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证券化业务相关配套规则即将发布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资产证券化业务相关配套规则即将发布

加入日期:2014-11-28 11:55:28

  为落实《证券公司及基金子公司资产证券化业务管理规定》,启动资产支持证券产品在报价系统中发行和转让,中证资本市场发展监测中心于近期组织了20多家家证券公司和基金子公司,兴业银行(行情,问诊)、浦发银行(行情,问诊)等商业银行,以及诺亚财富等第三方理财机构,召开了报价系统资产证券化业务座谈会。

  中国证券业协会副会长葛伟平参会并讲话,中国证监会债券部、中国基金业协会有关同志参会并对最新政策进行介绍。基金业协会相关人员介绍了即将发布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备案管理办法》和《资产证券化业务基础资产负面清单指引》,并对业务开展中的风险防范、备案报告制度和负面清单机制进行详述,对备案报送和自律管理措施提出了相应的要求。

  证监会债券部相关人员在会上详细介绍了近期发布的《管理规定》相关内容,并介绍了资产证券化业务规则体系,主要从监管转型、发行主体、特殊目的载体、风险管控、信息披露要求等方面的修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管理规定》明确规定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实行事后备案和基础资产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强调交易场所对此项业务事前沟通和把关以及行业自律管理的重要性。

  市场监测中心相关人员介绍了报价系统基本情况及的相关内容,以及在报价系统进行资产支持证券发行和转让的业务流程和相关要求。作为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的重要场所,报价系统已为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转让、登记结算和资金支付等做好了充分准备。报价系统为培育私募市场,目前暂不向参与机构收取任何费用,业务流程便捷高效,具有成本优势。

  在座谈环节,参会机构对在未来报价系统中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表示强烈的兴趣,同时也就具体业务开展中的问题也向参会的相关同志进行探讨。证券公司及基金子公司都对机构投资者的范围以及报价系统买方参与人的开拓情况十分关注,也提出不同交易场所在开展此项业务的不同流程对业务开展的影响。同时,兴业银行浦发银行、第三方销售机构等就资产证券化业务开展过程的相关问题展开了深入的交流和探讨,表示资产支持证券丰富了现有投资品种,进一步满足了多样化的投资需求。各方机构提出资产支持证券产品的标准化以及引入RQFII等问题,建议对转让、做市和回购等业务进行合理设计。

  据统计,目前报价系统参与人数量已超过160家,涵盖证券公司、公募基金、私募基金、银行、信托等机构类型。70家证券公司参与人申请与报价系统进行产品和系统对接,其中一半以上已经完成系统对接。自从8月18日报价系统启动产品发行以来,截至11月27日,已有40家机构在报价系统发行了131只产品,发行金额达到92.5亿元,产品类型涵盖资产管理计划、收益凭证、私募基金、次级债等。随着资产证券化业务的启动,报价系统的产品体系更加丰富,促进私募市场的完善和发展。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