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增量资金有8大来源_主力研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主力研究 >> 文章正文

A股增量资金有8大来源

加入日期:2012-2-18 14:43:18

    

  证监会主席郭树清已经放话:目前中国股市的估值水平显示出比较罕见的投资价值。但股市是需要资金来推动的。一般来说,股市如果要有一波上涨行情,往往首先是存量资金开始行动,而后在股市形成止跌企稳乃至初步向上态势之后,吸引增量资金进入,由此成交持续放大,股指步步走高,从而确立上行格局。在这里,最主要的因素是增量资金的进入。记者调查发现,目前可以向股市提供增量资金的渠道至少有八个方面。但从目前成交量看,当前股市投资者依然信心不足,导致场外资金踟蹰不前。

  银行存款有流入股市的迹象

  银行存款,尤其是活期存款,向来是股市资金的“活水池”。从过去的表现看,当股市坏的时候,居民投资意愿下降,存款增加;当股市走好的时候,居民投资意愿增强,存款下降。目前有一些迹象似乎表明:银行的资金有一部分正在流向股市。

  央行日前公布的今年1月份金融数据显示,1月份M2增加额与存款增加额存在约1.2万亿元的差额,即使剔除现金流通量新增额9071亿元(计入M2但不计入存款),并考虑到财政性存款当月增加3518亿元(计入存款但不计入M2),当月仍有6000多亿元的缺口无法解释。

  多家券商发布研究报告认为该笔多达6000多亿的差额转向了同业存款,甚至部分还流入了股市。但接受采访的多位银行人士对是否存在存款流入股市的现象三缄其口,不予置评。

  “我们认为,之所以出现难以解释的6000亿元缺口,是因为存款流转至证券保证金账户,以及一般性存款或经由理财产品渠道而持续转至同业存款所致。”北京某证券研究报告表示。

  虽然今年1月份证券保证金数据仍未公布,但1月份银行大量发行投资于同业存款的理财产品却是事实。据了解,银行发行的投资同业存款类理财产品正是借道信托,以信托公司的名义存入银行,成为银行的同业存款。按照新的统计口径,M2统计了该部分同业存款,但该部分同业存款却不纳入存款的统计口径,这成为M2和存款之间无法解释的缺口的一部分。

  国信证券博士后研究站的杨高宇博士认为,上述无法解释的6000多亿元,有一部分流入股市不是没有可能的。因为央行近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月人民币存款同比减少8000亿元,同比多减7800亿元,这也佐证了部分资金暂时停止存入银行。这些钱不会闲置,一定会寻找比储蓄更好的投资渠道。在当前股市已经比较明显处于低位、且有管理层吹暖风的情况下,如果有人把资金放到股市里,有什么奇怪?

  有分析人士认为,楼市不景气,使得一些想买房的人暂时止步,把资金放到股市里等待升值。现在楼市确定向下,股市可能向上,有理财意识的居民不难明白哪个风险更小。去年12月,深圳大学金融学教授国世平就在一个论坛上呼吁:卖掉房子,买股票去!这部分资金不进入银行而进入股市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根据巨灵金融收集的数据,截至2011年12月,中国城镇居民人均储蓄6649元,储蓄率30.48%,比2011年6月的储蓄率低约3个百分点。

  货币供应量方面,据东方财富(300059)网收集的数据:今年1月份,货币M1为269900亿元,同比减少6.88%,货币M0即流通中的货币为59800亿元,同比增加17.84%。

  这两份数据都表明:银行方面的“弹药”比之往年,也不是很充足的。

  杨高宇博士认为,银行可能进入股市的资金变数很大,视股市阴晴而变,难以准确测算。股市形成明确向上趋势的时候,不论流通中的货币M0,还是企事业单位的活期存款(M1-M0),或是企事业单位定期存款、居民个人定期存款(M2-M1),都会有一部分转为股市的增量资金。

  产业资本

  增持首超减持

  “吴英‘非法集资案’的审理、房地产信托面临的兑付风险,可能在二季度有助于股市增量资金的出现。”国内一家超大型基金公司基金经理对媒体表示,民间非法集资案近期成为社会重要议题,这会产生较大市场影响,可能加快促使民间资金寻找合理有序的投资渠道。在当前国内股市见底反弹的背景下,这部分数额巨大的民间资金可能加快进入市场,资产管理公司会成为重要的选择。

  记者对浙江一家民营企业的采访中得知,浙江一带的高利贷款,除来自银行之外,来自企业的也不少。比如一些出口企业即使出口不赚钱,但以出口生产为由贷到的款项,有一部分会放贷吃利息。根据上述基金经理的分析,吴英一案对高利贷行业形成了威慑,部分资金已经开始转入股市。或买基金,或买股票,或者做银行理财产品。而楼市回落,部分从房产套现的资金也很可能进入股市。

  产业资本回购股份具有标志意义。据沪深两地交易所的公告统计,今年以来共有50家公司的董事、监事、高管进行增持,累计增持量为3457万股,增持金额为4.49亿元。随着大盘的持续反弹,这部分增持股份已浮盈约4300万元。与此同时,共有33家公司高管减持逾2.3亿元。算起来,今年以来沪深两市共实现了约2.2亿元的净增持。

  从增持金额来看,50家上市公司高管中,增持耗资在千万元以上的共有苏宁电器(002024)、思源电气(002028)、双鹭药业(002038)、益佰制药(600594)等13家公司的高管。其中,益佰制药高管今年以来增持共动用资金8786万元,是增持金额最大的公司。

  东方财富网的统计显示,2011年11月是去年高管减持的高峰,全月减持额达到28.28亿元,但从2011年12月开始,减持额急剧下降,仅11.84亿元,而增持明显增加,从前月的1.64亿元增加到5.21亿元。今年1月份增持继续增加,达到4.62亿元,而减持额为3.42亿元,增持额首次超过减持额。但截至周五,2月份增持额再度低于减持额。

  这种现象表明:部分上市公司高管本身认为自家的公司股票被低估了。这通常被认为是股市见底的标志之一。

  社保和养老金入市规模可达万亿

  多位高官呼吁养老金入市,实出不得已。据测算,养老金过去十余年损失达7000亿;若算上社保五险基金合在一起,损失合计1.1万亿,抵消了2000年以来财政资金对社保的全部补贴。一位接近权威机构的知情人士介绍,备受关注的养老金投资方案一度“议而已决”,只不过被舆论耽搁了出台步伐。而一旦方案重启,基本养老基金投资股市比例,可能在30%以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常年参与国家养老金改革重大课题的郑秉文称,到2020年,社保五险基金总计高达18万亿到19万亿,养老基金为11万亿到12万亿。郑秉文说,如果投资体制继续不变,社保的损失将是天文数字。

  人社部数据显示,去年城镇五项保险(养老、医疗、失业、工伤和生育)总收入23700亿,总支出17900亿,累计结余28700亿,从2000年的两千亿,迅速增长到目前近三万亿,而且这个趋势还将继续下去。

  “我们是全世界唯一吃银行利息的社保基金管理体制。”郑秉文说。

  统计显示,2000年至2008年全国养老金账户年均收益率不到2%,低于同期2.2%的CPI年均增幅。

  据郑秉文介绍,美国社保总署顾问委员会曾做过一项研究,以30年为刻度,拿出200年股市中任意时段的30年,社保基金的收益率都高于7%,包括1929年金融危机期间。加拿大也类似,其2010年以前的35年,实际收益率在减去CPI后,仍高于6%。

  虽然发生了较大争议,但经过有关专家的说明,舆论越来越理解和认同社会保障基金以及职工养老金入市。

  从去年5月1日开始,人保部修订的《企业年金基金监督管理办法》提高了企业年金配置固定收益和股票权益类投资的比例,固定收益类投资最高比例可以达到95%,而股票权益类投资的上限从20%提高到30%。社保基金今年投资股票的比例也从20%提高到30%。

  此外,全国五险一金由各地方统筹已经形成了2.3万亿的规模,人保部有意参照社保基金和企业年金的运作模式将这部分资金统一进行投资管理。

  按照中国人寿(601628)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资产管理部总经理刘云龙博士的估算,社保资金规模在1万亿,企业年金规模近4000亿,保险资金规模5万亿,险资、社保和企业年金三大长期资本提高10%的入市资金比例将为A股带来6000多亿的增量资金。在2.3万亿社会统筹资金中,职工养老保险一项就有1.2万亿,如果参照企业年金最高上限30%的比例进行权益类投资,又将增加3600亿的入市资金。

  因保险业拥有巨额现金资产,投资机构体量超大,业内人士预计,在未来的20年中,以社保基金为主导的最大机构投资者,将对金融市场的制度变迁与结构调整,产生重大影响。甚至可能引领金融市场的重大结构性调整。

  基金最多还可拿出4000亿

  根据国信证券博士后工作站杨高宇博士的研究,如果按股票型基金投资比例法定上限计算,基金可以拿出最多4000亿元买股票。

  从近年来基金资产配置比例情况,2004~2011年间,基金投资股票比例平均为59.19%。基金投资股票比例比较高的年份是2007年和2009年,高达75.29%与72.29%,这与这两年股票较大幅度的上涨有关。2010年基金投资股票比例也比较高,达到71.95%。如果按近年来平均的投资股票比例来看,2012年存量基金基本上没有增量资金入市。如果按2010年70%左右的比例来测算,2011年存量基金规模为2万亿,那么,存量基金能够新入市的资金规模2000亿元。

  从新发行基金来看,2006年~2011年间,年均新发行基金规模为3206.87亿元。由于仅两年来股票市场持续调整,基金业绩不佳,导致2012年初以来,基金发行市场低迷,截止到2012年2月17日新发行基金规模仅13.3亿元。因此,2012年,新发行基金规模可能较大幅度的下滑。即使以近年来的平均水平来算,按照基金资产配置60%比例的股票来测算,2012年新发行基金可进入股票市场的资金规模约为2000亿元左右。

  可见,即使按照最乐观的情况来估计,2012年基金能够入市的资金有4000亿元左右。这与当前22万亿的市值规模来比较的话,还是微乎其微的。

  银行理财产品

  可提供约1000亿元

  据普益财富相关统计报告,截至2010年12月20日,2010年商业银行共发行了约9958款理财产品,募集资金规模估计约为7万亿元。其中,保证收益型产品约3328款,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约1134款,非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约5496款。2011年的统计报告没有公布。姑且以2010年10月的数字为基数,按银行理财产品通常3%的比例入市,可计算出可投资于股市的资金为2100亿元以下。如果剔除已有的仓位,业内人士估计这部分的资金大约为1000亿元。

  QFII能提供资金

  不低于1000亿元

  根据证监会一位官员去年年底向外界提供的数据,截至去年12月2日,QFII账户的总资产规模合计为2655亿元,其中银行存款、股票和债券的占比分别为12.2%、71.9%和13%,QFII持股市值约占A股总市值的1.07%。

  公开信息显示,仅去年12月就新增QFII机构14家,总数更是达到135家。另据外汇局网站的公开信息,截至去年12月20日,总共有112家机构获得总计216.4亿美元的QFII额度。

  中国欢迎外资投资证券市场。监管层除了适当加快审批QFII(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机构资格的节奏之外,还将推动QFII总体额度上限的增加。目前QFII机制的审批额度上限是300亿美元,新增的QFII额度有望在此基础上再上一个很大的台阶。

  如果以上政策能落实,今年从QFII进入股市的资金额度不应少于1000亿元人民币。

  商业保险入市资金

  估计为2000亿元

  商业保险也是股市主要资金来源之一。市场对今年保险业新增资产的估算及现有权益仓位尚有提升空间的双重预期,有主流投行预计,保险资金今年能为资本市场“输血”的空间约在2000亿至3000亿元之间。

  保费收入源源不断地流入,以及到期再投资资金的增加,令今年保险资金面临一定的配置压力。

  根据保监会官方统计数据,截至2011年末,保险业总资产约为6万亿元。从目前保险业总资产的增速来看,业内人士预计,2012年保险行业新增资产有望达到1万亿。若按中性仓位水平10%(股票和基金的仓位上限为25%)估算,预计保险资金新增权益资金有望达1000亿元。

  若行情持续走高,现有6万亿保险资产中亦有权益比例进一步提升的空间。

  来自业内的交流数据显示,剔除保险公司对非上市公司股权的投资后,目前几家主流保险机构的权益仓位大致在10%上下。

  一旦保险机构预判2012年有行情可做,目前保险资金的权益仓位便有顺势抬高的可能。中信建投的观点认为,“正常情况下,保险公司仓位增加的空间在3至4个百分点,因此这部分能够带来的权益资金增量为2000亿元左右。即使是大牛市,保险机构也不会满仓操作。”

  两项合计,今年保险资金新增权益资金有望达到3000亿元。不过,2009年以来,保险资金权益投资在总资产和投资资产中的占比一直呈现下降趋势。因此,保守估计,今年险资新增权益资金约2000亿元。

  私募基金

  来去无定

  私募基金到底有多少?目前尚无统一说法。阳光私募较易统计,大量存在于证券部里的代客理财型私募机构多如牛毛,其资金情况往往很隐蔽。因此断言其能带来多少增量资金十分困难。

  据统计,2010年,私募基金产品发行数量是1234只,2011年阳光私募再度发行710只,规模增加到1600亿元。

  经过去年的糟糕行情,据记者了解,很多私募都有不同程度亏损,赚的私募也远未达到理想目标。因此,有的私募操作上比较谨慎。据深圳信和投资总经理关铁良透露,他管理的私募仓位仅三成。而深圳海融达投资总经理薛岩则表示周四满仓,周五减仓三成。

  可见,私募对当前的行情认识分析比较大,但几乎一致地短线操作。从这条路来的资金飘忽不定。

  成交量:

  信心和资金实力的试金石

  基金、股票开户数也显示市场信心回暖。中登公司最新数据显示,上周(2月6日~2月10日),沪深两交易所新增基金开户数4.97万户,环比前一周的3.80万户增加1.17万户,增幅30.78%。同时,上周两市新增股票账户数为158049户,其中新增A股账户数为157738户,新增B股账户数为311户。前两项数据环比分别上升27.04%和27.2%,且均刷新了今年以来的新高。

  这些证券账户的资金可多可少、可进可出,无法进行精确统计。如以每个账户10万元计算,一周新入市资金也不过158亿元。

  这些资金进场了,但不一定全部买了股票或者基金。这种可能性很大,因为股市的交易量表明:目前市场信心依然很不足。

  “这说明场外资金仍然偏于保守。”关铁良说,从他个人的角度讲,目前的行情缺乏领涨板块和明显热点,即使有色、煤炭这些游资偏好的板块,也是涨一两天就回落。可以推测是市场缺乏共识,没有形成资金集中买入的局面。而金融、房地产这些权重板块也没有明显上涨,市场气氛比较低迷。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