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分析师骤刮跳槽风_热点关注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证券分析师骤刮跳槽风

加入日期:2011-7-15 8:54:53

本版制图:黄卉

  本版撰文

  信息时报记者 徐岚

  中金公司的精英人才尽数离职,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的20个嫡系成员出走,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去留不定……尽管券商分析人士离职事件时有发生,但却从未像这次一样席卷了整个行业。

  业内人士认为,这次大换血不仅是个人职业平台的选择,也意味着证券行业的残酷竞争已经进入高潮,这些变动或是行业重新洗牌的前奏。

  离职风潮席卷券商行业

  券商研究员静悄悄地来与去,虽经常发生,却从未像这次一样激起大片浪花。去年,国内多数券商研究所所长换了一圈,今年变动的主角是大券商的明星分析师,近段时间大部分券商都遭遇了人事挑战。安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高善文的20个嫡系成员出走,9名首席分析师今年以来已有4人离职,五六十人的研究所流失了二十多名研究员,业内人士评价安信正在遭受人才荒的“阵痛”;华西证券3位副总裁、2位部门总经理先后离职;中金公司的精英人才尽数离职,哈继铭、贝多广、高挺等、王汉锋分别跳槽到高盛和瑞银,多年元老策略分析师郦彬宣布前往宏源证券(000562,股吧),前中金公司投行部负责人、董事总经理丁玮在“休息一下”之后落定“淡马锡”;海通证券(600837,股吧)保险首席分析师被中信高价挖走,而华创证券也高价挖走其煤炭行业首席分析师等3人。而在更早之前,中国建银投资证券,研究所人员在两三年内变动超过一半;国信证券研究所自去年研究所所长廖绪发离职开始,多位研究员也相继离去。

  国泰君安首席经济学家李迅雷的离职消息也是扑朔迷离。早在今年4月下旬,关于李迅雷将转投海通证券的消息就在业内流传,当时李迅雷就表示,目前自己“国泰君安人”的身份变与未变“并不确定”,还正与公司商谈中。而近日这一消息再度流传,有媒体报道称“已经从相关方证实其跳槽海通证券已成事实”。目前业界猜测也是不绝于耳,媒体援引李迅雷本人的回应,有说“不确定”的,也有说“会相当长时间留在国泰君安”的;而国泰君安方面则表示目前李迅雷并不确定会离职,公司方面正在跟他积极沟通并设法挽留。

  而现任国泰君安证券副总裁的何伟或将离职就任长城证券总裁,再次搅动了证券业的一池春水。去年12月,媒体爆出长城证券总裁叶烨离职的消息,也有说法是叶烨是从今年2月份开始正式离职。此后长城证券总裁之位一直空悬,事务暂由董事长兼理。而近日有消息称总裁职务将确定人选,何伟已经出现在长城证券办公楼内,并开始听取一些工作计划。虽然双方对此均不予置评,但这一消息在业内仍然引发了高度关注。

  这股分析师离职风潮已经席卷了券商行业,即使是中信、申万等大型券商也概莫能外。

  出走之后薪酬多翻番

  券商分析师跳槽的最大动力当然是高薪。随着中小券商不断扩张,行业生态的变化让抢人大战愈演愈烈,老东家如果不能提供很好的上升通道,竞争对手开出的高薪酬很容易引发人才跳槽。有安信离职研究员就表示,公司研究员薪酬在券商中处于中等偏低水平,而且内部收入层级过多,收入差距很大,显得有失公平。

  证券行业中薪酬最高的是保荐人,动辄拿百万年薪。现在研究所的明星分析师身价也被爆炒至几百万,目前在市场上,《新财富》排名第一名的分析师,身价高达年薪500万,相当于普通行业职员的近百倍,直逼投行收入。太和顾问薪酬专家蒲世林此前对媒体提供的数据显示,公司以“固定薪酬+年终奖”方式给付的研究员固定薪酬,平均为79.2万元,总现金收入平均为137万元,其中高的能达到340万元。而对于宏观、策略以及重要行业的明星分析师而言,年薪300万元只是行业平均水准,有些分析师的价码甚至高达500万元。

  有某猎头公司透露,以今年的价码来看,分析师若被挖墙脚,其薪酬很多是直接在其原来的基础上翻一倍。不过并非所有券商研究员都有这样的身价,目前大家哄抢的是明星分析师。现在市场上给出价码最高的恐怕要数传闻中的银河证券,业内盛传“银河证券为了吸引一流分析师加盟,给出的最高价码是年薪500万元”。

  除了行业内部的流动之外,基金、保险机构的高薪吸引,也使有资历的分析师跳槽到买方机构成为一种行业趋势。安信证券副总裁兼研究所总经理李勇日前对媒体表示,安信证券离职研究员九成都去了公私募、保险、PE等买方机构。这次离职的四名首席分析师中,就有一人去做私募合伙人,一人则去嘉实基金担任产品总监。中信证券(600030,股吧)原通信行业首席分析师张兵多次入围《新财富》“最佳分析师”评选,并于2004年、2006年、2007年三次获得“最佳分析师”荣誉,今年也转投新成立的浙商基金担任研究总监。而据业内人士透露,跳槽去基金总监的年薪翻番一般不在话下,“关系网”佳的甚至能加薪两倍。

  行业竞争进入白热化阶段

  不过,有分析人士认为,这次大换血不仅是个人职业平台的选择,也意味着证券行业的残酷竞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潮,而这些变动或是行业重新洗牌的前奏。

  实际上,券商人事变动引发行业洗牌的先例屡屡皆是。以华西证券为例,2004年5月,胡关金突然辞别掌控8年的国信证券,率国信证券一批骨干人员奔赴华西证券。彼时胡关金透露其事业蓝图,“华西证券3~5年间将进入国内同业前八名,发展成为中国最具专业水准的大券商”。而这位业界大佬的影响力的确也不容小觑,2004年和2005年间华西证券业绩飙升,一度成为证券业异军突起的“黑马”,这也是华西证券最为鼎盛的时期。然而好景不长,由于公司股权转让久拖不决、大股东缺位等历史问题迟迟未能解决,胡关金在2009年6月挂靴而去,其带来的一干核心人员也纷纷离开,自此之后华西证券3年来一直是难有起色。

  而李迅雷的去留不定,也使得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徐刚在其微博上感叹,“今闻老李即将换防,长嗟不矣。”李迅雷在2004年曾被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欧元之父”蒙代尔旗下的世界金融实验室评为“2004年最具声望的证券分析师”。自1996年加盟君安证券研究所后的15年间,国泰君安证券研究所在李迅雷的带领下被称为中国明星分析师的“黄埔军校”。

  人才或向外流失或高薪挖角,券商行业人员特别是高级人才的流向,或许也代表了行业发展方向的券商流动。“券商的好日子已有将近6年,按周期算也该到头了,接下来应该就是整个行业的分化与洗牌。”这是刚从渤海证券研究所所长转投国开证券研究所总经理的程文卫,近日对券商行业做出的感言。

  值得关注的是,随着研究人员流动得越来越频繁,严肃的券商研报也变得越来越娱乐。申银万国6月曝出了“天价阿胶”的离谱研报,就连作为国内最权威券商的中金6月也“想当然的”为阿胶价格“下结论”;中信证券更是由于6月一份“天价榨菜”的研报在业内炸开了锅。引得东阿阿胶(000423,股吧)和涪陵榨菜(002507,股吧)两家上市公司不得不出面澄清。对此,英大研究所所长李大霄表示,虽然以上“雷人”研报并不一定就是研究员频繁跳槽的原因所致,但不可否认的是,一个研究员从熟悉的行业到不熟悉的行业,在急于出成果的压力下,其研报的水平可想而知。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与顶尖财经网无关。顶尖财经网站对文中陈述、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承担全部责任。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