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折戟创业板碧水源套牢十几亿资金_股票_证券_财经

基金折戟创业板碧水源套牢十几亿资金

加入日期:2010-8-4 10:49:14

    

  随着创业板公司半年报的披露,投资基金对创业板股票的投资开始浮出水面。从已披露半年报的部分创业板公司的情况来看,基金扎堆增持创业板的现象较为明显。

  如国民技术(300077)十大流通股东中,基金占据了9家,合计持股395.2万股,占流通盘的18.16%。而碧水源(300070)更是基金的最爱,根据对碧水源的持仓统计数据显示,截至6月30日,共有54只基金持有其1093.4万股,持股量占到流通股的36.94%。

  与投资基金扎堆创业板股票相对应的,是投资基金亏损的命运。由于4月份以来,创业板股票经过了两轮持续的杀跌,买进这些股票的投资基金基本上处于套牢状态。如基金最爱的碧水源,也让基金最受伤,该股票自4月21日上市以来,三个月的时间里股价被腰斩,导致基金十几亿的资金被套牢。

  实际上,不论是一般的投资者,还是投资基金,折戟创业板都是大概率事件。

  众所周知,创业板是个风险板。这种风险首先表现在“三高”发行上。高价发行,高市盈率发行,高超募发行,这大大放大了创业板的风险,透支了公司未来的发展。加上创业板股票上市后的高开与炒作,创业板股票的风险进一步被放大。因此,买进创业板股票,根本就没有任何投资价值,投资者无非是进行一种投机炒作,而这种投机炒作注定是要付出代价的。

  作为投资基金来说,虽然在买进股票时会更加注重公司的基本面,重视公司的成长性,但当这些股票的发行市盈率都达到了70倍、80倍,甚至上百倍的时候,所谓的基本面与成长性,不过就是一种自欺欺人的借口罢了,其结果必然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创业板的又一个风险,是上市公司的业绩“变脸”。“三高”发行让创业板变成了赤裸裸的“圈钱板”,这种“圈钱”的诱惑,不论是对发行人还是对保荐机构来说,都是巨大的。为了达到最大化圈钱的目的,于是发行人包装上市,造假上市。这种“变脸”带给市场的冲击是很大的,也进一步加大了投资者的风险。投资者踩上这样的“地雷”,难免会炸得“人仰马翻”。而这样的“地雷”,在创业板里并不少见。投资者“被炸”,也是一个大概率事件。

  另外,还有一个很大的风险就是大小限的解禁。虽然目前的创业板常常迎来网下配售股票解禁得来的冲击,但与庞大的大小限相比,网下配售股票的解禁只是小儿科而已。真正对创业板股票价格带来冲击的是大小限的解禁。因为这些大小限的成本非常低廉,一旦解禁,其收益都在几十倍甚至上百倍,面对如此暴利,套现将是大小限们唯一的选择。届时投资者几十元、上百元买进的股票将与大小限几毛钱甚至是零成本的股票价格接轨,其股价的大幅下挫不可回避。而这一天从今年11月1日起就要到来,届时投资者的损失必将进一步增大。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