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启T+0是检验证券市场改革真假的重要信号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重启T+0是检验证券市场改革真假的重要信号

加入日期:2014-3-5 15:18:05

  近日去上海,想感受一下正在建设的国际金融中心到底有多少国际金融中心的气质和精神,感受一下中央高度重视的首个自贸区建设的新气象。通过与政府有关方面及一些金融机构的接触,一个明显的感受就是,中央下定决心的改革魄力,在实施的过程中遭遇到一种不软不硬的阻力 。这种阻力不是公开反对改革,而是“以父之名”弱化了中央的改革魄力。这种“以父之名”是为了确保市场稳健运行,是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利益,都是一片好心,但是,异化了的“以父之名”结果很可能沦为改革阻力。

  上海政商两界期盼改革的心情比我想象的要急迫,但是改革的阻力也真实地存在着。一个很明显的例子就是,曾经领改革开放之先河的证券市场,现在已经有离市场化越来越远的趋势。沪深两大交易所上世纪90年代的互相竞争已然不见,新股发行说停就停,市场参与主体可以不听股东的但不能不听监管机构的话,创新精神与动力严重不足,地方政府亦有苦难言。尽管上海陆家嘴金融机构大厦林立,堪比全球金融之都曼哈顿,但是其创新的金融精神和气质显然令陆家嘴难以望其项背。

  2014“两会”已经召开,总理的讲话再一次强调“向深化改革要动力,改革是最大的红利”。而最能显而易见的,在证券市场或许莫过于已经禁锢了20年之久的T+0交易。真的很难以想象,一个买卖如此受限的股市,这20年来是如何成长起来的,亿万股民是如何在这个交易受限的市场获得投资回报的,在股指期货无限制的T+0交易情况下,其标的物沪深300股票却只能是T+1,这样不对称的交易制度普通投资者又是如何忍受和适应下来的。

  3月3日,曾经贵为中国证监会副主席、现国政协委员、上交所理事长桂敏杰面对媒体坦率地指出,蓝筹股率先推出“T+0”没什么障碍,只有认识障碍。第二天,同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证监会市场部副主任王娴很快有了回应,实施T+0交易制度,是技术性很强的问题,尽管目前在法律上没有障碍,但需要考虑多方面因素,强调统筹性。联系到去年证监会就推出T+0的不利因素提出五点:

  1、A股的换手率已居世界前列,实行“T+0”交易改善市场流动性的必要性不足;

  2、“T+0”交易可能加剧市场炒作,增加市场大幅波动的风险;

  3、经验丰富、规模较大的投资者采用高频交易和算法策略,会导致中小投资者在交易中处于劣势,造成事实上的不公平;

  4、存在潜在的系统性风险;

  5、数据表明交易越频繁则收益越小。

  这五点不乏是“以父之名”,但仔细分析,又难以自圆其说。

  1、A股换手率居世界前列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一是中国散户投资者居多,中国的股民甚至占到美国总人口的一半,参与者多,在供应量有限的情况下,换手率高是很自然的现象;二是市场流动性要一分为二,举例说明:2013年建设银行全年交易金额379.8亿元,换手率为86.95%,同年华谊兄弟成交金额为2288亿元,换手率为898.83%,再考虑到建设银河流通股95.9亿,华谊兄弟为8.12亿,如此一比较,这个换手率能说明什么问题,流动性到底是谁强,换手率的高企是谁造成的?

  2、T+0加剧市场炒作,增加大幅波动风险:在T+1或者T+2甚至T+N的情况下,都有可能有市场炒作,在T+1的情况下,振幅也会出现20%。相反,T+0会减少市场炒作,降低市场波动幅度,因为当一部分资金在疯狂的炒作时,一部分资金会见好就收,及时获利及时落袋为安,毕竟股市投资是为赚钱,没有谁是为了炒作而炒作的。更何况,现行的T+1已经被一些炒作自己利用,进行诱多和诱空,吸引散户追进,随后利用T+1交易制度,被迫接受亏损。

  3、T+0对中小投资者造成事实上的不公:经验丰富和资金规模大的投资者采用高频交易是有前提的,首先他要考虑到大规模的资金运用起来必须要有大的行情和足够的流动性,否则资金进去后难以出来,这就是船大没有船小好调头的道理,就算是大资金高频交易,这也正好为中小投资者的小资金进出提供了方便。更可能的事实是,有些大资金,利用信息获取快速的优势,中小投资者后知后觉,很容易跟风买卖,如果发现错误了,还不能及时纠正,T+1才是真正的对中小投资者不公,而这个不公却是制度不公带来的,这才是最大的不公。

  4、存在潜在的系统性风险:这个语焉不详,到底这个系统风险是技术上的,还是监管上的,要说清楚。如果是技术上的,那很简单,美国历史上也有技术导致的风险,这其实很容易解决,及时暂停交易。如果是监管上的,那说明我们的监管机关要提升自身的监管水平。其实T+0对避免系统风险是有正面作用的。去年“816”光大证券乌龙指事件,如果有T+0交易,那么光大证券可以通过在股市上卖出误买的股票,而不必在股指期货上去做对冲,系统性风险反而会降低。

  5、数据表明交易越频繁则收益越小:既然交易越频繁收益越小,为什么还担心大资金频繁交易,这显然与第3条理由是自相矛盾的。大资金也是为了赚钱,交易频繁收益减少,相信大资金也不会去频繁交易了。其实,对中小投资者也是一样,当他们发现交易越多越不赚钱时,我想他们一定不会傻到为了交易而交易,这就是市场对投资者的自我教育。监管者不要人为地想当然中小投资者都是傻瓜。

  其实,证券市场是一个高风险的市场,奉行“买者自慎”,监管者要做的维护市场的公开、公平、公正“三公原则”,这才是监管的应有之义。反观这几年来,证券市场投资功能丧失,融资功能人为中断,这恰恰说明,证券市场的制度性建设还存在很多需要改革改进的地方。

  据媒体报道,证监会市场部副主任王娴还透露,今年改革创新的力度不减,还会见到新的成果,其中产品创新的重点在于推出优先股和个股期权,目前其基础制度规则、技术系统正在进行准备和完善,寻求一个较好的市场时机推出。

  不可否认,证监会在创新方面的举措还是不少,但是我们也要注意到,创新必须要有一个运行规范,制度配套的市场环境。譬如推出个股期权,大家都知道,这是一个高风险的衍生产品,个股期权对应的标的物是股票,如果个股期权是T+0交易,而其对应的个股还是T+1交易,试问投资者该如何去判断一只股票的投资价值?又该如何去理性的操作?股指期货已经很让中小投资者交易时很纠结,是否还会进一步让中小投资者纠结下去?话又说回来,任何创新不是无本之本,无水之源,如果交易制度上不尊重投资者自由交易,任何创新最终还会沦为大机构剿杀中小投资者的武器,如此一来,“以父之名”保护投资者利益的好心又如何被广大中小投资者接受?

  改革的号角中央已经吹响,改革最前沿的证券市场是否会积极响应,这不但关乎广大投资者的切身利益,更关乎中国未来经济领域改革发展的广度和深度。T+0仅仅是一项交易制度的改革,但足以牵一发动全身,完全可以搅动中国资本市场的一池春水,也正是因为关注度广,而实施起来没有法律上的障碍,因此是否重启T+0,可以看成是释放证券市场真改革还是假改革的重要信号。当然,为了谨慎起见,赞成首先推出蓝筹股T+0,随后逐步扩大到全部交易品种。

  总理在工作报告中提出,“当前改革已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必须紧紧依靠人民群众,以壮士断腕的决心、背水一战的气概,冲破思想观念的束缚,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以经济体制改革为牵引,全面深化各领域改革”。借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新闻发言人吕新华的一句话“你懂的”,说明改革大势所趋,任何不利于改革的举措都在延误中国发展大计。改革,时不我待,翘首以盼!

点击进入【股友会】参与讨论


编辑: 来源:搜狐证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