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新动力 资源型省份发展求解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寻找新动力 资源型省份发展求解

加入日期:2014-12-7 4:56:18

  本报记者 定军 实习记者 孙倩

  特约记者 刘洁 北京报道

  新疆地区的多个电解铝企业面临转产的可能。

  “可以肯定的说,另外规划好的1000万吨产能,可能难以上马了。”一位有色金属行业的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说。

  根据了解,2014年前10个月,新疆的电解铝产能为330万吨,超过河南的278万吨产量,名义上成为全国第一。

  能源型重工业对当地作用非常巨大。今年前三季度,新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10%,其中重工业发展快,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长44%,电解铝增长79.9%等。

  但是,形势也有一些变化。今年10月,新疆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9%,这是2009年8月以来的最低值。

  不仅是新疆这个能源大省,其他增速相对较低的能源大省还有不少,比如10月云南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为6.5%,广西为7.5%,黑龙江为1.5%,青海为4.8%,河北为6%,山西为-1%,辽宁为-2%。

  上述地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即都是资源、能源以及原材料丰富,相关产业比重大的省份。上述不少地区今年整个经济和财政收入等均遭遇挑战。其中黑龙江、山西、河北前三季度经济增速分别为5.2%、5.6%、6.2%,增速为全国最后几名。

  而上述不少省份依靠资源、能源,进而发展相应的产业,甚至延长产业链,比如发展煤电铝、煤焦化等模式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危机。比如,目前电解铝行业一半左右亏损,就是典型的例子。

  目前上述地区都在苦苦求解新的发展思路。预计这些新的思路将在还有1个月左右的地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公布。其中,适应整个经济放慢以及全国经济步入到新常态的情况,各地将陆续公布应对新常态的发展战略,其产业选择成为一个关键性问题。

  重庆社会科学院决策咨询研究中心主任邓涛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资源型省份一定要抓住新的潮流,各地区要发挥后发优势,在技术上,要直接与国际挂钩,直接从国际上引进。

  其认为,西部即使对能源资源等产业做深加工,也要融入高新技术的利用和信息化的利用,进行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西部省份选择产业时,要综合科技水平、人力成本和市场水平等因素来考虑。”他说。

  资源省份工业受困:吨煤利润不够买瓶水?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今年以来资源、能源、原材料产业比重大的省份,无论是工业增速、经济增速,还是财政收入、工业利润,均受到相对较大的影响。

  以10月数字为例,尽管山西、河北、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在苦苦努力,但是规模以上工业增速仍低迷,甚至继续下跌。

  对此,山西新任省委书记王儒林在11月19日的一次调研考察座谈上指出,“调研中,大家普遍反映我们山西产业结构一煤独大,煤价大幅下跌使我省经济发展陷入困境,尤其是经济效益呈现出断崖式下滑。”

  根据了解,山西煤炭保有储量2695亿吨,占全国总量近1/5,特别是优质稀缺煤种,比如焦煤,占全国的近1/2。新中国成立以来,山西在占全国1/60的国土面积上生产煤炭153亿吨,占全国的1/4,净调出104亿吨,占全国的3/4,焦炭产量和外调量分别占全国40%和60%。

  今年前三季度,山西全省煤炭产量累计完成7.14亿吨,同比增加1473万吨,超过内蒙古煤炭产量6.89亿吨的数字。内蒙古同期同比减产6198万吨,降幅8.3%。

  但是山西加快生产,经济未获得好处。陕西省五大煤炭集团吨煤综合售价从2011年5月的656.1元,一路下滑到今年10月的323.44元,跌了一半还多。2013年因为煤价走低,全省少收入1000亿元左右。

  到2014年9月末,山西全省煤炭行业实现利润由2012年同期的380亿元、2013年同期的270亿元下滑到16亿元,仅为前两年的4.2%和5.9%。2013年全省吨煤平均利润45.16元,2014年1-9月仅为2.57元,卖一吨煤的利润买不到一瓶饮料。

  目前,山西全省61.4%的地方监管煤炭企业亏损。陕西忻州市今年1-9月全市平均坑口吨煤价格165元,成本是170元,卖一吨亏5元。王儒林称,“现在全省煤炭行业生产经营困难重重,举步维艰。我们一路走下来,许多同志都说,现在是亏不起也停不起。”

  不过,山西煤炭行业不行,钢铁行业也有点难兄难弟的遭遇。

  兰格钢铁信息研究中心研究员张琳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今年前十个月钢铁利润每吨钢累计大概在1.6元左右,但后半期的盈利状况比较好,10月单月的利润是在10-11元之间。

  这意味说,目前钢铁每吨利润,和煤炭一样,也就和一个高级雪糕差不多。此前河北钢铁产量占到全国的1/4,约2亿吨左右。《河北省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到2017年底,全省钢铁产能削减6,000万吨,到2020年再削减2,600万吨。

  张琳表示,河北民营钢铁企业比较多,从目前看,河北钢铁的经营业绩还是可以的,比四川,新疆等还要好一点。

  延长产业链路径部分失效?

  有意思的是,从现在来看,很多省份通过对资源、能源产业延长产业链,进而提高附加值的思路,似乎一定程度上、一定时期内出现了问题。

  以山西为例,该省资源型经济转型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向是,加快推进焦化、冶金、电力等行业的企业整合和兼并重组,有序推进煤炭、冶金、焦化、电力、建材等上下游关联产业的联合兼并重组整合,促进资源型企业跨行业、一体化发展,延长煤-电-铝、煤-焦-化、煤-气-化、煤-电-材等资源循环产业链,全方位推进煤炭资源和其他矿产资源清洁利用。

  不过,这些延长产业链的办法,在最终产品价格下降时,意义并不是很大。

  比如以电解铝为例,12月5日的每吨电解铝的价格是13500元左右,每亿吨电解铝,需要约4吨多的煤炭消耗,像新疆前几年每吨煤只有50元,这使得该地发展电解铝有利可图。

  不过最近几年新疆的煤炭价格一般也涨到了每吨200元,加上人工成本比内地电解铝企业几乎高一倍,以及氧化铝需要从内地省份长距离运输,其利润空间大大缩小,再大力发展可能性不大。

  某有色行业专家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新疆准备发展2000万吨的电解铝,实际到今年年底也就800万吨产能,实际今年前10个月只生产了330万吨,尽管超过了河南的278万吨,但是未来发展空间不大,原规划的还有1000多万吨产能,已经无投产优势。

  原因是,电解铝的核心成本是电价,一般企业有自备电厂,但是电厂因为检修等因素为了保证电力稳定,一般需要和电网连接,这样走电网的费用,内蒙古、山东每度只有两三分,河南有8分,有的自己建设电网的,比如山东的魏桥电厂,甚至无这个费用,这是河南电解铝企业竞争力不高的原因。

  但是河南本地有氧化铝,当地电解铝建设自备电厂后,优势体现,这样新疆等地并不一定有电解铝的优势。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每生产1吨电解铝,需要1万多度电,每度电增加1分钱成本,最终的电解铝成本要增加100多元。。

  所以尽管煤炭价格下跌,但是实际上电解铝行业并未一定能获得成本降低的机会。这使得通过低价煤炭,来发展电解铝产业的可能性并不大。“电解铝的核心成本,在于电价,而电价涉及到各地政策的优惠。”一位知情人士说。

  类似的情况还出现在其他领域。

  中宇资讯煤化工分析师王笑天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指出,实际上发展煤焦化之路也是可能行不通的。比如山西这方面发展的比较多,但是煤炭经过高温再生产出焦炭,涉及到严重的污染,而目前焦炭涉及到钢铁行业也过剩。

  “煤焦化属于传统的煤化工行业,没有太多出路,有出路的是新型煤化工,即煤变油项目。”他说。

  此前有说法是,今年二季度二级冶金焦最低价格已经跌到了800-900元/吨,重新回到了十年前的水平,该行业40%的企业存在亏损。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所谓煤焦化,即,通过对煤炭实施高温干馏,在隔绝空气条件下,加热干馏生产焦炭,同时获得煤气、煤焦油的过程。

  而新型煤化工,一般是指煤气化的路径,即通过煤炭生产出甲醇,再生产出烯烃,再生产出塑料的过程。

  国家发改委国土所所长肖金成指出,西部地区延长能源、资源产业的产业链条,这是对的,但是前提是不能生产过多,如果都一哄而上,可能会过剩。

  而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了解,除了山西在过去一直主打资源、能源产业链条尽量延长外,其他多个省份,也走了类似的路径。

  比如内蒙古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推进,要煤电冶、探采选冶加一体化发展,有色金属产业延伸加工率达到30%以上,加快发展陶瓷、光伏玻璃等精深加工建材产品。抓住国家治理大气污染、化解产能过剩的机遇,突出抓好能源、化工基地重大项目开工建设,规模化、链条化、集群化承接产业转移,力争新开工煤制油450万吨、煤制烯烃220万吨、煤制气200亿立方米、电力装机600万千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青海的2014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提高电解铝、水泥、铁合金等产业集中度,主要经济技术指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新疆的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提出以,推进中石油“新疆大庆”计划和中石化西部大油田计划为契机,加快石油石化及下游产品精深加工业发展,谋划实施地方主导自主开发大型油气项目。加快煤层气、页岩气等非常规能源勘察开发。启动准东煤制气项目、新粤浙管线建设,加快煤化工产业发展。

  云南也提出加快中石油1000万吨炼油及深加工项目建设,打造滇中钛产业基地,推进汽车产业基地建设。

  资源省份出路:寻找多元化路径

  目前各地都在谋划适应经济新常态下产业发展的新路子。这些新的思路,有望在明年1月各地的地方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上发布。

  山西省委书记王儒林近期指出,下一步山西要推动煤炭产业向“市场主导型”、“清洁低碳型”、“集约高效型”转变、“生态环保型”、“安全保障型”六个转型,实际上都是煤炭及相关产业的转型。

  但他同时强调, 在做好煤炭转型这篇大文章的同时,“也要在煤炭之外下功夫,切实改变 一煤独大的产业格局,实现全省经济的转型发展。”

  他指出,要清醒地看到,“一煤独大”难以强省,更难以富民的严峻现实。我们也要看到,今后控制煤炭总量、价格也不会大幅度上涨的趋势,我们省加快发展将面临巨大的压力,而且将经历较长的艰难时段。

  山西已经有了一定起色。比如到2013年时,山西的装备制造业已经成为第三大工业产业,仅仅次于煤炭、冶金。这改变了山西过去工业煤焦冶电(煤炭、焦炭、冶金和电力)独大的情况。今年装备制造业继续以两位数增长,这反映出产业结构调整的新进展。而随着近期煤炭价格下跌,山西的电力行业已经成为第一大利润行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其实不只是山西,内蒙古、新疆等各地都在谋划资源以外的产业发展。事实上,内蒙古、云南、新疆、青海等在锁定新的产业。

  比如云南在2013年提出,将现代生物、光电子、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六大产业确定为战略性新兴产业,到2015年,力争战略性新兴产业销售收入超5000亿元,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达到10%, 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力争达到15%。

  此外,内蒙古 201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大力发展非资源型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进云计算数据中心建设,积极发展云计算应用服务和硬件设备制造,抓好奇瑞汽车、北方奔驰重型卡车等装备制造业重点项目。加快发展新能源、稀土新材料、生物制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产业,做大总量和规模,打造新的支柱产业。

  新疆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积极实施千百亿工程,加快石油石化、有色、装备制造等八个千亿元产业发展。强化产业技术创新,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上规模上水平,加快重点光伏电子产业园区建设。加快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微企业发展。大力发展清真食品业,抓好清真食品技术标准制定。

  青海也提出着力在新材料、新能源、盐湖化工、先进装备制造、节能环保等领域,加快打造产业集群。加强全国重要光伏产业基地和光伏发电基地建设, 支持数控机床、专用汽车等行业扩大规模。

  近期黑龙江也提出要加快发展云计算,进口木材加工业,航空航天制造业,以及农产品加工行业等。

  邓涛指出,西部地区主要以传统能源产业为主,现在石油、煤炭等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比较大,相应的西部地区发展受限。

  而重庆的发展主要集中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重庆目前也形成了经济开发区等。另外,产业的转型升级要符合国际潮流。重庆就是在国际潮流的影响下,着重开发新兴产业。

  下一步西部产业要融入高新技术的利用,信息化的利用,进行传统产业的升级换代。同时要抓住新的潮流。

  “关键问题在于西部地区要提高产品的核心竞争力。过去西部的发展主要依赖于资源优势和劳动力成本较低的优势。而现在这两者都发生了变化。”

  重庆和陕西的产业结构调整的启示

  中国社科院经济所经济增长理论室主任刘霞辉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随着整个中国经济增速放慢成为常态,全国的经济目标有望在明年下调到7%,不少地区也需要调低。目前来看,各地方主要是财政增速受到影响,税跟不上。而西部地区降税幅度比较大,也说明了机制不灵活、无弹性的问题。

  “但是西部省份实现跨越式发展和创新发展的可能性都不大。原因是西部地区的生态承载能力有限,至于互联网经济发展,只能出现在开放文化比较好的东部地区。西部地区缺少人才和相应的机制。而从全国范围来看,我们的互联网经济也并不成熟。”刘霞辉说。

  此前深圳出现了华为、中兴,北京出现了小米科技,杭州也出现了阿里巴巴。这些公司均从小长成巨人,而东部地区目前服务业发展快,但是西部可能无法超越这个阶段。

  肖金成就指出,西部仍只是处于工业化中期阶段,下一步需要通过工业化提高居民收入,再通过城镇化水平来扩大消费。“目前要实现跨越发展,直接加快服务业发展,难度很大。”

  这其中,重庆和陕西的发展路径值得参考。

  西部钢铁和煤炭产业比重大的省市陕西和西安,经济仍保持了较快增长。今年10月重庆、陕西的规模以上工业增速分别为12.9%、10%,增速位居全国前列,重庆为全国第一,内蒙古的增速也有10.4%。

  陕西社科院学术委副主任张宝通在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指出,陕西和重庆的经济仍良好,根本的原因是,当地有先进制造业。内蒙古近年来也大力发展了装备制造业,所以产业多元化了,没有出现山西等主要依靠煤炭行业发展的问题。

  西安的科技投入在副省级城市比例最大,但是西安等西部很多省市市场化开放相对不足, 西安由于其央企比较多,受到种种约束力非常大。“下一步要给个人和企业的创新提供宽松的环境,让创新的脚步更加适应市场,并且在市场中发挥较强的作用。给这种束缚松绑,将意味着西安潜力的爆炸性释放。”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目前重庆的工业结构其实也很重。比如2013年重庆重工业占整个工业的比重为72%左右,这比2001年的59.6%的比重有所提升。

  其中,2013年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实现总产值2934.67亿元,同比增长22.9%,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8.5%;接近汽车制造业实现总产值2969.30亿元,同比增长20.6%的水平。

  另外,材料制造业实现总产值2332.15亿元,装备制造业实现总产值1498.13亿元,化医产品制造业实现总产值1195.75亿元,所占比重也比较大。

  显然,重庆抓住了重工业和制造业这个阶段,而这或许也是西部几乎所有省份的必经阶段。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编辑: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