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盘必读:5月5日证券市场要闻综述_热点关注_顶尖财经网
  您的位置:首页 >> 热点关注 >> 文章正文

早盘必读:5月5日证券市场要闻综述

加入日期:2017-5-5 9:26:48

  【证券日报】

  信托年报“花式”逃避披露受罚实情 “罚而不披露”多次上演

  目前,68家信托公司2016年年度报告已全部披露完毕。然而《证券日报》记者查阅年报发现,一些“负面信息”在披露时可能被信托公司“有意规避”。以行政处罚为例,尽管按照相关信息披露要求,信托公司应披露“公司及其高级管理人员受到处罚的情况”,去年也有6家信托公司受到了属地银监局的行政处罚,处罚金额从十几万元至上千万元不等,但实际上,年报中如实披露的信托公司反而在少数。

  七成酒企上市后分红占净利润比重超30% 贵州茅台16年分红436亿元成酒企“分红王”

  《证券日报》记者梳理A股白酒类上市公司分红情况来看,19家白酒上市公司中,除ST皇台一直未进行分红外,其他18家公司均有分红体现,贵州茅台保持了上市以来年年分红的记录。查阅19家白酒上市公司2016年年报及分红预案显示,2016年仅有ST皇台和金种子酒两家公司不进行现金分红,其他17家公司均发布了分红预案。

  10家乘用车企平均单车利润1950元 商客车利润为乘用车13倍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车企一向不对外公布单车利润数据,记者只能通过综合企业净利润和总销量两项数据对单车利润值进行估算。总体来看,民营自主品牌车企的单车利润普遍比国有车企高,同时销量老大未必是赚钱高手。数据显示,比亚迪的单车利润相当于上汽集团的2倍,长城汽车的单车利润相当于长安汽车的3倍;而相比乘用车领域平均1950元的单车利润,商用载客车行业单车利润达到2.6万元,相当于乘用车单车利润13倍。

  【中国证券报】

  风险凸显致质押率下调 股权质押防“爆仓”套路生变

  数据显示,2016年A股市场股权质押股数同比增长54.26%。其中,未解除质押达到2249.89亿股,参考市值达2.93万亿元。在大盘持续走弱,不少公司股价大幅下挫的情况下,股权质押风险凸显。其中,部分公司面临平仓风险。业内人士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目前股权质押风险可控,但隐患不容忽视。

  一季度八成公司盈利 家具板块二季度有望继续增长

  受益2016年房地产市场向好,家具行业今年一季度业绩靓丽。数据显示,在21家家具上市公司中,八成公司一季度实现盈利,6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50%以上。业内人士表示,家具行业景气周期较房地产行业有5-12个月的滞后期,本轮房地产调控对家具企业的影响将在三季度有所体现。考虑到去年基数相对较低,预计二季度家具行业有望继续增长。

  拟收购标的市盈率近90倍 老白干酒被上交所问询

  老白干酒5月4日晚公告,收到上海证券交易所问询函,就公司发行股份及支付现金购买资产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预案提出了问询。预案披露,标的公司丰联酒业为香港联交所上市公司联想控股的控股子公司。

  【上海证券报】

  59家创新层公司年报爽约 三成意欲告别新三板

  尽管新三板2016年年度报告披露已经落幕,但仍有多达500多家挂牌公司未能如期披露年报,其中包括59家受各方关注的创新层企业。根据股转系统的官方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4月28日,在新三板共计11113家须披露2016年年报的公司中,有10554家已经完成披露工作,另有559家公司未能按期披露年报,其中包括59家创新层企业和500家基础层企业。

  亿晶光电二股东浮亏10亿 交易所追问“一揽子”计划

  斥资15亿元当上亿晶光电二股东的勤诚达,账面浮亏已近10亿元。5月3日,上交所发出问询函再度聚焦此项股权交易,要求公司说明是否存在控制权溢价安排,勤诚达后续是否存在一揽子的资产注入或置出计划。

  云天化1元转让亏损资产被问询

  监管部门对上市公司转让资产所出具的评估报告的监管力度正在加强。云天化日前公告披露,拟以1元的价格将亏损严重的控股子公司青海云天化国际化肥有限公司转让给关联方云南省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这一举动随即招来交易所的关注及问询。

  【证券时报】

  *ST海润跌停 “一元股”增至3只

  “披星戴帽”后复牌的*ST海润昨日收出第二个一字跌停板,昨日收报1.90元,加上*ST锐电以及未复牌的*ST新亿,A股“一元股”的数量增加到3只。 *ST锐电4月14日以来便开始连续回落,并于4月26日跌破2元,成为近3年来的首个“一元股”(除*ST新亿),虽然近几个交易日*ST锐电呈现低位企稳震荡走势,但至昨日收盘的区间跌幅依然高达25.32%,本周二还一度创下了1.71元的历史低价。

  IPO发行审核“严把关”成为常态

  今年以来,新股首发(IPO)审核速度有所加快,而上会企业在发审环节的否决率也逐步上升,发审趋严态势已经确立。

  PPP持续升温法律监管要跟上

  今年以来,PPP(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持续升温。财政部数据显示,一季度PPP净增落地项目增长28%。此前PPP项目落地难、落地率低,一季度PPP项目落地加快显然是一个重要进展。但我们在关注项目落地率的同时,也应该关注项目的规范实施和风险防患。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