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力远抢“稀”大作战 抛开大股东直购鸿源稀土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科力远抢“稀”大作战 抛开大股东直购鸿源稀土

加入日期:2012-6-7 11:26:41

历时四年,科力远(600478.SH)镍氢动力电池全产业链拼图,终于有望成型。

6月6日晚间,停牌两个多月的科力远发布重组公告称,公司拟通过增发股份加现金的方式,收购益阳鸿源稀土有限责任公司(下称鸿源稀土)100%股权。

在A股沾“稀”为贵的市场环境下,稀土资源成为各方争相抢夺的“香饽饽”。鸿源稀土作为湖南省唯一一家拥有稀土出口配额的企业,占全国稀土出口企业配额总量的4.17%。

“一旦完成重组,科力远将全资拥有鸿源稀土,加上此前的金科电池和日本湘南工厂,公司全产业链将基本成型。”科力远相关负责人回应说。

以“稀”为贵

科力远重组预案披露,鸿源稀土预估值合计约为12.2亿元,公司拟采取增发股份+现金的方式收购。

科力远将以20.28元/股的价格,向鸿源稀土股东曹佑民增发约4812万股股份,购买其持有的80%鸿源稀土股权。

同时向除大股东科力远控股和实际控制人钟发平之外的,不超过10名投资者增发1603万股,募集配套资金不超过3.25亿元,其中2.44亿元用于购买曹佑民余下的鸿源稀土20%股权,0.81亿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增发完成后,科力远实际控制人仍为钟发平,曹佑民将以12.7%的持股比例,成为科力远第二大股东,同时鸿源稀土成为科力远全资子公司。

资料显示,鸿源稀土2011年营业收入7.16亿元,净利润2.76亿元。而科力远201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23.82亿元,净利润1645.21万元。

鸿源稀土是集稀土冶炼和加工、科研为一体的综合型稀土企业,而稀土是科力远主打产品——镍氢电池的重要原材料之一,目前稀土材料在镍氢动力电池负极所用的储氢合金材料的成本中占有50%以上的比例,其在电池中经济价值巨大。

完成这次重组后,科力远将进一步加强产业链的整体竞争优势,更可以为科力远日本湘南工厂——主营镍氢混合动力汽车电池——的稀土供应提供大力支持,有效降低电池产品成本,有利于日本湘南工厂与更多全球伙伴的合作。

筹谋产业链

收购鸿源稀土,无疑是科力远补足动力电池产业链最重要的一环。自2009年开始,公司即筹谋整合上游的镍资源、中游的泡沫镍、镍氢电池设备和下游的混合动力电池装置(HEV)。

科力远早期一直受制于镍源匮乏的瓶颈。公司还曾与全球镍商龙头淡水河谷旗下英可公司爆发专利权之争,除了后者生产的泡沫镍涉嫌侵犯科力远专利,其背靠的淡水河谷丰富金属镍资源也令科力远颇多顾忌。

2009年10月,科力远出资410万元(占比41%),与国内最大的金属镍生产商金川集团旗下兰州金川金属材料技术有限公司合资设立兰州金科电池有限责任公司。

2011年初,科力远向产业链下游突进,以4000万元人民币收购日本松下湘南工厂的车载用镍氢电池相关资产,以期进一步增强公司在HEV领域的优势。

收购鸿源稀土行动,从2011年8月一直延续至今,如果收购成功,科力远覆盖“金属镍-泡沫镍-镍氢电池生产设备-稀土-镍氢电池-混合动力电池装置(HEV)”等环节的产业链已然成型,也将摆脱只赚吆喝不赚钱的困局。

(21世纪经济报道)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