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12月16日电(记者何欣荣)从黄浦江畔的老厂房,到尼罗河畔的棉花地;从国民熟知的三枪内衣、海螺衬衫,到神舟飞船上的高科技纺织品……这样大的跨度,来自于同一家企业—上海纺织集团。通过坚持“时尚+科技”的战略,上海纺织这家老国企持续转型,让传统产业在大都市获得了新生。
在16日参加由新华社上海分社、上海市国资委党委共同主办,上海农商银行全程支持的“谈改革、讲创新、话党建—对话上海国企领导”全媒体大型访谈活动时,上海纺织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童继生表示,纺织曾是上海的“母亲产业”,整体产能一度占全国半壁江山。在经历上世纪痛苦的“减员砸锭”期后,依托“时尚+科技”战略,上海纺织已经完成了由传统工业向现代都市产业的转型。
在时尚产业领域,上海纺织保留了“三枪”“海螺”等传统品牌的优势,并不断注入时尚元素,让国货精品永葆青春。对于产业结构调整后的土地和老厂房,上海纺织在国内较早探索了时尚园区的建设。
中外闻名的上海时尚新地标M50、华东最大的婚纱摄影基地五维空间、举办过上海电视节红毯秀等重大活动的上海国际时尚中心,均由老厂房改建而成,成为全国纺织老企业转型升级的样本。
对于科技创新,上海纺织始终不遗余力。目前,上海纺织的车用纺织品在全国独占鳌头,仅安全带一种产品市场占有率达40%。借助国内顶尖的纺织科学研究院,上海纺织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科技纤维研发和产业化方面持续推进,先后研制了航天飞船的火箭发射点火线、返回舱引导伞等配套产品。此外,上海纺织还着手建立不同人群的体型数据库,为未来的个性化服装快速定制做准备。
童继生介绍,根据上海国资国企的改革目标,上海纺织力争跻身“5-8家全球布局、跨国经营、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企业集团”行列。为此,一系列大手笔已经次第展开:
—建设海外原料基地。上海纺织将联合有关企业,以建设中国—苏丹农业合作开发区为重点,在非洲打造新型纺织产业园。这个项目一期计划投资10亿美元,包括9.3万公顷棉花种植基地、20万锭纺纱厂等。
—布局海外制造基地。随着国内劳动力成本的上升,上海纺织已着手在孟加拉等国布局,通过订单投放、管理输出等方式整合当地的纺织产能。
—创新设计集成基地。根据设想,上海纺织将通过国际合作,以及与国内外优秀团队收购或签约的方式,在中国和欧洲建立高端服饰设计基地。目前,与丹麦哥本哈根皮草的合作已经起步。
“未来,上海纺织将把每一个基地都建成海外发展的桥头堡,最终形成用非洲资源、由欧美设计、在亚洲制造、由中国集成、向全球销售的全球化布局。”童继生说。
作者:何欣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