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国平证券市场红周刊:看趋势管资金之震荡趋势_股市测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测评 >> 文章正文

吴国平证券市场红周刊:看趋势管资金之震荡趋势

加入日期:2012-5-20 14:50:09

  ——负相关品种的仓位调整策略

  关注“负相关”

  《红周刊》:上期咱们说了上升行情的资金管理,这回顺着来吧。

  老吴:好,首先提醒大家一点:避免频繁操作和追涨杀跌!震荡市最令人难受的就是频繁踏错节奏,被市场两面扇耳光。在趋势明朗前,总仓位以不超过2/5为佳。在我看来,对于普通投资者,震荡市操作的目的是平衡波动风险和降低持仓成本,而不适合参与博弈。

  《红周刊》:底部震荡一直是投资者最关注的部分,回过头来看,从年初1月份的反弹到3月29日这么一个阶段底部的形成,在这样的条件下您认为如何管理资金呢?

  老吴:在一月时我看涨后市,月末时我要做的就是寻找波动方向具有“负相关”的品种,并合理分配少量仓位。

  《红周刊》:什么叫“负相关”?

  老吴:“负相关”说得简单一点就是与大盘不同步的,要么较大盘抗跌甚至大盘跌它涨,要么跌幅远超大盘。只要是涨跌幅与大盘差异较大的,都算是负相关品种。

  在震荡行情中,投资者应该把研判的目光投向大盘指数和个股价格的走向互动上。因为此时,不同板块不同个股的波动与大盘一定存在或多或少的不同步,这恰好为我们接下来的资金管理策略提供有力的依据。

  《红周刊》:具体如何做呢?

  老吴:简单说,就是大盘进行区间震荡的时候,必定存在板块轮动且涨跌互现。此时的资金管理策略,其实就可以进行不同波动周期的投资组合分配。

  以今年1月底为例,涨幅最大的是有色板块和采掘板块,而跌幅最大的是信息服务和电子板块。这四个板块便是我们所谓的负相关品种,如果我们判断未来大盘没有太大的系统性风险,那么接下来的二月份“强者恒强”和“否极泰来”就是一种值得遵循的市场规律。

  减强进弱

  《红周刊》:仓位要怎么调呢?

  老吴:由于是弱市条件下的第一根阳线,虽然没有系统性风险,我们仍判断将策略定调为“平衡波动风险”,那么整体试探出击的仓位就不宜超过1/5。投资组合包括上面提到的“强者恒强”和“否极泰来”。具体做法如下:

  第一、当强势品种上涨3到5个百分点就适度逐步减仓,达到10到15个百分点就只留少量底仓;弱势品种出现反弹迹象,每上涨3到5个百分点就适度逐步增仓,但总仓位不超过2/5。第二、当强势品种不涨反跌就要适时止盈,留下仓位捕捉超跌反弹板块;当弱势品种继续下挫,就可以利用强势品种的仓位适当加仓,但总仓位不宜超过1/5.

  我们以有色板块和电子板块为例。有色是今年一月大盘反弹时的急先锋,电子信息在一月仍逆市下跌,两者均为负相关品种。我们在今年二月份的操作中,可以逐步减去前期在有色股上的头寸加到电子信息上有反弹机会的个股上。而有色强者恒强,二月份的涨幅仍超8%,电子信息则由弱转强,涨幅在13%左右。

  通过以上操作,我们不但找到了涨幅远超大盘的品种,还通过资金在两个不同板块间的分配,做到了平衡波动风险,盈利加大、风险减少是自然的。

  二次缩量判底

  《红周刊》:还有一个问题,我们如何判断今年2月份是上涨,而不是像去年11月份那样下跌呢?要知道,如果在去年11月买入当时看似有可能“否极泰来”的有色,最终会损失巨大。

  老吴:是的。所以在我们做出上述资金分配前,我们要首先对大盘整体的后市趋势做一个研判。这是前提。

  识别底部震荡行情的关键要点至少有3个:估值水平、成交量以及技术形态。以沪市的估值水平为参考,A股2005年6月和2008年10月熊市底部的整体市盈率都在15倍附近或以下,只有释放出绝大多数的估值泡沫,判断“底部”才会有底气。2012年虽然经济复苏的不明朗和外围市场的不稳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盘的单边上涨,但自2132点以来市场价值已经明显被低估,加之政策不断的利好,系统性风险也大为降低。另外,底部震荡是有左右两侧之分的,其中右侧交易更适合普通投资者。问题是如何判断是处于底部震荡的右侧呢?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大盘的成交量是否在前期阶段顶部后是否出现2次缩量,我们知道用量能判断底部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缩量,但很多时候缩量并不是真正底部的到来,还有可能出现新低,所以大盘2次的缩量确认就是阶段性底部的一个最终确认信号。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