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工业失速背后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京沪工业失速背后

加入日期:2015-11-30 2:06:31

  (上接1版)

  “尽管北京工业生产增速出现负增长,但对北京整体经济发展并不会造成很大影响,因为北京工业占GDP比重只有百分之十几,经济增长主要靠服务业。”北京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唐勇对上证报记者说。

  早在2006年,北京市服务业占GDP比重就达到了七成以上,2014年这一比重更是将近78%。上海服务业占比略低于北京,但也超过60%,而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则超过70%。

  不过,从工业细分数据来看,高技术产业、战略新兴产业成为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前三季度北京战略性新兴产业增长2.6%,对规模以上工业的贡献率超过100%。

  值得注意的是,唐勇强调,“当战略新兴产业对工业增长贡献率超过100%,而工业整体增速仍在负增长,也就表明传统产业衰退后,新兴产业还没完全支撑起工业经济的发展。”

  崛起的新动力

  京沪新兴产业发展仍有巨大空间,也是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一点从京沪两地“十三五”规划蓝图中可见端倪。

  京沪两地均将未来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瞄定在科技创新。早在今年两市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均明确要打造科创中心,日前出台的“十三五”规划建议中,两市也突出强调了科技创新。

  北京“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目标就是形成“高精尖”经济结构,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针对产业发展,北京提出,支持节能环保、生物技术、信息技术、智能制造、高端装备、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发展,支持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北京市发改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北京重大项目都要经过“高精尖”标准筛选,尤其是产业项目要符合构建“高精尖”经济结构的发展要求。

  上海“十三五”时期产业发展思路更是突出科技创新。上海经信委负责人在接受上证报记者采访时就透露了上海制造业的发展路线图:到2020年,制造业全产业链联动发展格局基本形成,高端制造与生产性服务业能级明显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产业国际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明显增强,制造业对资源环境的友好程度不断增强,“四新”经济实践区取得重要成果,力争使上海成为具有“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高市场占有率、高全要素生产率”的全球高端智造中心之一。

  到2025年,制造业整体竞争力明显增强,形成若干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集群,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价值链中的地位明显提升,力争使上海制造业综合竞争力迈入世界制造业先进水平行列。

编辑: 来源:搜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