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投能源:13名“前官员”扎堆_股票_证券_财经

川投能源:13名“前官员”扎堆

加入日期:2010-7-5 11:09:54

  川投能源(600674.SH)公司总共有19名高管,前政府官员就占13席,是非金融类上市公司中前官员最多的一家。

  不只数量多,而且官员级别高。公司现任董事长黄顺福就是正厅级官员。副董事长赵德胜原为南充市副市长,董事李文志目前仍任四川省政府办公厅正处级职务。

  6月底,川投能源的高管队伍中,还有几名当地官员进出。四川国资委提议对现任董事会进行人事调整,据了解,前任总经理杨勇原为四川计委保密委副主任,此次被免去总经理职务。新进的两名董事也是当地政府官员,一名是原南充市副市长赵德胜,另一名是曾任电力部水农司水电发展处的助理调研员祁宁春。

  这家如此吸引高官的公司,但是业绩并不突出,二级市场上的表现更是不佳,2009年全年涨幅仅9.41%,排在2009年十大熊股的第八名。谈到为何这么多前官员扎堆,一名公司董秘办人士表示,“主要是政府指派,而且都对公司有贡献”。

  13名前官员配置精准

  吸引如此多政府高官的川投能源,是四川省投资集团旗下从事电力生产的上市公司,作为地方国企,川投能源高管中的前官员结构极具代表性。

  值得注意的是,公司的13名前官员在管理方面各有分工,明显分成三块,第一块是董事会成员。主要以地方政府领导为主体,比如正、副董事长就是前交通厅常务副厅长和原南充市副市长,另两名董事李文志和伍康定也都曾在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任职。

  另一部分主抓公司业务的管理成员则由与业务相关的政府部门领导担任,比如任独立董事的李成玉就曾是四川电力局副局长,他的工作经历包括四川电力局电力建设公司技术员、工程处处长、副总工程师、副总经理,四川电力局建设集团公司总经理、党委书记,最后成为四川电力局的局级干部。

  第三部分前官员则具有法律、税务、会计等相关背景。高管成员中就有四川省政府财贸办公室,四川省国家税务局的前官员。比如独立董事邱国凡就属此类,此前任四川省国家税务局计财处处长、总会计师。

  这样的一种组织结构基本成为地方国企上市公司“黄金组合”,而且在资本市场上屡试不爽。

  带来三重好处

  聘用前官员给川投能源带来的好处是可以获得更多更及时的政府补助。公司2008年获得各项政府补助总共894.86万元,占到当年公司净利润的2.5%。到2009年,公司所获政府补助比2008年更多,总共达到1339.50万元,补助占净利润的比例由上年的2.5%增至7.8%。

  公司近年进军光伏产业,尽管仍处蛰伏期,但却是一个可得到大额补助的项目,去年政策表示,将补助并网光伏发电项目,原则上按光伏发电系统及其配套输配电工程总投资的50%给予补助;其中偏远无电地区的独立光伏发电系统按总投资的70%给予补助,公司无疑就属后者。

  前官员带给川投能源的另一个好处是税收优惠。早在两年前,川投能源就曾发布公告称,公司控股80%的四川川投田湾河开发有限责任公司接到四川石棉县国家税务局批复,田湾河公司从2007年起享受企业所得税免征两年并减半征收三年的优惠政策,这一政策不但优惠力度大,而且持续五年,当时令不少能源企业同行眼红。

  “获得这样实实在在的优惠,多半是川投能源高管中的前税收部门官员在发力,这样的事,只需要官员一句话就行,没啥意外的。”宝新能源一名销售人员对《投资者报》表示。

  除此之外,由于地方政府的支持,公司在获取贷款方面也顺利得多。今年6月23日召开的董、监事会议就通过了一项决议:同意公司控股股东川投集团拟通过银行向公司(含控股子公司)提供不超过3亿元的委托贷款额度, 利率不高于同期人民银行公布的贷款基准利率。

  不过,业内人士认为,尽管这些前官员入主公司能带来些许好处,但作为地方国企,公司的经营权往往被控制在第一类政绩性官员手上,业务性官员主要是作为业务咨询的角色,很难进入公司核心层面,所以也体现在公司具有短时间的爆发增长能力,但往往难以有长期的成长性,公司的战略意识也慢慢随着业务的扩大而逐渐淡化

  

(责任编辑:程丹)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