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从9月15日召开的国土资源部援疆工作座谈会暨新疆“358”项目汇报会上了解到,新疆“358”项目第一阶段目标基本实现,初步形成了包括准东煤田、阿吾拉勒铁矿带、赞坎—老并铁矿带、彩霞山铅锌矿带、乌拉根铅锌矿带在内的5处大型矿产勘查开发基地,形成了东疆煤田、迪木拉里克铁矿、维宝铅锌矿等11处大型—超大型矿集区,新增资源量煤炭3357亿吨、铁矿11亿吨、铅锌560万吨、钨(锡)26万吨、铜镍116万吨、钼77万吨。
据了解,2008年至2010年,新疆“358”项目共部署安排中央和地方财政出资开展的项目708个,总经费超过23亿元,引导社会资金投入达60亿元以上,拉动效应为1∶3。“358”项目在取得地质找矿重大成果的同时,还完成1∶5万区调25万平方千米,覆盖率达15.1%;完成1∶5万航空磁测8个片区15万平方千米;完成1∶20万区域化探4.27万平方千米,基础地质工作程度稳步提高;水工环工作卓有成效;在高海拔、大高差地区航空磁测上取得技术创新,实现了快速评价磁铁矿特别是隐伏磁铁矿。
在 “358”项目办公室的统筹规划和协调下,初步形成了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统筹部署、公益性引导拉动商业性、各渠道资金有机结合的矿产勘查新格局。在这一新机制的引导下,“358”项目还为新疆地区开创了地质找矿新模式。一是多元投资,统筹部署。明确了各类资金定位,统筹部署全自治区各类地质工作,充分发挥公益性地质工作的基础先行作用,初步实现中央地勘基金有机衔接,促进了商业性勘查及时跟进,加快推进重要矿集区矿产勘查,及时引导企业实现矿产开发。二是优化环境,规范秩序。采取政府拿一点、矿业企业拿一点的办法,修建基础设施,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商业性矿产勘查跟进,在找矿成果中地勘单位享有20%~30%的权益。健全完善矿业权管理制度,对已设置的探矿权建立“独自勘查、合作勘查、退出勘查”等新机制,对矿产勘查采取“放水养鱼”的政策。探索“358”项目成果处置方式,加强对商业性矿产勘查工作的监督检查, 2009年共查出“圈而不探”等违法违规探矿权496个,灭失探矿权1846个。三是分别实施,统一指导。在统一部署的基础上,提供统一的技术指导,加强各类人才培养和技术业务的相互交流,目前在新疆开展地质工作的队伍已达2万多人。
根据下一步工作部署,“358”项目将继续加大基础地质调查工作力度,择优开展重要找矿远景区资源评价,着力推进重要矿集区及重要矿床的整装勘查,全面开展煤炭勘查评价,围绕重要经济区(带)和民生问题开展水文地质和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努力推进地质找矿实现突破的关键问题的科技攻关。
(责任编辑:Newshoo)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