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大:收购平安资金来源正当(图)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正大:收购平安资金来源正当(图)

加入日期:2012-12-24 9:38:46

针对财新网报道,<a中国平安最早作出回应称,管理层未参与股权交易。CFP 资料 height=233>
针对财新网报道,中国平安最早作出回应称,管理层未参与股权交易。CFP 资料
  早报记者 忻尚伦

  在国内知名媒体人胡舒立领导的财新传媒22日推出《谁买平安》报道之后,一天时间内,报道涉及的三大 “主角”均已作出公开回应。

  中国平安于当日迅速做出回应称管理层未参与股权交易。昨日,正大集团在其官网发布相关声明称,交易合规合法,资金来源正当。报道中另一“主角”“明天系”实际控制人肖建华亦发布律师声明称:“肖建华先生并未参与媒体所述正大集团与汇丰控股关于中国平安的股权交易,为上述交易提供资金更是无从谈起。”

  此前的12月5日,汇丰控股公告称,泰国首富谢国民执掌的正大集团将以总价727.36亿港元收购汇丰控股持有的上述中国平安15.57%股权。根据公开资料,12月7日,152亿港元现金交易第一步完成,约3.5%股权易手。中国平安在当时的权益变动公告中称,接盘汇丰控股的是泰国正大集团的四家附属子公司,名为同盈贸易、隆福集团、商发控股以及易盛发展。

  然而,让市场震惊的是,12月22日,财新传媒旗下财新网报道称,据最新出版的财新《新世纪周刊》封面报道《谁买平安》一文调查,在中国平安股权名义买家泰国正大集团的背后,“明天系”掌舵人肖建华为重要推手,而收购资金则主要来源于其掌握的三家地方城市商业银行。文章并称:“有人怀疑资金来源于平安集团的管理层。”

  财新网报道仅仅两个小时后,中国平安迅速回应,重申新股东资料均为正大集团下属子公司,且平安管理层没有参与此事。正大集团和肖建华昨日几乎同时发布的声明,比中国平安晚了一天时间。

  这并不是胡舒立领导的团队第一次关注“明天系”。2008年,由胡舒立领导的财经杂志发表文章《谁的鲁能》,阻断了鲁能高管私有化之路;同年,该团队报道的太平洋证券上市系列报道中,“明天系”都曾现身。

  正因为如此,市场关注《谁买平安》的报道是否会影响中国平安股权转让进程。知情人士昨日告诉早报记者,中国平安股权转让项目并未因此停滞,项目仍在进行中。

  正大称部分收购资金

  来自国开行香港分行

  根据财新网报道,其调查获知,此次交易第一笔152亿港元资金中,有三分之一左右来自泰国他信家族,其余部分来自由肖建华领衔的中国内地投资者。而肖氏的资金,主要来自其操控的国内城市商业银行。

  昨日,正大集团在其官网上发布的声明称:“正大集团郑重声明四家买方公司为正大集团(国际上又称“泰国卜蜂集团公司”)的全资子公司,并且本项目以正大集团有限公司,其股东或其控制的企业的合法资金购买。”

  关于资金来源,正大集团称,“在与泰国商业银行协商后,正大集团已经签订协议,购买了汇丰银行持有的平安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约15.57%的股份,约为93.9亿美元、2880亿泰铢,部分资金得到了中国国家开发银行香港分行的金融支持。”

  由于此前国开行曾给予正大1000亿元人民币授信,用于新农村建设,因而有市场人士猜测此次收购使用的资金来源于该笔授信,并质疑其改变了贷款资金使用用途;但随后正大集团相关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否认这一说法,称该授信与洽购股份之事无关。

  有意思的是,除了对资金来源予以回应外,正大集团在昨日的声明中还重点着墨于该集团对中国“三农”建设的贡献。“多年以来,正大集团植根中国,心系三农,始终坚守利国、利民、利企业的三利原则,不断革新农牧业的经营理念,在中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集约化和现代化等各方面作出一份力所能及的努力。正大集团非常看好平安保险集团的发展,本次重大投资举措,旨在将来与中国平安共同探索与实践在农村金融各领域中适合中国新农村建设的可行性方案。”

  市场人士昨天表示,正大集团上述声明内容,似乎在有意无意暗示,收购资金或许仍源于国开行之前给予正大集团的千亿元人民币授信。“如果监管需要了解详情,要找到正大集团是否凭借授信向银行贷款,要查找记录,不是难事。”一位曾供职平安集团资金运营部人士昨日说道。

  公开资料显示,正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谢国民拥有的净资产约为90亿美元,而此次股权转让总价达到了93.85亿美元。“资金缺口应有两方面补充,一则是银行授信,一则是第三方委托。”上述人士说道,银行授信金额只是公开和不公开的问题;而第三方委托是什么,只有知者自知。

  肖建华否认参与

  财新网22日的报道还称,此次涉及股权收购出资的三家城市商业银行都在肖建华势力范围内。值得关注的是,这些收购资金在20天后又回到了这三家银行账上。

  对于报道中的城商行资金变动往来,银监会目前并未作出回应。

  关于股权受让的资金来源,肖建华委托北京市君泽君律师事务所发表声明称,“肖建华先生并未参与媒体所述正大集团与汇丰控股关于中国平安的股权交易,为上述交易提供资金更是无从谈起。”

  另外,声明还称:“文中涉及肖建华先生的部分内容,毫无事实依据,属主观臆断。对其将会或已经给肖建华先生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本所及承办律师将依法代其追究相关媒体及记者的法律责任。”

  公开资料显示,现年41岁的肖建华,1971年出生,山东肥城人,15岁考入北大法律系,曾任北大学生会主席。1993年在北京创立公司,1999年成立明天控股有限公司,通过“明天控股”先后以购买法人股或发起设立方式参股了多家上市公司,以“明天系”在资本市场风声水起。“德隆系”崩盘后“明天系”一度低调,但在2006年后再度活跃,旗下有多家上市公司及银行、证券、信托等金融机构。

  财新网称,早前中国平安员工持股转让时,正大及肖建华控制的企业,已分别接手部分股权,据称,正大及肖建华都支持现时中国平安管理层,被视为以中国平安董事长马明哲为首的平安管理层的盟友,事实上,肖建华与马明哲早为旧识,交情不俗。

  股权转让存不确定性?

  在财新网发出这篇报道后,一些长期参与中国资本市场的市场人士对肖建华参与其中颇感兴趣。

  “肖建华又出来了。仿佛当年鲁能事件的重演。”一曾供职于国内知名投行、现从事风险投资的人士不禁感慨。

  2008年,同样是胡舒立领衔的报道团队撰写名为《谁的鲁能》的文章,报道了山东鲁能集团清退职工股并引进两家私人企业股东的情况,其中一家掌握了鲁能控股权的私人企业国源联合的第一大股东为新时代信托,掌握国源联合95%股权;新时代信托当时的间接最大股东为通易新达,2000年成立于北京时,明天控股有限公司持股80%;2002年肖玉波等三人出资5000万元入主公司,肖玉波任法定代表人,其时她年仅24岁。

  但鲁能私有化的步伐却因为这篇报道戛然而止。

  同年,胡舒立当时领导的《财经》杂志又跟踪报道太平洋证券的独特上市之路既不属于IPO(首次公开发行上市),也不属于借壳上市;既没有经过证监会发审委审批,也没有经过证监会重大重组审核委员会审核。而太平洋证券的原实际控制人即为肖建华,2004年,“明天系”借助对外经贸信托,通过控股太平洋证券的股东泰山祥盛、黑龙江世纪华嵘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等公司,实际控制了太平洋证券60%以上的权益。

  该报道刊出后,虽然太平洋证券仍然完成了上市,但却引发了一连串资本界高官和高管的落马。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汇丰控股转让中国平安股权事宜已经进展过半,可事实上仍然存在不确定性。

  根据汇丰控股当时的公告,因为超过5%股权转让须批准,汇丰转让的另外9.761亿股(约占转让股权的79.2%),会在取得中国保监会批准后9个营业日或2013年1月7日两者中的较后日期转让予正大集团。这意味着,第二笔股权转让日期最早也需要到2013年1月7日完成。

  正大集团昨日的声明中亦指出,“正大集团想要提醒大家的是,上述收购计划还必须获得中国保监会的许可。为了保证有关各方利益,参与交易的缔约方将通过香港证券交易所及时披露有关信息。”

  因有山东鲁能的前车之鉴,平安此次的股权转让案是否能如期进行,只能拭目以待。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