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型证券营业部将破题 中信证券或得首张通行证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轻型证券营业部将破题 中信证券或得首张通行证

加入日期:2011-5-10 10:18:23

  轻型证券营业部或将破题

  ■本周关注■本报记者 范媛

  近日,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向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透露,证监会近期将对新设营业部出台指导意见,鼓励设置没有现场交易、仅设开户和服务推介的轻型营业部,并允许竞争实力强的券商在饱和地区设立轻型营业部,该 政策将首先在两家证券公司试点,中信证券或将拿到第一张“通行证”,另外一家还未最后确定。

  松绑

  早在今年3月底,就曾有媒体称证监会将出台非现场营业部标准,但并未详尽描述具体标准和官方给予的定义。市场分析认为,所谓非现场营业部是指不设交易大厅、不提供现场交易的券商营业部,客户交易主要通过网上和电话进行。

  5月3日,西南证券位于重庆洋河北路非现场营业部正式营业,市场人士分析称“道路已经开通。”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电话采访了西南证券洋河北路营业部的工作人员欧阳。据他介绍,营业部内只有十几名工作人员,不提供交易大厅,客户只能通过网络和电话进行交易。“所谓的非现场并不是完全不在现场,新增客户仍需要到营业部办理开户手续。”欧阳解释说。

  显然,最新传出的轻型营业部概念相比非现场更精准地概括了未来券商营业部的运行模式。分析人士认为,概念上的细微调整,显示了监管部门对这次改革慎之又慎。

  确实,监管部门对券商新设营业部一直十分谨慎。虽然2008年和2009年分别不同程度地降低了券商设立营业部的门槛,但对新设营业部的要求依然十分严格,必须是经纪业务交易金额总量排在前二十的券商或者营业部部均交易金额排在前二十的券商才有资格申请新设营业部,且一次新设不能超过5家。

  对于把经纪业务收入当成主要收入来源的券商来说 “得营业部者得天下”,相对于监管部门的谨慎,券商对这次设立营业部政策的松动也异常敏感。

  虽然此次改革短期内并不会大面积推广,仅会选择两家业绩靠前、网点相对较多的券商试点。而且,中信证券以各项指标最优成为试点之一,已经没有悬念,另外一个“特别通行证”吊足了其他券商的胃口。

  广发证券、西南证券、银河证券、招商证券等都都在准备迎接即将到来的春天,有的公司甚至开始勾勒轻型营业部布局蓝图。

  扩张

  券商对于网点建设“趋之若鹜”。一直以来,经纪业务收入占券商收入七八成,对于券商来讲,多一家营业部就等于多开了一扇生存之门。根据《上证统计月报》,2008年5月全国券商共有营业部3059家,到2009年10月,共有3472家,17个月中净增413家,平均每月增加24家。而截至2011年2月,全国券商共有营业部4631家,16个月增加了1159家,增幅33.4%,平均每月净增72家。

  随着营业部如雨后春笋般崛起的还有券商的经营成本的增加。申银万国分析师孙健和西南证券分析师丁小玲都曾在报告中称,一家营业部设立的费用大概需要800万元至1000万元。大量用于有形网点建设的固定资产投入、佣金折让和人力资本的上升使券商的成本节节攀升。

  然而,动辄几千平方米的营业部,实际的空间利用率仅占一成。在海通证券长春营业部记者看到,散户交易大厅内冷冷清清,据该营业部客户经理范辉介绍,目前他们的客户九成以上都采用网络或是电话交易,营业部取消交易大厅是发展趋势。

  初步预算,建一个轻型证券营业部的成本只相当于建一个传统营业部成本的30%到40%。

  中原证券分析师谢佩洁告诉中国经济时报记者,2010年证券行业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较2009年分别下滑了6.91%、16.92%,虽然承销业务规模翻倍、股票基金交易额同比增长1.53%,但经纪业务净收入1084.9亿元,占比56.77%,同比下降23.57%拖累了券商的整体利润。

  据记者了解,经纪业务已开始进入微利时代,证券营业部的经营环境正在发生重大变化,迫于经营成本的压力,从2009年开始,许多券商开始主动进行营业部的缩编、撤销散户大厅、将大门面的营业部改小等。

  接近监管部门的人士透露,证监会此次改革提出的新建轻型营业部标准将借鉴国外“小而精”的门店运营模式,体现了监管部门对证券行业的“呵护”。

  目前,中国的证券化率不到100%,而欧美发达国家早就超过了200%,中国的证券市场发展空间较大,但目前来看,证券营业部却不得不面临着信息技术、境外证券公司介入、佣金改革、商业银行业务多元化等带来的挑战。

  商业银行凭借网点众多、人工低成本、丰富的服务与营销经验、运作连锁经营的能力与成熟的业务与服务配送网络,已进驻证券营业部,分担了证券公司的出纳业务,并推出了以各种信用卡、储蓄卡、存折等转账为主导的结算。

  随着国内金融业混业经营的呼声渐行渐近,一旦政策篱笆被拆除,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很可能凭借资本和网点优势,成为金融混业的主导者和证券行业的最主要竞争者,相当一部分券商会出现生存危机。

  业内人士分析称,监管部门有意加快证券行业发展,从近期关注度较高的转融通制度、“新三板”扩容和直接投资业务资金来源拓宽以及保险业务的销售都反映了题中之意。

  而且从财富管理的发展趋势看,证券、保险、信托、理财有望在同一个券商营业部业务平台实现。合理配置的轻型营业部将为其提供平台,不仅能为更广泛的创新业务提供销售,而且会变成区域性的信息处理中心,为券商提供信息服务,而且提供的信息量、速度与价值超过券商通过其他渠道获得的信息。

  洗牌

  在分析人士看来,政策变动中关于轻型营业部可以进入券商饱和区则意味深长,也是一枚深水炸弹。

  目前我国券商数量偏多但规模普遍偏小。这次改革将延续监管部门“扶优限劣”的监管思路。轻型营业部设立资格将更多偏向大型证券公司,使大型证券公司在营业网点数量竞争中占有更加明显的优势。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全国性券商经理告诉记者,新设营业部的审批权曾下放给地方证监局,但地方证监局为保护本地券商,不仅设置了很多门槛限制外地券商进入,有的地区还将当地定成券商饱和区,彻底阻止外地券商进入,使本地区域性券商得以维持高佣金运营。

  该经理认为,如果真的可以进入饱和区开设网点,将打破地域保护,大券商具有经济实力和完善的服务,届时将对区域性券商产生巨大的冲击,而且中国证券业协会规范了经纪业务净手续费率,经纪业务势必将从佣金战变为抢地盘。

  据统计,2010年前十家券商经纪业务交易金额占到总交易金额的41%,而后十家券商的交易总额占有率仅为0.76%,轻型营业部一经推出或将会对证券行业重新洗牌。

(责任编辑:sohustock)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