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要点
全球性滞胀的趋势逐渐明显,这既是各国纾困刺激的产物,也是各国解决财政困境的出路。而站在基于技术进步的长波周期的角度来看,生产效率放缓,成本压力的上升,滞胀是必由之路。
滞胀的“滞”,不是经济停滞,而是利润率下滑,“胀”也不是物价全面上涨,而是必须消费品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普通工业品价格难以上升。
问题的全球化与成本压力的中国化:在这次全球性的滞胀中,中国是焦点区域。这是由于中国承担了全球生产中的最庞大的低端制造环节,劳动力集中在中国。除了劳动力之外,环保与土地压力也是重要体现形式。
滞胀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中国企业的盈利增速也开始下滑,主要是由于主要支柱产业—传统的重化工业产能难以继续维持高速增长,同时,成本的上行压力吞噬企业的盈利,行业进入分化期。行业分化的结果不是行业的衰落,而是形成有竞争力的寡头,引领下一轮技术进步,推动社会发展。
滞胀时代,工业制造业利润率不断受到挤压,小的技术进步能够带来的利润增长很不可靠;我们需要寻找那些利润增长可靠的行业。
可靠的是原料:工业生产的原材料和人口生产的原材料(必需品和金融服务,专业和商业服务)
中国社会基础欠账很大,保障房、水利、医疗卫生等建设在十二五期间将是重点。这不是旧有投资模式的继续,对于历史欠账的弥补,而是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
滞胀时代没有大危机,而是不断寻找向上动力。但欧美股市正处于这一震荡时代的顶部区域!中国却在底部区域徘徊。
当前判断
欧美的债务型通胀日趋明显,全球生产力突破未见曙光。
自2009 年3 月以来大幅反弹的欧美股市,已经接近长期震荡的顶部。在量化宽松不得不改进招数的时候,面临着最大的考验。正如我们中期报告中指出:国际资本市场风险是未来6 个月最大心理挑战。这一影响或加剧震荡的复杂性,应更好地执行“逆向投资”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