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机械行业:可燃冰勘探获突破油服行业长期受益_行业研究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行业研究 >> 文章正文

石油机械行业:可燃冰勘探获突破油服行业长期受益

加入日期:2013-12-19 9:20:14 【顶尖财经网】



分享到:



  事项:12 月17 日,国土资源部召开2013 年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勘探成果新闻发布会,宣布我国珠江口盆地东部海域首次探获高纯度新类型天然气水合物。 平安观点:

  定义:可燃冰是环保的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是由水和天然气在中高压和低温条件下混合时组成的类冰的结晶化合物,主要成分是甲烷与水分子,化学成分mCH4·nH2O,1 立方米的天然气水合物可分解产生164 立方米CH4 气体和0.8 立方米H2O,燃烧环保无残渣和废气。

  成藏条件:低温、高压、埋深浅。天然气水合物在低温(零度附近)、高压(30 个大气压)和有机物沉淀丰富的地层中以白色固态结晶形态存在,广泛分布在大陆永久冻土、岛屿的斜坡地带、活动和被动大陆边缘的隆起处、极地大陆架、海洋和内陆湖深水环境,陆上埋深和海底埋深均在300-1500 米范围以内,海平面600-1100 米范围内。

  储量分布:储量丰富,海上占比80%。世界可燃冰碳含量估计值是当前已探明所有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和天然气)中碳含量总和的2 倍,海底可燃冰的储量至少够人类使用1000 年。墨西哥湾、西非、北冰洋、南海及我国西藏地区可燃冰储量丰富。中国可燃冰资源储量为800 多亿吨油当量,相当于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量的2 倍。

  开采工艺:降压开采法最具应用前景。目前各国常见的开采技术包括降压开采法、注热开采法、置换法等,日本2013 年采用降压法成功提取出甲烷,开采成本较低,适合大面积开采,是最有前景的一种技术。加拿大2001 年通过注热开采法首次生产出燃气,但在生产过程中消耗能量超过产出的气体,置换法开采速度慢;注入试剂法成本偏贵,这些方法的研究较少。

  勘探进度:对地质构造的负面影响约束可燃冰开发进程。全球可燃冰的勘探开发处于初级阶段,赋存条件、形成机理和分布特征的认识存在不足,美国、加拿大、日本、中国处于可燃冰勘探开发的前沿,中国相继在南海、西藏、青海等地开展可燃冰勘探工作。可燃冰易探难采,开采面临环境污染、地层坍塌甚至诱发地震和储运不便等问题,海上可燃冰开采至少要等到30 年后,而陆上可燃冰开采也需等到10-15 年以后。

  开采成本:尚不具备经济开发条件。据日本推算,采用减压法开发成本相当于日本液化天然气(LNG)进口价格的2 倍,随规模及技术进步成本有望下降70%以上。美国能源部资料显示,目前的可燃冰开采成本平均高达每立方米200 美元,相当于每立方米天然气的成本在1 美元以上,远高于页岩气。

  未来可燃冰开采成本的下降有赖于油藏特征的认识和工艺的成熟程度。

  投资判断:油服板块受益,维持行业“强于大市”评级。可燃冰储量丰富,未来有望主导全球能源供给,但目前各国对可燃冰的赋存条件、形成机理和分布特征的研究,以及更进一步的经济性开采技术尚未成熟,按计划中国2030年才进入商业化开采阶段。目前可燃冰主要为油服板块带来主题投资机会,A股上市公司中,重点关注受益可燃冰海上钻井服务和随钻测井服务的中海油服海油工程,关注受益可燃冰完井服务和生产、储运环节的杰瑞股份恒泰艾普惠博普富瑞特装

(责任编辑:DF118)

编辑: 来源:



    郑重声明:以上信息为分析师、合作方提供,本站不拥有版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立即改正!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顶尖财经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出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本文不作为投资的依据,仅供参考,据此入市,风险自担。发布本文之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并不意味着顶尖财经网赞同或者否定本文部分以及全部观点或内容。如对本文内容有疑义,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顶 尖 财 经 -- 中 华 顶 尖 网 络 信 息 服 务 中 心
www.58188.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