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福州11月10日电(记者郭圻、徐博)福建省治理“餐桌污染”从源头入手,坚持省长挂帅、社会共治,加强部门职责协调、完善应急处置机制、推进可追溯体系建设,为城乡居民的餐桌拉开了一张从种养到加工、流通、消费一条龙监管的“食品安全网”。
9日上午,福州永辉超市福新店里人头攒动,蔬菜架上辣椒、西红柿、黄瓜、西芹、生菜一字排开,井井有条。林阿姨看了看挂在墙上的食品安全检测公告栏,便挑了两把上海青放进菜篮子里。“公告栏写得很清楚,菜品后面的提示纸条是蓝色的,表示没有农残,这样的菜吃得放心。”
“10年前我们就实行农超对接,从生产源头上培育绿色食品。”永辉超市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翁海辉说,超市对合作农户和企业进行土壤、水质监测,建立生产管理记录,规范农药肥料使用。
“从2001年始,治理餐桌污染连续14年被列入全省为民办实事项目。”福建省食安办原主任钟安平介绍说,福建省建立由政府领导挂帅的省、市、县三级联席会议和食品安全委员会,打破条块分割的管理机制,有效整合行政资源,基本形成涵盖生产加工、市场流通、标准认证、质量检测、法治保障、组织实施、社会监督、健康消费八大体系的无缝衔接的食品安全监管治理体系。
源头治理是手段,全程监管是路径。每天夜里12点,厦门夏商(中埔)农产品批发市场里总是灯火通明,这里是蔬菜从田里“进城”的第一站,也是厦门市80%蔬菜的一级批发市场。检验员郑博忙着把蔬菜分为水叶菜和瓜果类,进行人工“速检”。
“晚上要检验800筐蔬菜,筐筐都要查。”郑博说,把蔬菜汁滴到试纸上,15分钟内就可测出农残是否超标。如果超标,菜农还有一次“上诉”机会—送入检疫站内再次用精密仪器检查,一旦“定罪”,立刻现场销毁,实时公布。
同时,在市场里一家水产门店,厦门海洋渔业局工作人员也购买了一条多宝鱼进行抽检,该局水产批发市场管理处陈军科长介绍说,水产品实行市场自检和部门抽检相结合,冰鲜类检测甲醛、过氧化氢,活鲜类检测孔雀绿、抗生素、兽药、氯霉素等。
“通过检测的蔬菜、水产、肉品才可获得相关身份证,即上市凭证。”陈军说,相关信息都会录入厦门市生鲜食品安全监管信息系统,电子台账覆盖各级市场、酒店、大排档,有问题的食材一上网就能追根溯源。
“治理餐桌污染始终列为一把手工程是最重要的举措。”福建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局长贾科说,福建的经验可归结为,首先,省长亲自抓,18个部门组成联席会议,无缝监管;其次,逐步完善形成了一套考核评价办法,在纠风考评、综治考评和绩效考评三个维度细化落实;第三,系统开展长效机制建设,今年还推出三年行动计划,一任接着一任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近年来,“餐桌污染”呈现多发性、复杂性和长期性特征,食品安全监管的难度和压力与日俱增。在原有治理成果上,福建省不断改善薄弱环节,探索建立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工作办法。
一是明确监管空白,出台了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食品摊贩、餐厨垃圾管理等专门性规章;二是完善应急处置机制;三是建立有奖举报制度,严厉打击食品安全犯罪活动。
“严打重罚,零容忍,行刑结合。”贾科说,对黑作坊的罚款上限从3万元调整到20万元。2001年以来,侦破食品案件3191起,查获销毁不合格食品28491吨。
今年上半年,福建省生猪“瘦肉精”尿样抽检合格率为100%,蔬菜农药残留抽检合格率97.4%,加工食品抽检合格率97.4%,水产养殖环节抽检合格率为99%,全省未发生较大以上食品安全事故。
“食字由一人一良心组成。”钟安平说,治理“餐桌污染”是一项良心工程,考验着政府智慧和民众的素养,也需要在法治体系下,依法监督办案,科学宣传,实现综合治理,社会共治。
作者:郭圻 徐博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