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家能源局局长吴新雄近三个月的公开行程中,其密集与诸多能源国政要、企业高管会见谈判,并率团赴俄罗斯、土库曼斯坦、荷兰等地出访,能源外交工作围绕“西北、东北、西南和海上”四大油气进口战略通道建设展开。
根据官方信息,6月3日下午,在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和科威特首相贾比尔的见证下,吴新雄与科威特副首相兼工商业部部长麦达吉签署《中国国家能源局与科威特石油部关于石油领域合作的协议》。科威特是中东主要产油国之一,2013年中国从科威特进口原油940万吨,科是我第十大海外原油进口来源国。
在此之前,吴新雄先后会见缅甸能源部部长吴泽亚昂、与俄能源部长诺瓦克签署天然气合作备忘录、率团访问土库曼斯坦、会见土库曼斯坦国家天然气康采恩副总裁、签署中荷能源合作谅解备忘录、会见法国原子能委员会主席毕戈、会见苏丹石油部部长等,多元化的能源外交工作马不停蹄。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加强国际合作,提高优质能源保障水平,在开放格局中维护能源安全,掌握发展的主动权。即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实现资源供需平衡。
从国内来看,中国能源需求持续增长,对外依存度快速攀升。2013年,中国原油进口2.8亿吨,对外依存度达到57.39%;中国天然气进口总量达到527亿立方米,对外依存度首次超过30%。
从国际来看,国际能源争夺日趋激烈,全球能源市场格局波动加剧,中国能源安全与发展面临的国际环境更为复杂。典型如,中俄天然气谈判历经20年才达成一致,油气资源的进口更受地缘政治、国际市场变化影响。
基于此,关于未来中国能源处境不安全的判断诸多。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査道炯认为:“能源供应可否自给自足不应该是判断一个国家能源安全状况的标准。未来20年中国80%的石油和40%的天然气消费可能要依赖进口,但中国具有利用境外资源保供的能力。有关未来能源安全情势的讨论,离不开对大国间的政治和外交关系演变的观察,应避免用战略焦虑取代对能源安全路径和政策选择的布局。”
从吴新雄的行程可以看出,多元化的外交战略是中国的选择。中国石油(行情,问诊)大学国际石油政治中心主任庞昌伟认为:“只有能源进口国要推进多元化能源外交,才能体现买方市场的优势,变被动为主动。”
以石油进口为例,我国正在拓展进口渠道。普氏能源资讯统计, 2013年来自中东的原油进口达到1.4654亿吨,占到总进口量的52%。来自拉美和非洲的原油基本稳定在2770万吨、6424万吨;进口亚太地区原油644万吨。
中东是我国石油进口主要来源,但地区形势动荡影响能源供应。在巩固与中东国家能源合作的同时,中国不断深化与拉美、俄罗斯以及中亚国家能源合作。
在拓展外交半径同时,周边资源国对我国的能源输入正不断增加。外交学院闰世刚撰文指出,2012年中国从周边国家进口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分别占全部进口量的13% 、65.5% 和79.2 % 。中国能源外交应重点转向中亚国家、俄罗斯及东盟友好国家,着力打造新时代的“能源丝绸之路”。
按照国家能源局年内的安排,今年将加快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印缅孟经济走廊和中巴经济走廊建设,以能源合作为主线,带动上下游产业、工程建设、技术装备和相关服务业发展。
此外,为增加中国在全球能源治理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专家建议中国应建立和巩固多边合作机制,加强与国际能源署等机构的沟通协作,积极参与G20、国际能源论坛、国际可再生能源署、金砖国家、上海合作组织等多边机制,广泛参与国际能源事务和规则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