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之善是中美友好的源泉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人民之善是中美友好的源泉

加入日期:2012-2-21 22:06:24

  21世纪网

  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美,是一次超出人们预期的成功之旅。习近平这次访问行程的内容不断出现令人惊喜的亮点,但其中最为凸显习近平风格的内涵是:人民性。

  习近平抵美即首先会见基辛格等前美政要、随即会见奥巴马与访问五角大楼,后面的日程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在美商界午宴发表演讲、重游艾州小镇与十余老友茶叙、出席艾州农业座谈会、参观金伯利私人农场并操作农机、出席中美经贸合作论坛、直到离开美国前观看NBA比赛。习近平的访美之行淡化了严肃的国家政治议题,人们更为他和美国民间社会的融洽接触而吸引,多有称赞。我以为这却是本色地反映出习近平身上拥有一种比较厚重的“人民性”特质。

  一向地,国家级领导人领衔的大国外交,带有国家利益博弈与实力交锋的痕迹。世界的目光也多聚焦在这些国家领导人的高层活动与言论中的犀利剑锋。

  比如上世纪50年代著名的“美苏领导人厨房辩论”。当时担任副总统的尼克松访问苏联期间,与赫鲁晓夫一起参观莫斯科美国博览会。他们停步在光洁漂亮的样板住宅中设备新颖的厨房。尼克松对赫鲁晓夫说:“谈谈我们洗衣机各有什么优点,岂不比谈论我们的火箭各有什么威力更好?你想要的不也就是这种竞赛吗?”。赫鲁晓夫(把他的大拇指顶在尼克松的前胸上):“对,我们所要的就是那种竞赛,但是你们的将军说他们强大得很,能把我们摧毁掉,我们也能拿出点东西给你们看看,让你们知道苏联人的精神。我们是强大的,我们能够打败你们。在这方面我们也能让你看点东西”。

  时过境迁,美苏冷战早已有了结局,而这两个大国间的交往却至今仍然带有剑锋比试的痕迹。

  21世纪中国崛起成为世界上实力最强盛的国家之一,是不可逆转的趋势。而美国这个20世纪以来,地球上人类文明的首善之国,其对自身引领世界发展趋向的坚守,也不渝减弱。那么在21世纪,地球之大,是否仍然能够有足够的空间让中美两国和平共处,乃至一起主导人类的文明方向!

  近年来南海争端、环中国边境的紧张气氛、渐渐增多的国际贸易摩擦,让人不禁发问:难道中国才刚刚崛起,就发现这个世界太小了,处处碍手碍脚了吗?难道世界已经太小了,容不下新的一个大国中国的崛起吗?

  在过往的世纪中,都有强国崛起。这本来应该是一国人民奋发图强的努力下,和平富庶之理想的实现。但大国间却往往出现不擅调和的博弈,最终令致世界的格局偏离了这种人民理想。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欧洲间争夺国家霸权的千年战争,都是强国间统治者水火不容的对峙之后,酿造了世界人类的悲剧。这让人对21世纪的世界格局不能只抱以美梦般的乐观。

  如果中美两大国的交往,只会如两座山峰般碰撞,哪今后的世界岂不是将发生一场场生灵涂炭的大地震;如果今天中美两个大国领导人的面晤,也如当年赫鲁晓夫和尼克松间的“厨房辩论”般口蜜腹剑,这将不会带来中美两国的和平友好。中美两国交恶决不是中美两国人民之福。

  我赞誉的是,习近平副主席这次美国之行,没有大国政要常有的故作强势,更没有强化大国政治的剑拔弩张以显示自己是强势领导人。“人民性”成为他这次访美的主旋律。

  习近平把和美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安排成为这次访美最重要的内容之一。

  2月15日,习近平副主席在美国马斯卡廷与老朋友茶聚。从有关视频可看到,这些中美老朋友们的共叙是温馨而真挚的。习近平对老朋友们说:“27年前在这里度过的短暂而美好的时光让我历久难忘”。“我们那次专题考察收获很大,不仅参观学习了先进的农业技术,还对美国社会有了初步了解”。

  第二天,习近平还参观了金伯利农场,据传媒报道,他在农场主家中与主人促膝交流,详细询问和了解农场生产、经营、销售、技术研发、人才培养、生态保护及农民生活和收入等情况。随后,习近平还在农场主夫妇陪同下,步行前往农场粮仓进行实地考察,参观和实际操作了农场联合收割机、播种机、拖拉机等大型农机用具。

  而在当天的中美农业研讨会上,习近平说:“我曾经在中国西部的一个省当农民当了7年,并且做了一村之长,之后我又在河北、福建、浙江、上海或专门分管过农业工作,或领导全面工作也重点领导过农业工作,所以说对农业、农村、农民都有深厚的感情”。

  在习近平的这些民间访问中,他对美国老朋友们说的两段话尤其值得重视:

  他说:“我的突出印象是,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淳朴、勤劳、热情、友好,两国人民之间共同语言很多,完全能够成为互利合作的好朋友、好伙伴。我还想指出,那次考察让我深切感受到中美两国省州地方合作和人民交往效果很好、潜力很大,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能对中美合作伙伴关系建设起到有力有效的促进作用。

  他还说:“历史是人民创造的。两次到访马斯卡廷市的亲身经历使我感受到中美关系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两国人民彼此抱有极大的好感和兴趣。中美关系的发展离不开两国人民的热情参与和大力支持。进一步增进中美两国16亿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将决定两国关系的未来”。

  我以为这个观点正是表证了习近平的思想中“人民性”的重要位置:“进一步增进中美两国16亿人民之间的相互了解和友谊,将决定两国关系的未来”。

  我深深赞同这个关于人民的互相了解和友谊,决定中美两国关系未来的观点。

  当我们回顾上个世纪中美两国关系,就可发现期间是风雨骤急与晴天朗日相交错的。那个阶段伴随东西方冷战过程的意识形态上的相互挑战,有时甚至导致中美两国关系极度恶化,但假以时日现在却都已经雨过天晴。

  而能够维系中美关系中属于正面的那些因素,包括哪怕是在最微妙乃至最危急的关头,足证两国关系存在着友善之本的、或者令两国关系峰回路转的,从最为根本的因素到最为有效的现实外交方法,都是来源于“人民性”,而且都来源于这人民性的根本人民之善。

  历史上:

  在上世纪30年代的陕北窑洞采访中国工农红军后,怀着对于当时腐败的中国国民政府的失望和对中国更美好未来的期待,一位美国记者撰写了《红星照耀中国》,第一次向世界广泛报道了这新兴的社会力量。中国的许多知识分子正是通过这一客观报道找到了人生的落脚点,满怀对将来建设民主中国的期望,加入了中共的革命队伍。

  在中国抗日战争最危急阶段,给予中国人民最大外援的是美国人民。著名的“陈纳德飞虎队”,是美国志愿者组成的以生命和技术来帮助中国人民抗战的“美国志愿援华航空队”。数千名美国飞行员驾驶战鹰飞越喜马拉雅山脉的“驼峰航线”,是维持中国抗战外援的最大通道,到抗日战争结束时,65万吨物资经由驼峰航线抵达中国。这是载入世界航空史册的英雄壮举。超过2200名年轻的美国飞行员牺牲在帮助中国抗战的天空。

  上世纪70年代中美两国正处于关系最低点。在日本名古屋,一位美国小伙子误上了中国乒乓球队的客车,一名中国队员主动上前致意并赠送礼品。而美国小伙子在比赛结束后,向中国小伙子回赠了一件睡衣,他说:“中国人是好人,我也想到中国去看看”。两位中美老百姓的友好举动,令中美两国领导人找到了中美关系解冻的契机,从此中美两国开启了摆脱冷战格局的新时代。

  而在1985年,美国马斯卡廷市德沃切克夫妇在家中热情接待了中国养殖业代表团中一位名叫习近平的成员,令他“不仅参观学习了先进的农业技术,还对美国社会有了初步了解”,他由此感到:“美国人民和中国人民一样淳朴、勤劳、热情、友好,两国人民之间共同语言很多,完全能够成为互利合作的好朋友、好伙伴”。习近平27年后成为中国国家领导人,这是德沃切克夫妇当时不会想到的。

  这些历史事实都指出了一个共同的情景:中美关系的基石是根植在两国老百姓身上的一种优异品质:人民之善。

  而在历史上同样深刻的痕迹是,美国是近代崛起的大国中,没有从中国割去一寸土地,没有在中国领土殖民,没有因为开拓贸易而向中国开战的国家。

  在这个时代、在这个地球上,两个世纪中渐次崛起的两个大国不可回避的相遇了,这两个大国的关系将主导21世纪人类发展的结局。我想,中美两国人民对于彼此关系的根本意愿只能是和平友好、互利共赢、携手发展。舍此中美两国人民没有更好的福祉。

  这次习近平副主席访美,强调要:“共创中美合作伙伴关系的美好明天”。他指出:“中美关系也曾经历风风雨雨,但总的趋势是在不断前行中。有诗云: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在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主题的条件下,中美友好与合作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不可阻挡、不可逆转”。

  我的结论是:人民之善,是中美友好的源泉。促进以人民之善来主导中美关系,这是中美两国人民创造未来福祉的必要努力。美国马斯卡廷市的老百姓是这样做的,我们中国老百姓也当以人民之善来为中美两国的友好发展开源拓流。(21世纪网 张仁瀚)

  作者:张仁瀚 (来源:21世纪网)

(责任编辑:秦纲)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