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源屡获殊荣却难解困局 业绩陨落增收不增利_黑马点睛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黑马点睛 >> 文章正文

动力源屡获殊荣却难解困局 业绩陨落增收不增利

加入日期:2012-8-28 9:52:24

  今年以来,动力源(600405)获奖频频,包括“高压变频器十大品牌”、“合同能源管理十大品牌”等。在外界看来,动力源各种殊荣接踵而至,然而公司业绩却是江河日下。日前,公司一笔款项为2.3亿元的合同,因谈判过程中合作双方无法达成协议,而被迫终止。

  频繁获奖风光无限

  公司称可提升企业形象

  记者注意到,在动力源的网站上,公司于8月27日发布了一则喜讯,公司小型化高压变频器产品在第七届中国电工装备创新与发展论坛上,荣获“2012年度变频器创新产品”奖项。动力源表示,小型化高压变频器荣获创新奖,是公司又一节能技术的新突破。

  事实上,上述奖项对动力源只是上半年获取的众多奖项的一种。7月6日,《变频器世界》联合中自网举办的第九届变频器行业企业家论坛暨《变频器世界》创刊15周年庆典大会上,动力源凭借高压变频器合同能源管理项目运作能力,荣获“2011至2012年高压变频器十大品牌”和“2011至2012年合同能源管理十大品牌”两项大奖。

  而2012年2月,动力源网站发布天丰钢铁节能改造项目荣获EPC优秀示范项目殊荣;同样在2月,公司获得2010至2011中国变频器行业年度评选活动“合同能源管理十大品牌”。

  动力源董秘郭玉洁向《大众证券报》记者介绍:“公司获取这些奖项,可以提高公司的行业认知度,提高企业形象,让客户对公司有更多了解,乃至于对公司整个产品及业绩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业绩陨落增收不增利

  现今面临三大困局

  不过,动力源对外频传获奖“喜讯”,但公司业绩却未见“喜色”。8月25日,动力源发布2012年中报,公司1至6月实现销售收入30230万元,同比增长17%。其中,直流电源同比增长27%;高压变频器同比增长16%;交流电源等业务同比下降29%,降幅原因是,运营商的建设投资大幅减少,导致销售额下降;铁路建设投资受7.23事件的影响尚未恢复,项目减少。

  此外,公司国内销售收入28252万元,同比增长23%;国外销售收入1835万元,同比下降22%。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4.91%,同比下降3.01%。

  上半年,公司实现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3349万元,同比减少1510万元,公司经营现金净流量为-5938万元。“我们的行业有个特点,就是上半年整体情况不是很好,但下半年会好于上半年。另外,同样是行业的特点,我们目前也是无法对业绩作出预测。”郭玉洁表示。

  而在中期报告中,公司提及了亏损的三大影响因素:一是公司电源产品毛利率下降;二是公司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已经完工和在建项目累计22个,累计合同额5.3亿元,已经投入6000万元,已结转收入400多万元,大部分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不能计入当期收益,只有很少量的已进入收款期的项目结转少量收益,大部分收益将在以后年份确认;三是公司规模扩大贷款增加,银行利率上升,因而财务费用大幅增加。

  合作方金融领域受限

  2.3亿元合同被迫终止

  在公布中报的同一天(8月25日),动力源宣布2011年一笔2.3亿元的合同被迫终止,加之公司中期业绩未能扭亏,动力源昨日盘面波动较大,截至收盘时,公司股价暴跌5.84%。

  早在8个月前,即2011年12月24日,动力源发布公告,与龙海公司按“EPC合同能源管理”模式签订了《余热回收利用发电项目和冷却塔节电技改项目节能服务合同》。根据合同,此项目全部投资由动力源承担,合同期满后,项目所有权及未来节能收益将以壹元的成本转让给龙海公司,合同额以合同期限内收回的节能服务费为准,90个月归属于公司的节能合同款项预计为2.3亿元。而今年8月25日,公司突然宣布上述合同终止,市场也因此出现恐慌。

  那么,在终止上述合作之前,公司是否测算过该项目的投资回报?董秘郭玉洁称:“这个项目没有一个明确的数据,具体收益是按照项目节能情况来做的。”需要了解的是,合同能源管理,在国外简称EPC,在国内广泛地被称为EMC(Energy Management Contracting),是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发展起来一种基于市场运作的全新的节能新机制。合同能源管理不是推销产品或技术,而是推销一种减少能源成本的财务管理方法。

  而今年2月,动力源网站发布公司获得2010至2011年中国变频器行业年度评选活动“合同能源管理十大品牌”的喜讯。既然公司在该领域地位居前,那么上述合同为何会终止?郭解释说:“我们现有的及已经实施的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已具备规模,在中报中,我们也进行了披露。合同能源管理项目一般都是长周期项目,基于这种属性,该项目实施对公司未来业绩有较好影响,但对当期业绩无明显影响。”

  “这次终止的项目只是我们签订的合同之一。项目终止是因为在项目融资谈判过程中,出资方要求龙海公司出具项目履约保函而无法达成协议。”郭表示,龙海公司作为民营公司在金融领域受到很多限制,履约保函很难出具,经与龙海公司协商,公司才决定终止此节能服务合同。

  记者 张曌


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加盟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所载文章、数据仅供参考,据此操作,风险自负。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Copyright© 2000 - 2010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