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想控股正式入股中银国际证券_顶尖财经网

联想控股正式入股中银国际证券

加入日期:2011-1-12 17:04:39

  【财新网】(记者 冯哲)在经过中国证监会审批和工商变更后,北京联想科技投资有限公司(下称联想投资)已经正式成为中银国际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中银国际证券)的新大股东。

  国家工商总局2010年12月29日为中银国际证券换发了新的法人营业执照。此前,根据中国证监会2010年1660号文的批复,联想投资已入股中银国际证券12%。

  2010年2月,财新记者即获知,中银国际证券原大股东国度开发投资公司(下称国开投),已将持有的12%股分尽数让渡给联想控股有限公司(下称联想控股)。

  虽然出资的买家为联想控股,但实际操作是由联想旗下私募股权基金(PE)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及其团队操刀。赵令欢也兼任联想控股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和执行委员会成员。知情人士称,在原联想控股常务副总裁吴亦兵离职后,赵同时也主导着联想控股的投资业务。

  联想控股成立于1984年,中科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由11名科研人员创立。2008年,联想控股的综合营业额1152亿元,总资产644亿元,涉及IT、投资、地产等三大行业。2009年9月,联想控股完成改制,中科院持股36%,泛海控股集团持股29%,剩下的35%由联想控股职工持股会拥有。联想控股下属联想集团、神州数字、联想投资、融科智地、弘毅投资五家子公司。此中,弘毅和联想投资均为从事直接投资的平台。

  改制完成之时,联想控股也宣了未来五年100亿元的投资计划,重点关注的领域包括清洁能源及环保、新材料、高科技、金融服务等。2010年头,联想控股投资控股了总资产逾600亿元的汉口银行,目前也在等待羁系部分的核准。

  “联想虽是国有控股,但本身是市场化机构,联想的进入或推进中银证券的进一步改革。”有关知情人士认为,中银国际证券虽为合资券商,但其激励机制与国企相近。联想控股及弘毅投资在改善公司治理、改造国企方面多有前例,这被认为是其最终夺标的重要原因。

  国开投于2002年以1.8亿元获得中银国际证券12%的股权,成为该公司第三大股东。中银国际证券成立于2002年2月,注册资本15亿元。其他股东包括持股49%的中银国际控股有限公司、持股21%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及分别持股6%的红塔集团、中国通用技术(集团)和上海国有资产经营有限公司。

  国开投成立于1995年5月5日,是中国目前最大的国有投资控股公司和53家主干中央企业之一,注册资本金184亿元,总资产约1800亿元。

  国开投退出中银国际证券,乃为符合证监会“一参一控”政策要求进行的战略调整,即一家机构或受同一实际节制人节制的机构、参股证券公司的数量不患上超过两家,控股证券公司的数量不患上超过一家。

  2009年9月,国开投于上海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出让所持中银国际证券12%的股分,挂牌价格为9亿元,与其当年的成本相比,升值高达4倍。产权交易所的有关资料称,让渡价格参考了中信证券(600030.SH)、宏源证券(000562.SZ)、海通证券(600837.SH)的市价。这三家上市券商当时的平均市盈率为27倍多,平均市净率(P/B值)接近4倍,考虑到中银国际证券尚未上市,9亿元是取6-8倍的市盈率和2-3倍的市净率计算患上出。

  接近交易的知情人物告诉本刊记者,最后交易成功价即挂牌价9亿元,全部来自联想控股。 若按交易达成时中银国际证券2009年底约37亿元的净资产估算,此次交易价格的市净率在2倍左右。

  2010年中期业绩显示,中银国际上半年实现净利润4.29亿元,较去年同期4.02亿元上升了6.72%。在中银国际的各项业务中,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增长,达到3.9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1.31亿元收入同比增长了205%,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代理买卖证券业务较同期下滑16%对业绩带来的负面影响。

  作者:冯哲
(责任编辑:崔子常)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