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韧上海证券报:空头已近强弩之末_股市测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测评 >> 文章正文

姜韧上海证券报:空头已近强弩之末

加入日期:2011-12-15 9:00:25

  2011年仍处于后金融危机时代,海外“欧债危机”余震不断,但蹊跷却是处于震源中心的海外股市表现仍然明显优于A股市场,这无疑令投资者对于“股市是经济晴雨表”的这句谚语更加存疑,这可能需要从“逆周期调控”中寻求答案。

  2008年金融海啸之后,发达经济体的资金明显向新兴经济体流动,这就是所谓的“热钱效应”,一直困扰投资者的输入型通胀和国内楼市泡沫背后有着热钱的魅影,所谓“通胀无牛市”,只要通胀一起则必然遭遇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海外市场虽然经济不佳但股市却受益于货币宽松,而境内虽然经济复苏但A股却受制于货币紧缩,这就可以得出“逆周期调控”的答案。

  现在的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房价和通胀双双掉头向下,其背后则是“热钱”开始回流发达经济体,不仅是国内的“热钱”在流出,其他新兴经济体的“热钱”流出速度更快。例如看空中国经济、减持中资银行股、抛售境内房地产、做空人民币以及年内俄罗斯卢布已较年内高点贬值15%,这些都佐证了“热钱”撤离新兴经济体的趋势。在此背景下,处于经济转型关键节点的国内经济下一步面临的问题可能不是“通胀”而是“通缩”,这其实在十几年前曾经发生过。

  1994年至1995年国内曾经经历过历史上最严重的一次通胀,当时国内CPI数据最高曾逼近25%,应对这一问题当时的办法就是不断加息,通过减少流通货币来起到抑制通胀的作用,但是当时的一年期银行存款利率最高也只有10.98%,因此负利率状况远比现在严重,弥补加息力度不足的手段是采取财政手段,即在利息之外再给予储户保值贴补,但是这个保值贴补最终很多储户仅仅是享受了一个过程。这一轮通胀在1996年5月份达到顶点,此时物价已经回落,但受到加息的影响,经济增速放缓,随后央行又开始降低利率,这也是货币政策滞后性的结果。

  再看A股表现,1994年7月A股上证综指曾达到历史最低333点,但是随后两年上证综指在525点一线三次获得支撑,最终在1996年春节后启动一轮牛市,而同期房地产价格和通胀则形成向下的拐点,最终A股上证综指在1997年中期曾瞬间返回当时的历史巅峰1558点。

  目前国内经济趋势与1996年初时极其相似,今年11月份双双形成楼市和通胀的拐点,而且这一轮通胀同样具备双峰特征,随着“热钱”的撤离和房价的下跌,通缩的压力肯定会逐步超过通胀,因此货币政策“存准率”的下降是可以预期的,一旦货币政策的紧箍咒放松,则已处于估值历史底部的A股必将获得市场底和政策底的双重支撑,上证综指1664点相当于1994年的333点,而A股十年零起点位置2245点则相当于1996年525点的位置,现在空方已近强弩之末阶段。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