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跳入中国私募行业?来听听资深人士的建议_证券要闻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想跳入中国私募行业?来听听资深人士的建议

加入日期:2015-5-10 15:38:05

  近一年来,遍布全球的华裔银行家们纷纷离开各大金融中心的投资银行,回到中国大陆加盟各种私募股权(PE)基金,这已成为一种趋势。不过,就象在西方一样,这种职业转换并不容易,也不是每个人都能成功转向买方(buy-side)机构的。我们最近与经历过这样转变的一位华裔资深私募人士深聊了一次。他曾在纽约摩根大通工作过数年,具备全球视野,但在30岁之前就选择回到中国,加入私募。他对如何从投行转入私募给出了不少建议。由于可以理解的原因,他表示不方便透露自己的姓名。

  问:国际大投行的工作与私募股权有什么异同?

  答:他们对分析师的要求不一样。在投行,你会花很多时间做各种PPT演示文件,为客户准备项目建议书等等。这些都是日常工作,重复性较高,有时候会觉得无趣。如果你一直在投行待下去,就意味着你的收入只是来自咨询费或者中介费,没有其它任何长期投资回报。

  私募就不同。私募适合在职业上有长期打算的人,因为私募做的是长期投资,有买方投资回报。而且私募基金的投资更加直接,只要做得好,你个人能通过几个成功的投资案例,建立起自己良好的职业发展记录。

  不过国际大投行还是有自己优势的,比如他们给年轻人提供很好的培训,帮你在基本技能上打下很扎实的基础,让你养成细心、不出错的好习惯。这种基础很重要,对你整个职业生涯都有好处。

  问:你为什么选择离开投行,回国加盟私募?

  答:就象我刚刚说的,私募不仅能给你带来长期投资回报,还能建立起你自己的职业生涯投资记录。对我个人来说,有一个长期的职业发展计划很重要。另外一个因素是薪酬。我离开投行加盟私募的时候,工资涨幅有20%左右。那时我还不到30岁,20%对我来说有一定的吸引力。

  还有,私募的工作时间也比投行好。除非你每天都有新项目,否则,不用象在投行那样天天干到夜里12点。所以,就算当时工资没有涨20%,我还是会选择跳槽的。

  问:你在国外待了不少年,回国的时候有没有经历所谓的“逆向文化冲击”?

  答:我刚回国的时候,其实是不够接地气的,但当时我自己没发觉,反而觉得我适应得还可以。但现在我比那时候更了解国情了,所以回头看的话,我得承认,我确实经历了几个月的“调整期”。但一旦我跨过了这段时期,就比较适应在中国做生意了。

  问:你现在也负责招人。你想招什么样的人?对他们有什么要求?

  答:我很看重申请人的基本功是否扎实,特别是对初级职位来说。所以我倾向于招那些在国际投行经过严格训练的。除此之外,有会计背景也很重要,或者是有交易经验的,因为他们会懂得怎么做尽职调查、怎么给客户提供咨询。所以,有四大背景的我们也欢迎。

  如果是高级点的职位,那我希望申请人象我自己一样,有国际投行或者私募的经验。他最好是从中国出去的,在国外学习和工作了一些年,然后回到中国。这样的话,他对两边的情况都比较有数。

  问:你觉得中国的私募股权行业有没有中国特色?

  答:还真有,主要是跟政府政策有关。国内的私募基金目前可以根据货币种类分成美元基金和人民币基金两类。对美元基金来说,什么能投什么不能投,有严格的政策限制。这方面,中国政府有一份“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我们投资的时候要根据这份目录来。比如,美元基金肯定不能投文化传媒类公司,但可以投消费品公司。这是我们无法改变的。

  但这会影响到人们的职业选择,因为做私募的人,很在意他能做成什么样的投资,所以政策的差异确实会影响一个人的选择。一般来说,人民币基金的薪酬水平要比美元基金低,但就因为人民币基金能享受更多的政策优惠,所以还是可以从美元基金挖到人。

  问:人民币基金和美元基金有何异同?

  答:一般来说,美元基金更规范,规模更大,运作更为透明,做的项目也更大,因为美元基金大部分是机构投资者。所以尽管他们受到政策限制,有些行业不能投,但剩下的市场对他们来说还是很大,一样可以赚到钱。

  问:如果一位即将毕业的学生未来想进入中国的私募行业,你对他有什么建议吗?

  答:我的第一个建议就是一定要去欧美名校念书,然后在校时要想方设法去顶级的银行或基金做一两个实习,因为实习经验对毕业后找工作非常重要。

  第二个建议是,工作后,尽可能多做与中国有关的项目。A股也好,H股也好,中国公司到美国上市也好,都可以,关键是你能从这些项目中得到宝贵的交易经验。如果能同时再有点兼并收购的经验就更好了,这个在以后做私募的时候会很实用。

  我知道现在有很多中国出去的年轻人在香港的投行里工作。这是好事,因为香港与内地联系很紧密。但香港同时也在做很多东南亚的项目,所以我的建议是:如果你最终想回到中国大陆,那么就争取多做跟中国有关的项目,而不要去做东南亚项目,因为到最后,中国的私募基金会更看重你跟国内相关的工作经验。原文刊载于eFinancialCareers,作者Thomas Zhang,授权华尔街见闻发表。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