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裁离任审计 中投证券人事再变局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总裁离任审计 中投证券人事再变局

加入日期:2011-9-10 16:12:06

  在汇金公司3月份空投董事长龙增来之后,中投证券的管理层将再次面临一场人事变局。知情人士向记者透露,中投证券总裁杨明辉正在接受离任审计,而现在只是其第二个总裁任期的第二年。“如果汇金能尽快找到合适的总裁人选,杨明辉的去职可能就在眼前。这一人选可能来自汇金公司,也可能来自汇金系统的券商。”

  两年间高管接连变动

  中投证券是汇金公司的全资子公司。这家资产规模400多亿元的中型券商,虽然背靠汇金公司这棵大树,但自2005年成立以来业绩乏善可陈,而且短短的几年间人事变动频繁。

  今年3月18日,中投公司党委委员、副总经理、汇金公司总经理彭纯在中投证券宣布了相关人事任免事项。龙增来任中投证券党委书记、法定代表人,推荐其为中投证券董事长;监事长田集思兼任中投证券纪委书记。免去王立民中投证券党委书记职务;鉴于已过退休年龄,建议免去杨小阳中投证券董事长职务,免去刘效义中投证券纪委书记职务。

  其后,在通过了证监会的任职资格审核后,龙增来正式就任了中投证券董事长。龙增来来自汇金公司,此前任职汇金公司综合部主任。公开资料显示,他曾担任贵州省国际信托投资常务副总经理、中国经济开发信托投资公司副总经理、工商银行投行部副总经理等职。

  中投证券的前任党委书记王立民同样也是汇金背景。2009年10月,王立民从中再集团党委委员、副总裁的位子被调至中投证券担任党委书记。中再集团是汇金旗下的公司,汇金公司持有该集团85.50%的股份,是汇金公司目前直接持有的11家金融机构之一。

  王立民去职中投证券颇具戏剧性。虽然今年3月份汇金公司才免去王立民中投证券党委书记的职务,但在去年王即到海南挂职洋浦经济开发区工委副书记、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而当年,汇金公司委派王立民进入中投证券,有意安排王获得高管任职资格后接替杨小阳的董事长职务。根据中国证监会的规定,证券机构的高层管理人员需要经过从业资格认定、高管资格认定和任职资格认定三道关卡。其中,证券从业资格考试是最硬性的条件。

  “王立民的去职早在意料之中,可能是他不适应内部的复杂关系吧,毕竟杨董事长以前在公司比较超脱,而总经理杨明辉比较强势。”一位中投证券内部人士说。

  汇金公司增强控制力

  2009年5月,当时的母公司建银投资将中投证券100%的股权移交至汇金公司。股权转让完成后,汇金公司旗下控股的证券公司包括中投证券、银河证券、中金公司、申银万国,并参股了中信建投、国泰君安证券。

  虽然拥有多家证券公司,但汇金对这些公司的掌控能力有限,而且还面临着监管部门“一参一控”的要求。所谓“一参一控”,是指同一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只能同时控股一家券商、参股另一家券商。握有最多券商股权的汇金公司却是“老大难”问题。因为,符合“一参一控”标准是证券公司IPO(首次公开发行)的必备要素。

  针对汇金公司及旗下建银投资系众券商的特殊情况,证监会设定的时间表是,最晚在2013年5月31日前全部完成规范工作以达标。在2010年年底,汇金公司与申银万国和国泰君安的另一大股东上海国际集团曾签订了股权互让协议。根据该协议,国泰君安将划归上海国际集团,而申银万国将划归汇金公司。

  现在看来,汇金旗下证券公司的整合重点就在银河、中金、申万和中投证券。一位业内人士表示,“这两年券商的发展路径很明显,基本都是上市融资后不断扩张版图,毕竟许多业务的开展要和证券公司的资本实力相挂钩。银河证券和国泰君安这种老牌券商的危机感已经很强了。”他认为,这次人事调整或许为汇金公司未来的券商资产整合埋下伏笔。

  中投证券再起步

  如何能够在未来的整合中掌握主动,中投证券恐怕是任重道远。毕竟,在汇金公司控股的券商中,中投证券块头最小,只有尽快把规模做大才可能占据有利地位。在此之前,中投证券也曾经考虑过多种方式,包括借壳、IPO,不过这些都被“一参一控”政策所限制。

  中投证券是在重组原南方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的基础上,于2005年9月28日在深圳正式成立的。但成立六年来,中投证券的业务发展乏善可陈,在许多业务方面的排名还不如其前身南方证券被托管时的地位。作为券商公司利润的最大头经纪业务,从2006年以来,中投证券佣金平均每年的收入仅25亿元,排名也就是13名附近。但值得注意的是,去年当其他券商都在开拓经纪业务市场时,中投证券收入不升反降,由2009年的35.8亿元滑落到去年的26.9亿元。在整个市场形势还算不错的情况下,一年下来佣金少收了10个亿。

  投行业务也一直是中投证券的短板,其市场占有率一直在中游15、16名徘徊。公开资料显示,2007年-2009年三年的时间,投行收入每年不足2.7个亿,加起来也就有4.5亿元。而2009年投行收入超过5个亿的券商有6家,2007年超过5个亿的也有5家券商。

  和同在深圳的平安、国信、招商三家券商相比,去年上述三家券商在保荐业务上可谓春风得意,成为去年保荐金额排名前五的券商,金额分别为499亿元、409亿元、279亿元。而中投证券只保荐了19家公司,保荐金额有223亿元,位居第13名。

  不久前,又有媒体报道称,中投保荐5只新股4只业绩变脸,业内称项目被过度包装。Wind统计显示,在中投证券作为主承销的5只新股中,有3只出现净利润“变脸”情况。还有1家如果扣除非经常性因素,业绩亦随之“变脸”。

  该报道称,在今年以来证监会对保荐代表人的总计10人次处罚中,有4次落在了中投证券身上。证监会公开资料显示,李光增在保荐宁波建工[9.77-1.31%股吧研报]股份有限公司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申请过程中,存在对发行人控股股东的子公司涉及诉讼事项核查不充分的问题,并因此于今年6月13日受到证监会警示。中投证券保代赵渊也于6月13日因宁波建工遭受证监会警示。在紧随其后的6月14日,证监会再度出示针对中投证券保代的警示,事涉去年的“明星股”海普瑞。证监会公告显示,中投证券保荐代表人冒友华、王韬,在保荐海普瑞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项目中,对发行人取得美国食品与药品管理局(FDA)认证等事项的尽职调查没有勤勉尽责。证监会决定对冒友华、王韬予以警示。 (来源:21世纪网)
(责任编辑:姜永明)

声明:本频道资讯内容系转引自合作媒体及合作机构,不代表自身观点与立场,建议投资者对此资讯谨慎判断,据此入市,风险自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