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解决“以罚代刑”方能净化证券市场环境

加入日期:2018-5-14 0:17:51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5-14 0:17:51讯:

  针对“黑嘴”廖英强扬言“被罚是打1亿元广告”,中国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高莉上周五表示,敬畏法律、恪守法律、依法合规是各类市场主体参与证券市场的基本底线。任何侵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破坏市场运行秩序、肆意挑战法律尊严的行为,最终都必将得到应有惩罚,付出沉重代价。

  证监会日前公布了对廖英强的行政处罚决定书。据查,廖英强利用其证券节目主持人的影响力,通过先行建仓、公开荐股、反向卖出系列行为操纵市场,非法获取巨额私利,严重损害了资本市场的“三公”原则。依据《证券法》第二百零三条的规定,证监会决定对廖英强没收违法所得4310.48万元,并处8620.95万元罚款。

  “黑嘴”廖英强的行为,严重误导投资者并侵害投资者权益,严重破坏市场功能,扰乱市场秩序,诱发市场风险。合计1.29亿元的罚没款,本该对违法违规行为敲响警钟。然而,廖英强毫无悔改之意,甚至藐视法律的威严。他竟然回应称,“自己善于炒股,在其他方面也有发展,并不缺少缴纳罚款的财产”“打了一点多亿的广告,现在应该算是家喻户晓”。

  廖英强的猖狂引来舆论的严厉谴责。证监会还宣布,稽查部门集中部署了2018年专项执法行动第一批案件,主要就是集中打击通过互联网、自媒体肆意发表证券期货虚假信息,充当股市“黑嘴”并从中牟利等严重扰乱资本市场信息传播秩序的违法行为。

  值得注意的是,对行政处罚不在乎的绝非个案。有的违法者不思悔改,不吸取教训,屡罚屡犯。2016年查获的首例沪港通跨境操纵案,就是曾被顶格处罚的市场操纵“惯犯”唐某博等人所为。此外,有的违法者颠倒是非,申辩意见居然是“长年从事大宗交易,热爱证券市场,缴纳了大量的交易税费,对证券市场的贡献较大”。

  近年来,针对证券市场违法行为的处罚力度升级,罚没款总款增加,使市场秩序有了明显好转。据证监会上周五公布的2017年监管执法情况综述,全年行政处罚罚没款涉及75.66亿元,较2016年(42.01亿元)增长了80%。可在投资者看来,“黑嘴”廖英强被罚后猖狂,以及市场操纵与内幕交易类案件仍多发高发,原因在于现有证券违法犯罪的惩戒力度还不够。进一步显著提高违法成本,让违法者付出更惨痛的代价,彰显法律的威严,才能有效保护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

  廖英强扬言“被罚是打1亿广告”,恐怕还与两个因素有关:不担心民事赔偿诉讼,不怕刑事处罚。《证券法》第七十七条明确,“操纵证券市场行为给投资者造成损失的,行为人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但由于缺乏相关司法解释,操纵市场及内幕交易类民事赔偿诉讼,至今不能像虚假陈述类民事赔偿被法院受理。这使得违法者逃脱民事赔偿责任,减轻了违法成本。

  导致市场操纵、内幕交易违法成本不高的另一个原因,是以行政处罚代替刑事处罚,不能从根本上打击违法者的嚣张气焰。《刑法》第一百八十二条明确,操纵证券交易价格,获取不正当利益或者转嫁风险,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可从近年来的违法案件来看,惩罚大多在行政处罚后“画上句号”,仅有极少数受到刑事处罚。相比牢狱之灾的代价,违法者往往不把罚款当回事。尽早解决“以罚代刑”的问题,对情节特别严重的违法者严厉追究刑事责任,才能有效净化证券市场生态环境,确保市场健康稳定发展。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