别新的项目上来可能更多一些,成熟的技术可能一万两千多。1000万千瓦乘一万多,就是一千多亿,这是叫做建成成本,包括人工、土建、买地的费用,也就是这么大的终端市场。同时核电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一年就是十几台套次,不是谁想进去就能进去。

  第二是风电,风电现在发展速度很快,我们一年大约达到了1000几百万千瓦的装机,这是中国自己在可再生能源方面用得比较多的领域,这一千多万,就是弄到两千万,现在风电大约要8000块钱的建成成本,包括买地,包括建这些塔,系统成套以后,一千万千瓦,也就是800亿。太阳能现在比较贵,最便宜的可能要一万五千块钱一千瓦,但是现在中国加起来全部太阳能装机还不到一百万千瓦,以后按照最积极的规划一年要搞一百万千瓦以上,甚至更多。大家可以算算,也就是一百多亿、两三百亿,这里也包括买地、工程、各种铁架子的费用。还有一些生物质能的东西,生物质发电或者生物质造油等等,大量的是技术的投入,现在真正形成产能的还是非常有限的。

  所以,现在各地都把新能源,特别是刚才我说的这几种,把光伏作为投资热潮,想用新能源投入带动地方经济的高速发展,我个人认为这个想法不是很科学,它的市场空间是有限的,它能产生的总产值也是很有效的。比如我们现在各地还在使劲投光伏,晶硅的不行了,现在要搞薄膜的,现在中国已有的产能已经占了世界的45%,明年已经450万千瓦,现在国内用量不到5%,绝大多数出口。现在还在很多地方搞新的太阳能光伏生产基地,很多地方不但要搞中国最大,还要搞亚洲最大,甚至要世界最大。最后的结果会使中国的产能进一步过剩,最后使制造业的平均利润率进一步压缩,因为要竞销出口,要互相打压成本,因为产能过剩,其他很多的方面也出现过这种问题,产能一过剩以后,就自己杀自己了。实际上中国大量的硅片和太阳能光伏组件进入市场,已经使世界光伏市场价格大幅度下降。

  对新能源的问题,我们现在真正是要解决:第一,科技方面的投入,对知识产权的掌握,以及使技术更向实用性进展,克服比如上网和终端利用这些方面的障碍,包括储电问题。第二,要在下降成本和如何在中国开拓市场方面下功夫。现在中国开拓市场,特别是对于多数可再生能源来讲,都是在政策支持下的,明显比传统的能源要贵,支持力度,地方政府能拿出多少钱来买这些贵的东西,这个对于可再生能源方面还是一个很大的考验。中国总的市场,不管核电也罢、风电也罢,都是世界上最大的市场之一,但是想依靠第一部类,也就是能源产业的高速扩张拉动经济,这本身是不合理的想法。这是一个看法。

  另外,节能减排问题。“十一五”期间,现在的官方说法,而且很可能就是如此,20%左右的节能减排目标基本上可以实现。但是20%左右表示不会是20%,因为如果真正正好是20%,说明这个数字是算出来的,是凑出来的,因为我们GDP经济增长到现在为止是多少,数也没有说清楚。能源消费也会统计出来一个数,这两个数如果要凑这个20%,就说明统计上有毛病了,估计就是20%左右,但是不会是个整数。

  现在对“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目标,刚才冯飞同志已经讲了,他也说了是现在领导部门的主流认识,认为“十二五”期间可能节能目标搞20%是偏高,但是也不会太低。我个人认为是这样的,这是一个现实,但是怎么看“十二五”节能目标呢?

    第一,节能减排目标本身就是个政治选择性的目标,它不是一个市场经济,预测能源会消费多少,有多大的技术潜力,预测能源强度就会自动降下来,然后拿预测数字做一个选择目标,非也。因为市场经济本身迄今为止每年自然的技术进步带来的,包括一些结构性调整带来的能源效率的提高比例大约每年1.1%到1.3%左右,世界三十年平均都是如此。我们现在不管16%也罢,20%,就是每年要达到4.4%,16%就是每年达到3.5%,市场自己不会产生这种状态。市场在资源真正出现匮乏的时候,或者经济出现大毛病的时候,就会出现经济危机了。当然,世界能源价格高速上升的阶段,节能率就会相对高,如果能源价格比较低的时候,节能就下来了,也有0.8%的时候。想靠市场,来预测市场,然后定这个目标,本身这个方法就不科学。实际上来讲,节能减排目标,投资拉动式的、重化式的经济增长到底采取继续的方式还是想用某种指标把它制约一下的方式,是这样一种选择。

  从“十一五”期间来看,节能的确搞得非常累,难度不小,特别是各地负责节能的同志都累得够呛,因为过去统计局的能源数字愿意怎么写就怎么写,没人折腾他们,现在成了保密数字,提前一天都不能拿出来,拿出来怕一说节能目标没完成就找他的茬。搞节能的人又管不了投资,地方领导首先还是要把GDP搞上去,GDP要高,就得多投资,多搞建设,多搞建设就要拉动钢筋水泥,拉动建材,于是能耗就要上来。所以这两个目标本身就是互相矛盾的,特别是我们这种连7%都嫌慢,10%都嫌慢,12%都嫌慢,要搞15%这种增长率的时候,后面几个百分点完全是靠超额投资推上去的。而超额投资还不是投到科技、不是投到教育上,因为那个见效慢,超投资都是要搞房地产,去搞基础设施建设,先把钢筋水泥堆上去,去挖矿山,去搞土地开发,这种增长模式和你的节能减排就是互相制约的东西,你想搞那么快,节能就很难做上去,因为后面几个百分点是靠高耗能推上去,不是真正生产率的提高。这种资本增值靠土地投入、靠资源投入是不可避免的,这两个目标打得很厉害,使地方领导又有问责制,一边要有高的GDP,一边又搞4.4%,这样就处于非常难过的状态。

  国务院因为说这个约束性指标,到今年年初,国务院“三令五申”,总理也开了会,也给各地打了招呼,各省省长跟各地市签生死文书了,说我掉乌纱帽你也得掉,最后有些地方就开始拉闸限电了,给人把工厂关了。

    实际来讲,我个人看法,节能减排这个目标,并没有使“十一五”的经济增长受到重大影响,我们现在还保持10%、11%的经济增长,难道就说这就是节能减排把经济增长妨碍了吗?我想没有妨碍吧。这个11%在全世界来讲就是超高经济增长速度。节能减排并没有制约经济发展,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经济结构的某种变化,对这种扩张式的经济多少有所制约,同时从节能的投入来看,尽管各地,加上中央投了几千亿进去,但是和我们每年二十万亿的投资比较起来,是非常小的一个数字,这点数字造成了我们能效的重大提高,也推动了各种方面的技术进步,有什么坏处?一点坏处没有。同时,包括高耗能产业的技术进步,在“十一五”期间是非常明显的,我们和世界单位产品能耗的差距明显缩小,技术进步明显加快,没有节能减排的目标,没有这么大的力度淘汰落后,根本做不到这样。同时从节能的投资项目的比较来看,绝大多数项目都是在几个月之内回收,一两年之内回收,甚至三年以上的节能项目基本上没人做了,所以节能投资效果是非常明显的。现在问题就是因为节能减排这个目标是一个所谓的“官帽”的目标,但是也不见得把哪个官罢了,总的来讲它是一个约束性的目标,对官员形成目标责任制有考核,中央也比较认真,所以地方现在纷纷提出“十二五”期间节能目标不能定高了,怕完不成。我认为这是不好的现象。

  现在“十二五”期间,各地报的,三十个省市据了解只有一两个省市要说按照8%的增长来搞“十二五”,大多数省是按照10%、12%,甚至想五年翻番,在这么搞,哪有这么大的生产率提高,哪有这么多的资源投入和土地能源能够支撑这么高的增长率呢。我觉得现在的经济上,中国有一部分同志有“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这种大跃进的思想,认为经济只要你有不怕经济不增长,就怕你想不到,你想得到,经济就可以增长那么快,我觉得这已经否认经济本身有规律了。我们今天就是讨论,这样对能源来讲,在“十二五”就造成了很大的压力,能源到底怎么办?如果经济增长真是14%、15%,就这么靠投资,不管盖东西有用没用,就把钢筋、水泥拉上去,确实能源,不管总量控制也罢,还是能源节能目标也罢,都是很有压力的。

    但是我也感到,“十二五”期间,高耗能能不能继续往上扩张,现在说可以有很大的不确定性,因为中国的高耗能产能已经太高,我给大家念一下,钢铁的产量,粗钢产量占世界份额达到46.6%,超过第二名到第二十名的总和。钢材产量6.96亿吨,超过世界产量50%。水泥产量16.3亿吨,达到世界份额的50%。电解铝产量我们已经搞了将近1300万吨,达到世界份额60%。铜的产量,我们占到世界份额25%,但是加上进口还有一半,我们消费世界金融产量50%,煤炭产量30多亿吨,现在占世界份额将近50%。原油产量当然现在还不够多,消费量已经占世界11%了。乙烯产量是世界第二,但是我们消费量可能已经到了世界第一了。化肥产量6600万吨,占世界份额35%,我们才产了20%的粮食。塑料产量4479.3万吨,到底占世界多少,我估计有一半。玻璃产量5.7亿重量箱占世界份额50%。所有这些原材料大约是40%-50%,全世界都在中国造了,而且大多数都在中国用。其他终端产品,汽车现在是占世界产量25%,造船占世界的34.8%,新接订单占世界份额的60%,微机产量1.8亿台,占世界份额60%,彩电产量将近1亿台,占世界份额的48%,冰箱产量将近6000万台,占世界份额的60%,空调产量8000多万台,占世界份额70%,洗衣机产量将近5000万台,占世界份额的40%,微波炉产量6000多万台,占世界份额的70%。手机产量6亿多部,占世界份额的50%,棉纱产量2000多万吨,占世界产量的46%。化纤2700多吨,占世界份额的57%。

  所以,再去扩张制造业,中国现在不到世界人口的20%,所有产品都是50%,中国人自己用,应该很富裕吧。实际上我们大量产品都出口了,我们很多产品的出口占生产能力的40%到90%,包括新能源产品,光伏95%以上出口。这种经济结构的不调整,我感到“十二五”继续扩张产能的话,会造成制造业附加值进一步被压缩,我们会走上一个恶性的循环。“十二五”,高耗能产品的产能扩张可能已经达到该饱和的时候了,我们现在50%的能源是高耗能产品在消耗,高耗能产品如果增长速度有明显变化,能源消费的速度会有明显变化。现在说出来,很多人不信,说咱们看,是不是钢铁从6亿吨还会变成7亿吨、8亿吨,甚至更多,我们现在年均建筑物面积,将近60亿平方米,我们建成面积只有十几亿平方米,我们现在在建已经可以三四年盖出来都够了,还可以再扩张吗?我觉得大家要去看各地的政府建筑物,大量的高楼大厦和商铺,富余已经很多了,我们能不能再去靠这种大量的从居民性的住房,现在是在大搞产业园区叫做产业性房地产,也已经搞得非常多了,有很多也是空闲的,或者说超前的。我们再去扩大这方面的规模,我感觉非常困难。

    所以,能源真正的问题不在于能不能供应的问题,供应当然也有问题,比如说煤炭挖了30多亿吨,死人是不可避免,环境破坏是不可避免的。但是如果你不怕死人,不怕环境破坏,不怕后代抱怨,我们还可以再多产点煤炭出来。但是现在的市场本身有可能出现结构性的重大变化,究竟会不会有这个东西,但是这个要看“十二五”的发展,一两年之内应该有比较大的端倪出来。中国的经济这么大,想转弯不容易,像各地还想搞15%的年增长率,12%的年增长率,投资热劲还是非常大的。但是投资如果搞不出来它的市场,这个投资的风险性就逐渐加大了。如果中国经济出现自我教训性的困难,我希望中国不要出这个问题。现在中央提出来转变发展方式,搁到能源方面也同样,能源的投资现在的风险度比以前是明显加大了。谢谢大家!

(责任编辑:郝艳)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