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金融人破题“资产荒”:突破投资迷局与迎接创业曙光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产业金融人破题“资产荒”:突破投资迷局与迎接创业曙光

加入日期:2015-11-26 1:42:03

  ⊙记者 陈俊岭 ○编辑 于勇

  四年前的春夏交替,国内金融圈曾对困扰中小企业的“三荒两高(用工荒、电荒、钱荒和高成本、高税负)”有过颇多关注。时隔四年,在负利率时代再次叩门之际,舆论环境也由昔日的“钱荒”切换至时下的“资产荒”。

  从“钱荒”到“资产荒”的语境变迁,既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回归常态发展的转型必经阶段,也折射出国内财富管理领域在不同环境下的中心议题之变。

  在受访金融人士及创业者看来,“资产荒”是必经阶段,哪些产业暗藏隐忧?哪些行业孕育生机?又有哪类公司会成黑马?“资产荒”议题之下的风险识别与项目甄选,更考验投资经理与金融创业者的智慧与眼光。

  从“钱荒”到“资产荒”

  在深圳至东莞的高速公路上,坐在驾驶席后的“深一代”创业者胡家达,一边向记者介绍“机器换人”项目,一边抱怨眼下“招工难”的苦衷——“现在的90后对公司的忠诚度很低,与上一代农民工踏实肯干不可同日而语。”

  自2002创业至今,胡家达深刻感受到中国经济转型与企业生存环境的变迁。谈及2011年前后的“三荒两高”,他坦言眼下中小企业生存环境并没有明显改变,而最令这位企业家担心的是,高毛利率的“好项目”正变得日益稀缺。

  在过去十多年的创业生涯中,胡家达涉足的领域从充电器到手机晶片,再到纳米材料,之所以不断拓展自己的产业边界,是因为一旦某个新兴领域被市场所认知,各路资本就会大量涌进,短短几年时间就从“蓝海”变为“红海”。

  与产业界人士感受“好项目”稀缺一致的是,来自金融投资界的人士也深刻感受“资产荒”的窘况。后者又称“资产配置荒”,即大规模资金难以找到合适的资产进行配置,中国似乎已经进入了一个“资金富余、资产短缺”的时代。

  “资产荒是中国发展的必经阶段,这是任何企业和投资人都无法回避的问题。”在接受上证报记者专访时,作为“博鳌亚洲论坛”的发起人之一,银杏树国际董事会主席李卓智深有感触地表示。

  在李卓智看来,国内遭遇“资产荒”有其必然性,这是经济增速减缓的必然反应,也与国内财富管理领域相对封闭有关。在此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非常重要,但如何整合双方资产,并重新建立自己的知识产权是问题关键。

  事实上,由昔日的“钱少、项目多”,到眼下的“项目少,钱多”,既是中国经济由高速发展回归常态发展的必经阶段,也与当下投资人对隐形风险的厌恶,同时对优质项目的渴求密切相关。

  伴随经济增速的下滑,往昔信托、债权、P2P等高收益的项目,要么难以接受高利率负荷,要么面临刚性兑付的考验。特别是在不少金融平台相继暴露风险之后,投资人普遍面临可投资项目稀缺的尴尬。

  最近,华安保本混合基金经理吴丰树也备感“资产荒”困惑。在他看来,所谓“资产荒”,只是投资者的一种表观感受,其背后的真正原因是投资者面临的无风险收益率下行,投资者寻求风险收益比高的资产投资的难度明显加大。

  “目前10年期国债到期收益率已到3%附近,接近过去10年来的最低位,且不论债券市场的短期风险积聚问题,从资产配置的角度来看,恐怕如此低的债券收益率已难以满足投资者对于资金回报的要求了。”吴丰树分析称。

  产业风险识别与创业项目甄选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在经济减速与结构转型的时代语境下,一边是以煤炭、钢铁、化工为代表的旧经济呈萧条景象,一边又是以互联网、文娱健康为代表新经济正呈蒸蒸日上之势。

  即将过去的2015年,上海伟亿财富副总裁、满亿宝CEO王嫦春过得十分充实——从组建创业团队到遴选投资项目,从分析消费人群到设计营销基金产品,再到绸缪怎样与投资方合作。

  王嫦春曾在光线传媒工作多年,去年与合伙人创业了“满亿宝”,其投资方向为国内演艺及真人秀市场,与炙手可热的电影市场不同,前者目前仍处于市场培育的早期阶段,目前涉足这一领域的资本相对较少,而其潜在收益也更高。

  “现在的演艺市场,就好比2010年至2011年时的电影市场,尚处于产业爆发的前夜。”王嫦春告诉记者,目前国内演艺市场规模约50亿元,远远不及目前的电影市场,后者预计年内票房400亿元,但其增速可能也会逐年放缓。

  与蒸蒸日上的演艺市场相比,王嫦春的家乡山西正经历一场由煤炭下行引发的经济转型阵痛。今年以来,王嫦春不少同学都对她所做的基金表示兴趣,这些来自煤炭等传统产业的资金,纷纷通过这种形式拥抱新经济。

  不同于王嫦春精耘的文娱市场,晚她几年出生的周虹与合伙人创业的方向则锁定财富管理市场。“私募经理苦于找不到高净值人群,高净值人群也无法直接联系上私募经理,在他们中间是信托、第三方理财等中介机构。”他称。

  在找到财富管理行业的这一“痛点”后,周虹与几位来自信托、互联网、法律界的合伙人在深圳注册了一家投资管理公司。在创业之前,他供职于某金融单位,而此次创业让他找到了一种久违的激情。

  无论是中国企业海外淘金,还是职场年轻人创业,他们都在“资产荒”之下寻找着各自的破题之道。但“资产荒”议题之下,如何加强风险识别与项目甄选,更考验这些人的智慧与眼光。

  如何更好地把控海外公司的资产状况?李卓智创立的德稻集团投资的新项目——“银杏树金融互联网关平台”或许能派上用场。由于该平台收集的数据,基于企业资金账户使用和在日常支付过程中的结算数据,能较真实反映企业的资金实力、经营状况和风险管理能力。

  通过这些数据,企业可提高对集团自身的资金管理能力,实现国际贸易低成本融资,同时对利率和汇率变化实现套保、增值;也可以通过平台提供的集团上下游客户的资金流信息,更多了解合作伙伴的经营状况,选择好的上下游企业进行紧密合作,建立以集团为核心的供应链核心竞争力。

  “钱多,没去处,资产荒……”如何在不确定中寻找确定性机会?高毅资产CIO邓晓峰建议是寻找“优质资产”,尤其是具有良好现金流、稳定成长、估值合理甚至偏低的公司,以及市场未关注及充分认识的成长型公司。

  与邓晓峰观点类似,基金经理吴丰树也认为,投资必须面对的新常态——在100万亿存款和20万亿理财产品寻找出路的背景下,他重点盯住两块:一是稳定增长并具高分红能力的价值股;行业空间大且盈利模式清晰的真成长股。

  面对“负利率”时代与“资产荒”双重困局,投资人尤其是高净值人群并没有自乱阵脚,据诺亚财富董事会主席汪静波透露,最近,其人均2000万元资产的客户大多倾向于多配置些布局新兴产业的股权投资。

  “从五年左右的投资周期看,这些布局股权投资的人回报都非常可观,其年化收益丝毫不亚于二级市场。”王静波透露称,这些高净值人群更着重长远,并不太在意资本寒冬带来的短期波动。

  “资产荒”下如何破局?在日前举行的第十一届资本市场年会上,民生证券研究院执行院长管清友则给出了“多币种配置,不动产、金融资产结合”的药方,其中在不动产上,仅限于国内及欧美一线城市,因为区域分化非常严重。

编辑: 来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