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峰刘扬大众证券报:三线索布局“两会”行情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测评 >> 文章正文

赵峰刘扬大众证券报:三线索布局“两会”行情

加入日期:2011-3-1 10:29:44

  沪指收复2900 深成指创反弹新高

  周一两市小幅高开,早盘短暂回踩5日均线后随即展开反弹,虽然权重股表现不愠不火,但午后题材股持续活跃带动大盘涨幅扩大。盘面上,个股呈现普涨格局,两市50个板块全部收红,其中开发区、家电、旅游酒店、飞机制造、供水供气涨幅居前。沪指收报2905.05点,上涨26.49点,涨幅0.92%;深成指收报12902.44点,上涨268.55点,涨幅2.13%,收盘指数再创本轮反弹新高。两市共成交2653亿元,成交量较上一交易日略有放大。

  自上周二两市大跌后,股指收出四连阳,上证再次收复2900点,深成指收盘价更是创新本轮反弹新高,后市反弹能否持续?临近“两会”,热点如何把握?三月份行情有哪些值得关注的地方?《大众证券报》记者特别连线两位业内专家予以解答。

  本轮反弹还未结束

  《大众证券报》:本周两市继续反弹,上证收复2900,深成指收盘价创本轮反弹新高,后市走势怎么看待?反弹还有多少空间?

  新时代证券首席策略分析师/冯文锁:本轮反弹行情还未完全结束。一方面,在上升过程中阳线明显多于阴线,上周虽然出现一个大阴线,但调整仅一天,符合快速调整、缓慢上升的强势特征,技术上还在反弹周期之中;另一方面,节后先加息再上调准备金,打消了短期再出利空的担忧。此外,两会前投资热情较高,虽然量能比较温和,但行情在犹豫中往往不会结束,预计后市仍会保持震荡向上的格局。

  此轮反弹在2900-2930点附近遇到第一波压力,这个调整很正常,预计后市在3000点附近会遇到较大压力,不过最终压力并不在此。在震荡向上的过程中,很多个股会有补涨机会,市场热点会不断得到挖掘。所以,反弹不能仅看指数,重点还在个股的机会。

  浙商证券策略研究员/张延兵:周一的上涨,第一个原因是两会召开的临近,市场预期会有利好政策出台;还有一个原因是中石化转债资金解冻对缓解资金面压力也起到了不小的效果,新股的发行压力在本周也有所减轻。总体来看,本周市场仍将以反弹为主,成交量能否持续放大将决定反弹的高度。

  最近市场预期政策环境趋于积极,不少人觉得现在属于调控的下半场,或者说再没有比前面更大力度的紧缩政策出来,担忧未来政策面进一步紧缩的预期降低了。此外,我们也看到上周虽然银行地产出现了一个大阴线,但在周一他们稳住了,基于他们估值上的优势,权重股大幅杀跌的动力不存在,那么大盘也不会跌到哪里去,但是可能会以震荡为主。

  3月份内外困扰仍存

  《大众证券报》:A股2月份小阳线报收,结合国内外市场环境,分析接下来的3月份行情有什么变化和期待?哪些方面需要重点关注?

  冯文锁:3月份上半月是“两会”召开期,维稳可能是主基调。从大盘月线、周线来看,已经到了变盘突破的时点,预计向上突破的可能性较大,不过反弹的力度和空间不会太大,整体上3月份还是以箱体震荡为主。有三方面的不确定需要观察:一是通胀预期的变化,紧缩预期的存在仍会对大盘构成压力;二是中东局势能否控制;三是外围市场面临的技术性回调压力。

  张延兵:3月份最重要的就是两会期间的动态,不仅包括大环境动态,还包括一些具体到行业的动态。目前对于经济周期的判断大家是有分歧的,通过2月份的数据我们可能会看到经济减速的情况,那么这个情况到底严不严重就要看数据,如果数据很不好,市场会重燃对于经济陷入“滞涨”的担忧,基本面就可能会对股指反弹形成压制。此外,还需要关注油价的走势以及年报业绩。

  布局“两会”行情

  《大众证券报》:两会本周四召开,这将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影响?“两会”前后在市场热点方面如何把握?

  冯文锁:大的方向不会有变化,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基本定调,但也有很多值得关注的地方。每年“两会”都会重点讨论民生保障以及三农问题,今年可能会更热烈一点。

  在两会前后,投资者可遵循三条线索进行布局:一是温总理在两会召开前提到的个税起征点提高,这对促进消费很有帮助,一些消费类板块会有不错机会;二是从产业结构转型角度,七大战略新兴产业自去年提出至今,很多细则还未公布,战略新兴产业仍是后市的重要投资主题,虽然很多个股的估值水平有点高,但考虑到成长性,其估值水平是往下走的,可以关注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等个股;三是从通胀受益角度,关注农业、化工以及资源类等板块。

  张延兵:历史上来看,两会确实能给资本市场点明一些投资机会,提供一些炒作的题材。但是这些都是短期刺激因素,关键还是两会之后政策的具体细节情况。一般开两会之前市场都已经充分挖掘了相关行业的利好,那么两会之后就面临兑现的问题,或者说能不能有超预期的东西出来,如果有,对相关行业肯定会有影响。

  投资方面主要还是围绕“十二五”发展规划的七大战略新兴行业来进行挖掘,此外投资者还可以围绕以下三个方面去布局,一是调结构导向下最为受益的新兴战略产业中的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和节能环保行业;二是通胀压力中期存在、输入型通胀风险加大的背景下的农业、化工、酿酒行业;三是受益于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有望加大的建筑建材行业。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