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督察力度超预期, 执法高压推动环保成刚需。 目前四批中央环保督察累计结办环境问题举报超 12.2 万件,关停或整改超 7.8 万家,罚款超 13 亿元,积累环保改造需求庞大。 1-10 轮次强化督查累计督查企业 41928家,发现 22832 家企业存在环境问题,约占检查总数的 54.5%。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大气形势严峻,史上最严环保督察和大气督查在全国关停整改工业企业超 10 万家,积累大量环保改造及设施安装需求。 同时,江苏省昆山市 3 个断面所属流域工业企业停产整治反映环保执法持续高压,环保税、环保督察常态化将有力推动环保达标成为工业企业刚需,实现外部性内化,全面利好工业环保。
“环保趋严+工业复产”促非电烟气治理崛起。 2017 年 6 月,环保部发布“《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20 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征求意见稿)”,钢铁烧结(球团)特别排放限值降幅超 50%。此外,环保部增加了玻璃、陶瓷、砖瓦行业大气污染物特别排放限值,现有环保设施不能完全符合需求,新建比例高。 2018 年关停工业即将复产,雾霾压力大,催生庞大改造需求,促非电烟气治理崛起。
钢铁等非电行业烟气治理空间近千亿。 钢铁行业尘硫氮排量占全国总排量比例约 32%、 10%、 12%,钢铁烧结(球团)烟气治理改造首当其冲。按钢铁烧结(球团)大气治理设施新建比例 70%、改造比例 10%、单台投资额 7000-8000 万元考虑,预计钢铁行业大气治理投资市场空间 503 亿元。平板玻璃特别排放限值降低超 50%,且京津冀范围 28 城产量近 30%,大气治理设施新建比例较高按 70%考虑,改造比例按 10%考虑;大多数陶瓷企业能达到一般排放限值,现有企业脱硝普及率低,考虑大气处理设施新建比例 20%,改造比例 40%;砖瓦行业仅 6%安装了脱硫除尘设施,预期大气处理设施新建比例 80%;预计钢铁、 平板玻璃、陶瓷、砖瓦行业的大气治理投资空间近千亿。
非电行业盈利大幅改善,支撑大气治理改造。 在供给侧改革和环保督察去产能推动下,非电行业 2016 年盈利水平创下近 5 年新高, 2017 年盈利水平继续改善,三季度化工行业盈利 1113 亿元,建材行业盈利 221 亿元,有色行业盈利 326 亿元,钢铁行业 464 亿元, 为非电领域大气污染治理改造提供了盈利支撑。投资建议
非电领域即将崛起,钢铁烧结(球团)烟气治理改造首当其冲, 大气治理、超净排放、环保监测龙头将首先受益, 重点推荐清新环境、龙净环保、 聚光科技。
清新环境: 1)大气治理龙头, SPC-3D 技术领先,预计 2017 年业绩增速超 30%。 2)受益环保监管趋严,中小锅炉超低排放改造提速,非电板块即将崛起,有望实现业绩估值双升。 3)火电烟气治理 BOT 龙头,运营资产支撑业绩安全。
龙净环保: 1)超净排放龙头,受益大气督查趋严。 2)在手订单超 178 亿,领先布局非电领域,业绩预计稳健增长超 10%。 3)阳光集团 20 元/股溢价入主,增持 10 亿凸显信心。
聚光科技: 1)环境监测龙头,转型环境综合服务商,异地 PPP 项目拓展顺利。 2)环保垂改推动监测空间 300亿,全年高增长可期。 3)定增批文获取,发展进入快车道。
风险提示
环保督察与大气督查关停整改企业数量超过 10 万家,社会影响较大,应注意环保督察过于强硬可能的群体事件风险。
部分集团企业内部已有环保治理机构,环保第三方治理模式存在推动进度滞后的风险。
《钢铁烧结、球团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等 20 项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修改单仍处于征求意见稿阶段,对非电烟气治理领域影响较大,应注意政策落地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