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扬李喆大众证券报:2850点将现压力_股市测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测评 >> 文章正文

刘扬李喆大众证券报:2850点将现压力

加入日期:2011-7-6 9:30:23

  周二大盘全天围绕周一收盘点位震荡整理,金融股表现不力,沪市午盘上行受阻,在生物医药概念股放量反弹下尾盘回调,终以小阳线收报。中小板、创业板领先主板反弹。上证综指收于2816.36点,上涨0.13%;深证成指收于12440.37点,下跌0.01%。沪市全天成交1286亿元,深市全天成交1011亿元,两市总成交2297亿元,相较于上一交易日2496亿元的总成交量有所萎缩,但仍属近期较大量能。

  货币政策难言拐点出现

  《大众证券报》: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在2011年第二季度例会中明确贯彻实施稳健货币政策,注意把握政策的稳定性、针对性和灵活性。与此前相比,“有效性”已经不提,新增的“稳定性”提法则放在了首位。如何解读这种提法?是否意味着货币政策不会再紧?尤其是近期管理层密集调研,温家宝总理还表示,正采取措施抑制物价,过几个月肉价就下来了,这对股市而言是否意味着反弹能够持续?

  中邮证券策略分析师/程毅敏:近期管理层密集调研属于常规性的工作安排,很难说因为物价的高企而专门考察,但在经济工作会议上一定会有所侧重。随着工业增加值的回落,下半年货币政策的调整已是必然,但出现拐点的可能性不大。一种途径是政策从控制货币总量向价格型工具转换,采取加息的措施;另一种途径是推迟加息,也暂停提高存款准备金的动作。个人认为,三季度有可能进入观察期,通胀压力明朗之前,停止提高存款准备金的步伐。

  就目前看,CPI不断冲顶的过程或告一段落,其中猪肉价格可以通过抛储的方式加以抑制,但部分硬性及不确定因素仍很难把握,比如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外围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等。个人预计,油价不会在100美元附近震荡太久,仍将继续上行。

  湘财证券研究所宏观策略主管/徐广福:把稳定性放在首位实际上也比较符合当前经济运行的情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通胀问题依旧没有解决,所以我觉得这并不能说不会再紧,反而传达出的是货币政策不会放松。这个不放松会体现在两点上面,一方面有可能继续维持货币政策的力度,另一方面则可能是再进一步紧缩。而进一步紧缩则可能体现在加息和公开市场操作上。由于央票的发行具有规模限制,未来央行可能依仗加息这个手段来进行调节。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做法会使市场上的钱一下子就变少了很多,而采用加息的办法则可以缓和民间借贷利率远高于存款利率的现象,而且对市场的影响远小于提存带来的影响,所以未来央行加息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这也意味着加息预期仍然存在,对市场会有压制的作用。

  大盘将进入整理阶段

  《大众证券报》:周二市场出现了冲高震荡,短期市场继续调整的可能性大不大?对后市走势的看法是什么?操作上投资者应该如何应对?

  程毅敏:沪指从2610点上升至2810点,快速上扬的背后积累了较多的获利盘,回吐的压力也较大,预计市场震荡冲高后将进入震荡整理阶段。下周,随着上市公司中报的陆续发布,基本面的因素将极大制约两市突破的高度,毕竟宏观经济增速的放缓将较为明显地反映到上市公司业绩增速上来。今年超预期的事件不再是业绩增幅有多高,而是业绩增速会否遭遇评级机构的不断下调。

  徐广福:沪指目前已经反弹了200点,在短期内反弹的幅度比较大,从自身去考虑,有调整的需要。短期冲高的现象可能还是会存在的,但是空间不会很大。而且我认为在2850点附近市场有很明显的阻力,想要就此上穿过去是比较困难的。

  首先,这轮上涨的行情还是基于大家对货币政策的预期出现了变动,多数人在听到通胀水平可控的情况下都认为货币政策快要临近终点,市场上被压抑的悲观情绪得到释放,从而导致市场出现快速的反弹。但我觉得货币政策仍然不会放松。目前来看,业绩下滑的问题、持股均衡的问题都没有得到解决,因此很难说市场会出现持续上行的现象。预计未来市场会出现调整的可能,建议投资者可以兑现获利品种,等待市场风险释放。

  谨慎投资创业板股

  《大众证券报》:近期化工、新能源板块持续走强,未来投资者还可以关注哪些板块?此外,创业板涨跌互现是否已经在体现未来业绩分化?

  程毅敏:就创业板表现看,一是进入对一级市场过高的发行市盈率进行修正的过程,二是对中期业绩的评判。个人认为,创业板中期业绩或较为平淡,大多数创业板公司是细分行业的龙头,主营业务单一,受经济波动的影响较大,目前的股价走势是超跌反弹,真正基本面实现好转要到三季度以后。

  在投资机会上,一是关注同一起跑线上的新股,二是偏重于小市值、前期跌幅较大的品种,三是注意防范业绩地雷。从整体上看,今年中报的看点不是很大。

  徐广福:未来指数的上行空间并不大,但是个股还是有机会的,比如一些涉矿公司、水泥以及高端百货类的个股仍然值得关注。对创业板的表现我依旧比较谨慎,不少公司在经过中报业绩的验证后可能会再一次出现回落,目前来看这个板块的估值仍然是偏高的。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