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锂电池投资者名单上,振华科技(000733)是最新加入的一名成员。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宣布进入锂电池领域或追加在这一领域投资的上市公司至少有4家,这还不算新上市的一些以锂电池原材料为主业的上市公司。
从原料到材料再到电池,这份名单上的上市公司总数已不少于20家,是什么吸引如此多的上市公司密集投资于锂电池领域?纯电动汽车显然是最准确的答案。由于磷酸铁锂电池的各种性能最为符合汽车动力电池的需要,因此专家预测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全球对锂资源的需求量将在未来几年保持极高增长速度。
有机构预测,到2015年我国电动汽车保有量可达266万辆,如果以每辆纯电动轿车消耗50千克锂材料来计算,大概需要锂材料13.3万吨。由于锂目前还没有在交易所交易,所以价格形成非常复杂,有分析估计2009年全球碳酸锂的平均成交价格在6600美元/吨以上。
按一单位碳酸锂约含0.2单位金属锂推算,未来5年,中国由于电动汽车需求而形成的碳酸锂市场规模将达到约43.9亿美元,这一数字显然相当具有诱惑性。
不过,上市公司蜂拥而至并导致一个行业出现严重问题的例子并不少,多晶硅价格就从巅峰时期的500美元/公斤跌落到目前的50美元/公斤左右。不过与多晶硅的产能过剩相反,锂电池行业的问题是资源稀缺而导致的挤出效应。
硅是地壳中含量第二多的元素,而锂元素的储量并不充沛。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统计,世界总的锂资源量约3亿吨碳酸锂当量(5640万吨锂金属),储量超过1亿吨(1880万吨锂金属)。1880万吨锂金属对应的电动轿车数量不超过3亿辆,如果考虑需要制造锂电池驱动客车,这一数字还会下降。
相比于此,2010年全球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0亿辆,锂资源的相对匮乏可见一斑。因此,在不掌握资源的情况下盲目进入锂电池行业,很可能将面临无米下锅的尴尬境地。
除了资源,技术也是进入锂电池行业的重要门槛。目前,锂电池方面的主要关键技术仍掌握在日本和欧美企业手中,中国企业的技术积累主要来自于某些部件的工业化生产,而掌握汽车用动力锂电池成套技术的公司寥寥无几。
笔者曾与一位电动车整车生产商的负责人有过交流,这家企业出口到美国的电动车所采用的锂电池均来自中国航天,这位负责人表示:“普通厂商的锂电池我们心里没底,因为美国对安全的要求很高,为了保险我们还是选择与军用产品品质相当的中国航天的产品。”
显然,无论从资源还是技术角度,动力锂电池市场都无法容纳太多的企业。上市公司在产业发展初期毫不犹豫地投入这一市场,但真正能够抵达彼岸的,恐怕只能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