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证券策略周报:不宜夸大的政策兜底信号_股市测评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股市测评 >> 文章正文

上海证券策略周报:不宜夸大的政策兜底信号

加入日期:2014-11-24 13:47:05

11月21日晚间,央行宣布,自2014年11月22日起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金融机构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至5.6%;一年期存款基准利率下调0.25个百分点至2.75%,同时结合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将金融机构存款利率浮动区间的上限由存款基准利率的1.1倍调整为1.2倍;其他各档次贷款和存款基准利率相应调整,并对基准利率期限档次作适当简并。

政策判断

这是央行自12年7月份之后的首次降息,此次降息基本在市场预期之内,但时间上超出市场预期,而且贷款基准利率下调0.4个百分点的降幅也大于0.25个百分点的市场预期。

从政策意图看,对冲经济下行风险,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的意图明显。10月数据显示,近来通缩压力增大,工业产出低迷,经济低于潜在增速,需要货币宽松政策来刺激总需求。同时目前定向货币宽松向实体经济传输并不顺畅,需要直接降息来降低融资成本。

从后续政策动向看,央行一再强调,此次利率调整仍属于中性操作,并不代表货币政策取向发生变化。因为目前我国宏观经济仍保持中高速增长,不需要对经济采取强刺激措施,稳健货币政策取向不会改变。因此,我们认为此次降息可能是缓解当下经济加速下行的一剂“止痛药”,并非是新一轮货币政策松宽的开启,不易夸大解读。为了实现降低融资成本的目的,未来应该还有新型货市场工具的灵活与组合运用。

市场整体影响

此次降息基本符合市场预期,向市场释放出了政策维稳经济的决心,这有利于提振证券市场投资者的信心。基准利率的下调,降低了各类资产定价时分母中的折现率,将推高资产价格。因此将助推股债双牛的格局。故对于证券市场整体影响正面。但由于股市前期涨幅已经部分反映了降息利好,故短期大盘指数大幅上涨概率较小,以沪综指为例,站上2500点整数关强势震荡可性居多。

市场结构影响

1、房地产行业:按照商业房贷100万元,基准利率,按20年等额本息还款计算,降息前月供为7485.2元。此次降息后,月供将降至7251.12元,每月减负234.08元,全年可减负2808.96元。这对商品房销量有促进作用,房地产业将是此次降息政策的最大受益者。目前板块处于较低配置水平,未来估值水平和基本面都有提升空间,板块将出现较为强烈的整体性补涨动能。但是本次降息虽然降低了购房者的月供负担,但本轮房地产市场调整源于供过于求,住宅市场调整的趋势,中期内能否实质性改观仍有待观察。

2、银行业:如果存款利率上浮1.2倍,是3.3%,以前1.1倍,刚好也是3.3%,实际存款率没有降。同时存款利率降幅低于贷款利率,银行利差收窄。在利率市场化推进以及降息的背景下,使得市场的价格起到更好的作用,来调节市场的资源配置。这种做法将增加银行的盈利压力。因此,此次不对称降息将对银行板块形成利空打击。不过由于银行板块目前估值在历史低位,并且前期涨幅极为有限,另外降息导致的经济企稳预期也会反过来对银行股的估值形成支撑,因此此次不对称降息的利空效应,应该不会持续性压低银行板块的价格中枢。

3、证券行业:

我们前面判断,此次降息并非一定是打开降息通道的标志性事件,后继“稳增长”的政策举措很多将由证券市场来完成。这也意味着,背负更大责任的资本市场或许将在政策与资金两个层面迎来更大力度扶持。11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再次聚焦融资难融资贵,提出新的融十条。目前融资难并非总量问题,而是结构问题。从新的融十条来看,主要是从打通融资渠道入手。比如与证券市场相关的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已经刻不容缓。非标转标之后,大量的融资需求需要直接融资来承接,包括债券市场和股票市场融资,但中国这两项融资的比例不到15%,远低于发达国家以及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70%以上的平均水平。其中股票市场的差距尤为明显。未来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的加速,将是为经济“稳增长”输血的另一条主要通道,证券市场有望成为支持中国经济发展新的“印钞机”。

包括日前券商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颁布,都显示出目前证券行业不但面临业务创新与行业景气反转带来的业绩拐点,而且未来政策红利将不断涌现。券商板块依然是目前具有确定性超配价值的行业。

策略建议

我们基本维持在前期策略点评《沪港通遇冷不改指数化慢牛》中的策略建议:在沪综指2400-2500区间波动中踏踏实实增仓指数型交易标的,如分级基金、股指期货多单等。对于本次降息直接利好的房地产板块区别对待,多数个股依然是交易性机会,但是区域板块(如厦门、珠海等)具有形成趋势性机会的潜质。标配银行、增配保险。

重申对于券商板块的超配建议,中小市值成长股分化中区别对待。

编辑: 来源:上海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