券商“研报门”再起东海证券研报闭门造车遭否认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券商“研报门”再起东海证券研报闭门造车遭否认

加入日期:2011-5-10 8:37:56

  一波未平一波再起,“石墨烯”事件和“锑”事件余波未平,东海证券再陷“研报门”。而事件的起因则是:东海证券根据深国商(000056)的“网络资料”出具了一份长达19页的名为“公司深度调研报告”的研究报告,深国商随即对该研报的主要内容予以否认。

  据悉,“惹事”的正是东海证券于5月6日发布的一份关于深国商名为 《乌鸡变凤凰,公司深度调研报告》。该研报主要内容涉及深国商位于深圳福田CBD核心区域的晶岛商业地产项目和营业原料林业项目。东海证券研究员桂长元在研报中预估该项目月租金将从800元/平方米涨至2015年的1500元/平方米,按13.8万平方米项目面积估算,晶岛项目将给深国商贡献非常稳定的现金流。

  该研报最终对深国商股价给出了高达55元的“目标估值”,而研报发布前一天,深国商收盘价只有19.78元。研报发布后,深国商昨日开盘仅仅七分钟,股价便直接封死涨停板,收报21.56元。

  然而,深国商在昨晚的公告中却表示,晶岛项目建筑面积虽然达到了13.8万平方米,但除去地下停车场和消防通道等公共面积之后,实际可供出租面积只有8万平方米左右,并且,公司初步拟定的该项目月租金在300-500元/平方米之间,而已经签约出租的晶岛项目中,电影院5300平方米的月租金更是只有175元/平方米。

  更耐人寻味的是,深国商在公告中表示,“截至本公告日,我公司最近一年内未曾接待过东海证券的调研,该研究员最近一年内也未曾对公司进行过调研。该篇报道却以深度调研报告为名发布调研报告,与事实情况严重不符”。

  未去公司实地调研,那么这纸名为“深度调研”的研报又是如何出台的呢?记者从该研报中发现,东海证券的研报图文并茂,不仅“数据详实”,而且还配了大量的效果图。不过东海证券的研报上注明的资料来源却是:网络资料和深国商网站。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晶岛项目外,上述项目还涉及深国商营业原料林的相关内容。该报告认为,深国商已与当地政府签订合作开发林地协议面积190万亩,如果协议林地全部利用,公司每股收益则可高达5.16元。

  而深国商表示,公司2005年确实与政府签订了相关协议,但2005年以后由于物权法案变迁,该协议已经实质失效。

  这无疑又是继中国宝安(000009)“石墨烯”事件和宁波联合(600051)“锑”事件之后,又一起不实研报。据悉,在前面两起事件中,国泰君安等券商发布了相关公司研报,最终研报核心内容均受到上市公司的否认,由此闹出了一场不小的丑闻。

  相关新闻

  证监会建议“石墨烯”研报受害者起诉

  针对今年闹得沸沸扬扬的“石墨烯”研报事件,证监会又有最新表态,相关负责人表示,建议因研报事件误导而受损失的投资者直接提起诉讼索赔。

  据悉,目前已经有投资者委托律师就“石墨烯”提起了法律追偿诉求。而根据证监会此前的表态,目前证监会已经对相关方面展开了调查。

  从2010年9月至今年2月,国泰君安、湘财证券、平安证券和信达证券等四家机构先后发布了有关中国宝安(000009)的研报,这些研报高调鼓吹:中国宝安拥有丰富的石墨矿资源,并且四家机构全部都对中国宝安发出了“买入”的信号。而这些研报发布后,中国宝安股价由13.60元迅速涨至25.45元。然而,3月15日,中国宝安发布澄清公告称:公司没有石墨矿。股价应声回落,两天内中国宝安先后出现4.47%和6.71%的跌幅。导致受上述研报误导的投资者蒙受了不小的损失。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