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圣韬上海证券报:市场频现见底信号过度悲观不可取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测评 >> 文章正文

潘圣韬上海证券报:市场频现见底信号过度悲观不可取

加入日期:2011-6-15 11:35:58

  与历史数据比对,目前的市场似乎出现了一些见底信号。

  自今年4月中旬开始的这波高估值“绞杀战”中,不少投资者经历了市值大幅缩水的煎熬。也许预测市场何时见底并不是一个明智之举,但当一些底部信号开始集中出现时,我们也没有必要过分悲观,因为有句老话叫“否极泰来”。

  中登公司统计显示,5月30日至6月3日这一周,参与交易的A股账户数仅为1028万户,创出去年7月中旬以来该数据的新低。这也意味着,A股投资者的交易意愿已降至近11个月来的低点。

  历史上,1100万户这一数字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统计显示,去年以来,A股持仓账户数期间三次跌破1100万户的水平,前两次分别出现在去年6月底7月初和今年1月底。不难发现,这与上证综指两次触底反弹的时间点完全一致。此次,A股交易账户数再度下破1100万户的历史“警戒位”,是否意味着反弹将至呢?

  投资者的悲观情绪在其他方面亦有反映。比如, 5月份A股市场整体换手率水平仅为0.62%,创下2003年9月以来的新低。而新股破发更是“空前”严重:5月份上市的26只新股中,有12只破发,4、5两个月IPO首日涨幅平均仅为1.6%和6.4%,是A股历史上新股表现最差的月份。

  事实上,不仅是普通投资者信心低迷,机构投资者也十分悲观。据广发证券研究所在6月初的统计,分析师未来一个月相对乐观的行业仅有两个。

  基金仓位数据也显示,5月最后一周,383只开放式偏股型基金平均仓位大幅下降3.04个百分点至72.01%,这一水平已经接近去年6月底7月初的历史较低位置。

  “极度乐观或悲观的情绪通常是市场的反向指标。”广发证券策略组认为,未来情绪好转推动估值提升是大概率事件。

  反弹也许不会很快出现,但“否极”终会“泰来”。从私募频遇清盘危机、增发股大面积“破发”、产业资本开始增持等其他现象不难看出,潜在的“见底”信号频现。这说明,至少在当前这个点位,已不必过于悲观了。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