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捷证券市场红周刊:希望之底与独立行情之王_股市测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测评 >> 文章正文

郑捷证券市场红周刊:希望之底与独立行情之王

加入日期:2011-10-23 10:47:57

  《红周刊》:上周说短期底部关注次新股与重组机会,虽然这两个板块成为毫无争议的周最佳,可是大盘表现更突出,周四就再创新低。这可怎么办?

  何岩:在预警信号没有提示大底之前,耐心观察是最佳策略。如果入场,最要注意的是我们反复说的仓位。周初小仓位做点次新股或有把握的重组股,无论及时按照交易规则退出还是小仓位坚守必涨重组股,都无伤大雅。

  《红周刊》:有一位山西读者与我们联系说,大盘反弹时买了你之前提过,最近表现突出的白马次新股浙江众成,本来有所收获,但反弹高位加了一次仓,目前在盈利与亏损之间徘徊,问怎么处理。

  何岩:这家公司是长线,在总仓位控制的前提下,加仓是需要有增仓信号才可以。否则原有的心理优势丧失,反而进退失据。再好的股票也要控制在允许仓位之内,多出的则需处理。

  《红周刊》:对于近期操作,你有什么建议吗?

  何岩:调整好心态最重要。之前咱们说过的大阴、大阳的震荡与换手模式正在进行中,但震荡与换手的时间以及幅度还不够充足,需要继续。

  另外,建议还持有股票的读者注意前期强势股补跌的风险。一些公认的长线绩优蓝筹、高成长新兴产业公司,在目前阶段,比跌了很多的所谓“差”股票存在更大风险。因为找不到承接盘,很小的卖压就会大跌。这个时候更多拼的是心理而不是所谓估值。

  《红周刊》:严冬将至的感觉。好公司也要担心。那还关注什么次新股、重组啊,不如洗洗睡。

  何岩:哈哈,如果大多数人都有这种洗洗睡的想法,希望就来了。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红周刊》:被你搞糊涂了,你到底是多还空呢?

  何岩:大盘以强震方式进行是在咱们预料之中,又有什么好担心呢?如果说好公司也开始下跌是近期要规避的事情,但长期而言,只要好公司跌到位了,场外资金才有进场的积极性。银行股所谓的低估值并不是止跌关键,代表未来市场方向的那些现在估值有些高的好公司跌到便宜的估值,才是场外大资金不会错过的绝佳机会。一旦场外资金大规模进入,那么大市的拐点就悄然而至了。套用一句老话,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红周刊》:心里还是没底。

  何岩:呵呵。如果我告诉你,我身边不少朋友都在准备资金、并选择标的,为在最冷的时候入场做最后的准备。你会更有信心些吗?

  《红周刊》:当然啦,最好再告诉我他们选择哪只股票、什么价位入场,准备拉升到多少钱。嘿嘿!

  何岩:这个问题看似聪明。其实你最应该问的是,专业机构为什么在目前开始考虑进行入场准备,他们选择目标的标准是什么,用什么办法为其自有资金提供最大的安全边际。这些才是真正有价值的问题。因为只有在这些问题上与主力机构保持一致,才能对正在孕育的下一波上涨行情有更好的判断,最终落实在操作上。

  《红周刊》:鱼不给,只给渔网,也勉强接受吧。请你说说看。

  何岩:上周答应给你介绍一位老朋友,国内购并重组的业界前辈,他正在磨刀霍霍,准备大干一场呢。先请他给你讲讲。

  牛市做趋势熊市做项目

  蒋总:业内有一句话叫“牛市做趋势,熊市做项目”。目前对于机构来说要不然不做,要做只能运作项目,这样才能为我们资金带来最大的安全边际。

  根据我们综合测算,股市在未来60天内见底的概率很大。而大资金进场吸筹需要一个较长时间,同时我们还必须对公司的各个层面做最后的明确,所以现在我们开始做进场前的最后准备。

  选择盘子小、全流通是考虑到未来增值空间更大,业务毛利高但亏损,说明企业有很大的改进空间。这层窗户纸可以说一点就破。

  根据我上面提到的标准真筛下来,再加上股价合适,两市可选择的标的并不很多。在这些为数不多的公司中,我们将根据近期对公司的最后把握及其它相关方面调研结果最终确定项目,进行实施。

  《红周刊》:机构都这样想,这下我真的看到希望了。另外,你说60天内见底是大概率,与何老师用预警判断大盘拐点的时间区间似乎也比较吻合。

  蒋总:我们有自己3M的判断标准,相互印证吧。何老师要我说说之前的成功重组案例。但我想首先告诉大家,我们也有做失败的,不能光看见多少倍的获利,不去看那些失败的。如果不是亲自运作这个项目,是有很多不可控因素的。因为做重组很大的因素就在信息不对称,这是最大利润与风险的来源。

  《红周刊》:谢谢你如此诚恳。

  蒋总:亲身案例留在课上再讲吧,可以提供一个案例供参考——古井贡。这只2008年ST只有6、7元的股票,当时公司基本面已具备出现大拐点的客观条件,机构资金注意到这一点,在没有改变自身主营,也没有注入其他资产的情况下,随着行业基本面的改观,企业本身经营管理内在的改造,公司的业绩从亏损转变到目前半年就1块多的业绩,股价更是三年翻10倍,成为名符其实的ST标杆股。其中透露出该项目选择时的眼光与运作的技巧,值得学习。

  《红周刊》:果然符合你刚刚讲过的全部标准。还有什么没提到的吗?

  蒋总:据我了解,机构在2008年初始选项目时就考虑到国内经济结构转型,投资向消费转型的大背景,再从大消费板块中选出毛利最高的白酒行业,加上古井贡原有的底蕴。你也知道现在白酒的广告都开始被限制了,可以想见此行业目前的火爆程度。

  《红周刊》:明白了,这多种的元素都是当初运作项目时的安全边际。

  蒋总:是的,这类运作项目之初,机构就会尽量将未来三至五年的发展规划考虑周全。项目的选择就是确定未来成功或失败的种子。像停牌两年、近期刚刚复牌的象屿股份,我们也参与了,因为是地产类的相关公司,复牌后第一天我们选择了出局,虽然两年多,也有一倍多收益。可见重组后新的主营方向也非常关键。

  方案是方案交易是交易

  《红周刊》: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蒋总:别开心太早,刚刚说的都是投行方案层面,如何落实在交易上又是另一回事。对广大读者,交易获利才是最终目标。

  《红周刊》:再请教何老师对于这类能确定重组但不确定重组类型的公司,在弱市中如何把握呢?

  何岩:前两次的文章提示过。对于这类公司,重组预期明确就可以先积极观察。弱市中,它们在消息明确前更加安全。因为对于已经介入的机构来说,一则弱市很难出货,二则如果卖出了,一旦消息短期内明确了,它也无法再买回来。所以在消息明确前,他们更多选择等待,消息明确了反而会重新选择。对于资产注入类型的重组,像去年的成飞集成中航精机和今年的西藏发展,公布消息后复牌的炒作是最疯狂的,但最后是否能真正落实则不必在意。

  回顾这些经典案例,你会明白,在了解机构投资人熊市做项目的思路后,再配合一些必要的技术手段,从重组股身上获利是有希望的。

  《红周刊》:这点我很有信心。从你上次课程到现在,大盘基本保持弱势,此间除了次新股外,只有重组板块表现最优异。而你重点提到的案例ST黄海ST传媒等前后按照当时你分析的路径,在重组路上一步步前行。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