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信证券关于《涪陵榨菜重大事项点评》的说明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中信证券关于《涪陵榨菜重大事项点评》的说明

加入日期:2011-6-30 10:14:50

  关于近日媒体对中信证券研究部6月24日《涪陵榨菜重大事项点评》报道的相关说明

  近日,媒体对中信证券研究部于2011年6月24日面向公司客户发布的证券研究报告《涪陵榨菜(002507)重大事项点评-推高端产品拉升企业形象》给予了较高的关注,对分析师的客观性、独立性 提出了一定的质疑。

  中信证券研究部在了解上述情况后,对相关报告的撰写及审核情况进行了调查,获知具体情况如下。

  一、关于分析师撰写该篇报告的触发因素

  涪陵榨菜是中信证券研究部食品饮料行业分析师重点跟踪研究的子行业龙头,分析师对相关上市公司的业务开展情况进行了持续跟踪研究。在2011年1月至今的历篇《食品饮料行业月度跟踪报告》中,均在重点覆盖跟踪公司汇总表中给出了对涪陵榨菜的盈利预测。

  2011年6月7日,分析师在人民网“重庆视窗”看到一篇题为《涪陵榨菜出口50多国家地区,日本占出口总量50%》的报道,考虑到食品安全问题是当前市场热点,于是对该公司给予了特别关注。

  随后,6月20日,中国质量报刊载了题为《胡立彪:点“菜”成金》的报道,上市公司亦在其网站上予以转载。文中提及了“继2007年第一批600克装沉香榨菜以2000元的高价上市之后,今年涪陵又上市了第二批沉香榨菜,且市场售价调至2200元。”

  分析师注意到,在2007年沉香榨菜上市之初,媒体曾有报道,但此后仅有少量媒体关注。本次对上述报道中所提到的“第二批”沉香榨菜,公司自上市后第一次给予了主动回应,将将相关新闻放置在公司网站上。而据分析师所知,此前尚未发现有证券研究同行点评相关产品。为此,考虑到目前业内涉及涪陵榨菜高端产品的报告较少,对相关事项进行提示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因此决定撰写该报告。 二、关于撰写该篇报告所依据的信息来源

  行业分析师的研究报告除实地调研报告外,也有依据公开信息撰写的点评报告。对于本篇报告,分析师表示,近期并未对上市公司进行实地调研。未进行实地调研而撰写点评报告,主要是考虑本次点评的重点是一种用以提升公司品牌形象且尚未大规模量产的产品,于是分析师重点收集了公司网站及各大门户网站的公开信息,并在对产品的性质进行核实后,撰写了该篇短评报告。

  三、关于报告中对高端产品沉香榨菜推出时间的描述

  分析师注意到,6月21日,上市公司在公司网站上转引媒体关于沉香榨菜的报道,是公司上市以来首次在公司网站上介绍该产品。因此在正式发布的研究报告中,使用了公司今年推出600克装的沉香榨菜零售价为2200元的措辞,而在网络传播过程中,上述内容被解读为2200元一包以及沉香榨菜系首次推出,引起了误解。

  四、给予涪陵榨菜(002507)增持投资评级的考虑

  分析师认为,涪陵榨菜制作高端产品,是上市公司的经营策略,应归为市场行为,但由于沉香榨菜的市场销量情况仍需观察,出于谨慎性原则,在盈利预测中并未考虑沉香榨菜的收入和盈利预测部分。基于对公司基本面的分析,分析师预计公司未来6个月股价表现相对中标300指数涨幅介于5-20%之间,因此给予了增持评级(需要说明的是,中信证券研究部的股票投资评级 以报告发布日后6个月内公司股价的涨跌幅相对同期中信标普300指数的涨跌幅为基准,分别为买入、增持、持有、卖出四类。增持评级为推荐评级的第二档。)。

  中信证券研究部自成立以来,一直为打造本土最佳研究团队而不懈努力。我们十分珍视来之不易的品牌和信誉。在此,感谢各位朋友多年来对中信证券研究业务的关注与支持!我们的进步,离不开您们的鼓励与监督。对于发现的问题,欢迎大家指正与沟通,我们将不断提高专业水平,争取提供更优质的研究服务!

  中信证券研究部

  二零一一年六月二十九日

(责任编辑:陈浩)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