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长虹:券商同质化根源于社会缺乏创新环节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张长虹:券商同质化根源于社会缺乏创新环节

加入日期:2012-1-11 12:27:32

  2012年1月11日,由金融事业部主办的金融德胜论坛--首届金罗盘券商研究能力评价在北京隆重召开。本次会议将评选出2011年金罗盘最佳研究团队,最佳分析师等多个奖项,同时将就券商的核心竞争力再造等话题展开深入讨论。以下是上海大智慧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张长虹就券商核心竞争力再造的发言:

      关于证券市场本身,证券市场其实是一个评价机构,是一个资源配置机构,我还是觉得现在把整个证券市场当成了ST,我们认为本身没价值,总是要认为外头要通过重组然后来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使得证券市场本身政策环境波动非常大,这是一个问题。

       第二个问题,关于财富的问题,其实我觉得是两点,第一点,现在证券市场形成一股后劲,企业还是原来的企业,并没有发生什么变化。但是透镜一下,有些是凸透镜,有些是凹透镜,有些研究机构判断这个情况到底是被放大了,还是缩小了,我看到了希望回归是不是真实的自己。

      我想这是我们券商或者研究机构,或者投资人要来判断的。我基本没把这个财富当成财富,也没有把这个数字当成数字,第一个后劲,第二个凹点是什么,取决于企业怎么来发展。

      其实证券市场本身是一个分析评价系统,是不断的分析评价的系统,事实上经常会发现有些说法,比如上市公司对于质量,在大的宏观环境下,所有做企业的人都会努力做企业。但是上下游之间的关系,所有很多的要素,使得这个企业能够成功到什么程度?其实这是一个需要不断努力的过程。

      但是你不能强行要求说这个企业必须要这样做,关键在于企业给你标的是多少,是高还是低,同样任何一个企业,你是一毛钱企业,或者你成长率10%,在美国成长率10%的企业了不得了,但是给你评价是两块,或者三块,他就没问题,作为价格来说他是好企业,但是如果给了你十块,那肯定是坏企业。不在于企业本身,如果从分析角度来说,不是要求你非得做得多少。

      做企业某种意义上跟券商是一样,顺势而为,该打基础的时候就要打基础,该拉升做大市场的时候,就要做大市场,但是如果强行为这个市场的价格而去做你不应该做的事情,很可能就会出现问题。作为企业,它的信息是充分透明的,让研究员充分了解这个企业的变化。当然研究员通过这样的努力,明显可以看到一些研究员写的一些报告,扩展企业的思路,这个都可以带来很好的机会。企业未来从总的来说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企业的发展,对中国企业本身的发展远远会超过GDP的发展,我还是抱有很大的信心。

  第二个关于券商核心竞争力,中国大部分核心竞争力不是来自于券商本身,同质化,所有人同质化一定不是券商本身。问题在于整个社会的这种创新的环节。比如现在A股市场到现在为止T+1,外围交易市场多是T+0,光这一项当然对于券商佣金减少那是没有疑问的,这是一个很大的影响。

       很重要的工作就是创新基础要存在。我们看香港这些券商,融资融券利息方面收入大概占40%左右,第二个创新收入,设计,这一类设计不能简单看作券商的赚钱,其实是给整个上下游的平衡。

       媒体话语权的问题,在房地产市场是没有房的人占据了绝对话语权,这个时候对于所有有房,或者房子高价的东西一个严厉的措施。上市公司本身是卖方,卖方希望越高越好,而投资者是买方,以更低的价格买到股票。如果更低的价格,只有一半价格买到股票本身不是坏事,关于这样一个问题,怎么能够跟我们市场传递的不是情绪而是理性。真正的给投资者提供超越于情绪和理性,我确实看到这样的人,手里一个股票都没有,但是充满焦虑,整个市场笼罩着一层焦虑,已经脱离了本身判断市场涨和离的意义。证券市场,证券公司也好,其实平衡投资者和上市公司的关系,找到之间的平衡点。市场的本身评价机制能够做好,所有的传统行业中原来五百人研究员,研究所负责们到这里做研究员都愿意,也不用着急,当市场发生一定的变化,我们券商发展体系自然就可以起来。不用特别着急。

(责任编辑:崔子常)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