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源迪科投资大跃进:6个项目共亏损67万元_公司信息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公司信息 >> 文章正文

天源迪科投资大跃进:6个项目共亏损67万元

加入日期:2012-8-25 10:38:27

  8月21日,中国资本证券网在《天源迪科募投项目效益不足预期1/5 盲目扩张引质疑?》一文中提到天源迪科上市之时的6个募投项目已全部完成进度,而效益却不足预期的1/5,且上市后急剧扩张,所投资或建立公司多数亏损。

  近日,有投资者反映,天源迪科(300047.SZ)募投 项目未达预期收益,其对外扩张也状况不佳,而公司股权激励2011年的第一个行权却达标,由于2011年新增营收多数来自赊销,公司或存在突击利润为股权激励行权铺路的影子。

  利润暴增意在行权?

  截至8月24日,天源迪科收于12.9元/股,较13.42元/股的行权价格低了0.52元/股。此前,由于发生2011年度现金分红,天源迪科将首次授予股票期权的行权价格调整为13.42元/股。

  天源迪科证代郑宇表示,如果行权价格调整肯定根据规则来调整。

  投资者指出,天源迪科股权激励行权价格虽然不具有诱惑力,但其于2011年的第一个行权期的业绩考核却达标,而由于2011年新增营收多数来自赊销,期间或存在突击利润的嫌疑。

  股权激励草案修订案显示,天源迪科股权激励的业绩考核目标分别为:第一个行权期,2011年净利润相比2010年增长不低于25%,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7.5%;第二个行权期,2012年净利润相比2010年增长不低于57%,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8.8%;第三个行权期,2013年净利润相比2010年增长不低于96%,净资产收益率不低于10.2%。

  2011年报显示,天源迪科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为7751.10万元,同比增长25.64%,且净资产收益率为7.89%,达到上述第一个行权期的考核目标。

  值得一提的是,天源迪科2011年度实现营业收入4.17亿元,较2010年2.47亿元增加了1.7亿元,而其中应收账款却也增加了1.4亿元,应收款增加额占营业收入增加额逾8成。

  同时,据WIND数据统计,天源迪科2011年第四季度营业收入为2.12亿元,同比增长103.42%,且较前1-3季度分别增长了359.53%、242.34%、119.10%。

  可见,天源迪科2011年度业绩出现暴增,而对于这种状况,8月21日郑宇表示,公司业绩的50%,甚至是70%以上,都是在下半年实现的。

  令人意外的是,天源迪科2011年末的应收账款为2.66亿元,同比增长了113.42%。其中,公司第四季度所增加的1.15亿元营业收入,约有9221.20万元来自赊销,赊销额占新增营收的79.90%。

  而天源迪科于1月18日向106名激励对象授予首次股票期权。

  投资者不解,天源迪科利润暴增是否意在行权,而行权价格缺乏诱惑力是否会令公司陷入尴尬境地?

  前景之惑难解

  那么,从事应用软件开发、技术服务、电信增值服务和系统集成的天源迪科,前景又将如何?

  近期,中金公司指出,由于人力资源成本保持上涨态势,全年行业净利润率同比还会下降,国联证券也认为软件及服务行业当前整体业绩低迷。

  除了当前行业状况,天源迪科上市之时的6个募投项目也未能达到预期效益。

  资料显示,天源迪科募集资金中26,014.00万元将分2年投向融合计费系统项目、企业智能决策支持平台项目、客户关系管理系统项目等6个项目。到了2012年,天源迪科上市满2周年,6个募投项目也全面建设完成,而2012年中报显示,公司6个募投项目仅实现1,511.77万元效益,仅完成投产后年目标的18.52%。

  投资者表示,天源迪科上市之时的6大募投项目所完成预期效益不足1/5,而其上市之后的急速扩张令人担忧。

  2010年7月9日,天源迪科以120万元收购控股子公司上海天缘迪柯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天缘迪柯)少数股东的20%股权。收购之前,上海天缘迪柯2009 年度的净利润为-319.17万元。收购之后,上海天缘迪柯2010年亏损180.73万元,2011年盈利23.50万元,2012年上半年净利润9.32万元。

  2010年7月19日,天源迪科先后以5741.77万元收购了广州市易杰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易杰)的70%股权。收购之前,广州易杰2009年的净利润为441.40万元。收购之后,广州易杰2010年盈利904.17万元,2011年盈利1,877.82万元,2012年上半年盈利246.95万元。

  2010年9月14日,天源迪科以319.17万元收购北京信邦安达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信邦)的25%股权。收购之后,北京信邦2010年度亏损56.29万元,2011年获得收益2.70万元,2012年上半年亏损66.95万元。

  2010年11月9日,天源迪科成立合肥天源迪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合肥天源),注册资本12,000万元,迄今未投产。

  2011年2月17日,天源迪科先以1,200万元收购了深圳市汇巨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汇巨)部分股权,随后增资3,840万元,持股数共为40%。收购之前,2009年亏损214.88万元,2010年1-9月亏损477.10万元。收购之后,2011年仅实现收益12.41万元,而2012年上半年亏损98.35万元。

  2011年3月8日,天源迪科成立北京天源迪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北京天源),注册资本2,000万元,2011年亏损262.26万元,2012年上半年亏损273.06万元。

  2011年3月10日,天源迪科先是收购广州易星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州易星)的51%股权,随后获得无偿转让的6.7%股权,持股数达57.70%。收购之前,广州易星2008年亏损126.86万元、2009年亏损63.51万元、2010年1-11月亏损282.85万元。收购之后,广州易星2011年亏损171.68万元,2012年上半年亏损了70.88万元。

  2011年9月2日,天源迪科先后以1460万元收购了深圳市金华威数码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金华威)的55%股权。收购之前,金华威2010年的净利润为442.14万元。收购之后,深圳金华威2011年为上市公司带来收益191.06万元,2012年上半年带来收益124.12万元。

  上述8笔投资中,剔除存在收购条件的广州易星(天源迪科尚未支付收购款),总投资额达26,680.94万元,占49,985.61万元超募资金的53.38%。

  2011年,上述投资获得收益1826.43万元,若剔除没有投产的合肥天源和附有收购条件的广州易星,天源迪科投资收益率为12.44%,其中主要由广州易杰实现1,877.82万元收益,较2010年收购的当年净利润上涨了107.68%,而其他公司不是微利便是亏损。

  到了2012年上半年,上述6个项目于2012年上半年合计亏损67.29万元。若剔除没有投产的合肥天源和附有收购条件的广州易星,2012年上半年投资收益率为-0.46%,远不及一年期的存款利率3%。

  有投资者表示,天源迪科所投资或建立公司多数亏损,高管的管理水平值得怀疑。

  8月24日,中国资本证券再次联系天源迪科,证代郑宇表示董秘在北京开会,需要与董秘沟通,但截至发稿公司仍未给予回复。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