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融业务真的风险可控吗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两融业务真的风险可控吗

加入日期:2015-1-26 11:41:59

  券业理应高举发展创新的大旗,但发展和创新的着力点不能放在融资融券上。说到底,金融业就是风险产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对风险的控制必须放在第一位。

  融资融券,成了这一段时间中国股市热得发烫的话题。

  先是1 月16 日,证监会发言人邓舸在新闻发布会上严正指出,“融资融券属于杠杆的信用交易业务,风险较高”,证监会将“加强对融资监管加大现场检查和处罚力度”。并具体提到,在对45 家券商进行例行检查之后,发现有12 家存在违规行为,包括“违规为到期融资融券合约展期、向不符合条件的客户融资融券、未按规定及时处分客户担保物、违规为客户与客户之间融资提供便利等”。其中3 家大券商中信证券(行情,问诊)、海通证券(行情,问诊)、国泰君安采取暂停新开融资融券账户3 个月的措施。两融门槛从业内通行的10万元、20 万元,甚至有些还是零门槛,重新上调至推出之初的50 万元。消息既出,1 月19 日上证综指大跌7.7%,上证50跌9.15%,券商、银行全线跌停。

  兴许是被这“黑色星期一”吓怕了。1 月19 日晚间,证监会针对市场对于金融监管部门有意联合打压股市的猜测,发言人邓舸表示,这与事实不符。邓舸说,从检查结果看,目前证券公司融资类业务运行平稳,整体风险可控。他同时表示,对开立时资产低于50 万元的客户,继续按证监会原有政策和规定执行,不能因为这一资产门槛而强行平仓。

  原来是虚惊一场,一切还可按“原有政策和规定执行”!于是,周二、周三金融股大幅反弹,周三上证金融指数涨幅更达6.68%。

  问题是,两融业务的现实情况如何呢?我们来看几组数据。

  数据一,中登公司2014 年12 月统计月报显示,当月末沪深两市信用账户合计为586.72 万户(不含机构,下同),而当月两市交易账户为4165 万户,即两融账户占到交易账户的14.1%。统计月报还显示,一码通账户(即沪深一个号码)共3799万户,其中50 万元资金以上的237.3 万户,占比6.25% 。50 万元以上的只占6.25%,开两融账户的倒占了14.1%,也即有一半多的两融客户是不符合规定的。

  数据二,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的2014 年度证券公司经营数据显示,截至2014 年12 月31 日,120 家证券公司客户交易结算资金余额1.2 万亿元,而同期两融余额10256 亿元。客户真金白银持有的保证金与透支之比高达1.17∶1,或者说,借来的钱已占到自有资金的85.5%。这又是什么比例?

  数据三,2014 年120 家证券公司实现净利润965.54 亿元,其中两融业务收入446.24 亿元,尽管两融业务收入不等于利润,但众所周知两融业务的毛利率是很高的。2014 年三季报显示,19 家上市券商(国信尚未上市)合计实现净利润308 亿元,其中来自两融的利息净收入114.6亿元,去掉相关费用和税金,估计净利当达80 亿元上下,占全部盈利的比例超过四分之一。这还是前三季度的数据,截至9 月底,两融余额不过6000 亿元左右,四季度更不得了。本来券商应该是高技术活,可类似拆拆借借的两融业务(有的还是不顾及风险的多多益善)又何来技术可言?居然也被称之为“创新”!

  是的,笔者也认同上市券商有较好的成长性。别的不说,中国银行(行情,问诊)业有130 万亿~140 万亿元总资产,保险、信托也在7万亿~8万亿元,可120家券商总资产合计才4.09 万亿元,净资本更只有6791.60 亿元,还比不上一家招商银行(行情,问诊)。相对中国直接融资比例才10%上下,券业理应高举发展创新的大旗,但发展和创新的着力点不能放在融资融券上。说到底,金融业就是风险产业,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对风险的控制必须放在第一位。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