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外资银行新阳谋:争取合资证券牌照

加入日期:2018-6-30 10:21:16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8-6-30 10:21:16讯:

  随着金融去杠杆的推进,监管部门对银行理财业务违规操作的处罚频现。

  6月15日,山西长治银监分局开出7张罚单,剑指山西潞城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潞城农商行”)理财违规。具体包括:擅自改变同业理财投资标的;将保本理财按照非保本理财进行表外核算;理财资金投资比例超出监管规定指标。据悉,此次处罚还涉及6名责任人,共计罚没70万元。

  《中国经营报》记者就此次被罚事件多次致电潞城农商行,但均无人接听。有农商行人士告诉记者,资管新规出台之后,理财业务进入转型期,无论从长期还是短期看农商行均面临较大压力。

  政策“松绑”

  早在去年底,监管针对外资金融机构已经表现出了更大的宽容,如扩大外资银行经营范围,优化监管规则等等。直至今年博鳌论坛上,央行行长易纲宣布12项金融业开放举措之后,金融对外开放正式进入了实操阶段。 在监管12项举措中,取消了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内外资一视同仁;允许外国银行在我国境内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将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期货公司、人身险公司的外资持股比例上限放宽至51%,3年后不再设限;不再要求合资证券公司境内股东至少有1家是证券公司等等。

  6月8日,银保监会则对应出台了《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规章的决定(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决定》),内容也是取消中资银行和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外资持股比例限制,实施内外资一致的股权投资比例规则,持续推进外资投资便利化。

  实际上,根据此前的规定,中国金融企业对于外资控股限制较为严苛。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外资入股的比例通常不超过25%和50%,证券公司和基金公司则不超过49%。

  据了解,监管政策对于股权的限制令外资在国内的落地和业务拓展均十分艰难。以银行为例,网点规模的有限让外资行在国内认可度较低,业务覆盖范围也不高,竞争实力远无法与中资大行相较。

  同样,合资券商的发展亦非常缓慢,外资缺少经营话语权,在与中方股东经营理念产生冲突时处于劣势地位,使得金融机构甚至面临外商撤资,例如苏格兰皇家银行退出华英证券,摩根大通退出一创摩通。

  “外资银行或券商在国际市场的经验非常丰富,对于投资管理和产品研发上要领先于国内机构。加大金融开放不仅对外资在华的发展有利,也会对中资机构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某银行业分析师称。

  他认为,外资行在华的业务较为有限,涉及到多方面的原因。可能跨境业务、财富管理业务会发展好一些,零售业务、小微贷款业务等等就相对要慢。“部分外资银行在发展上定位就是服务于在华的外商,在中国市场的业务很难打开局面。一些外资此前期望能通过参股来实现本土化,但却也在经营中话语权不高。”

  外资布局

  面对监管放开外资股权的限制后,“财大气粗”的外资银行有意通过合资牌照实现在华的业务扩张。

  6月26日,星展中国首席执行官葛甘牛表示,星展集团有计划在中国投资设立合资证券公司,正在和潜在的中方合作方洽谈中,将尽快推进向监管的申报工作。 “监管很多金融开放的具体措施对外资银行的影响很大,星展中国也根据政策在发展上有所安排。”葛甘牛称,该行在分支机构的设立,也将考虑同时设立分行和子行,而网点的布局则在做深做细现有分支行客户之后,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地点开设。

  在星展银行宣布该消息之前,法兴银行也有设立合资证券公司的计划。法兴银行相关负责人透露,该行计划出资10亿元,控股51%,新券商总部将设立在上海,目前正在接洽合作伙伴。

  法兴银行副总裁Didier Valet表示,法兴银行新设的这家券商子公司将会申请包括证券交易在内的5张牌照,且主要是想将法兴银行的创新、法兴银行的海外投资机构带到中国市场。

  此外,在金融开放一系列新政之后,有外资机构已经向监管提出申报,迫不及待地要饮头啖汤。其中瑞士银行有限公司拟将持有的瑞银证券的股权比例从24.99%增至51%,实现对瑞银的绝对控股,而该申请已经获得监管受理。

  “在国内市场实现业务上的拓展,券商牌照的联动效应是十分必要的,这也是外资银行纷纷计划设立合资证券公司的初衷。”一家国有银行资管部人士称。

  他认为,国内资本市场如今已经比较成熟和稳定了。外资作为新进入者会给市场带来活力和竞争,但是对格局的变化影响并不会太大。国内券商排名靠前的均为中资券商,而外资券商的竞争力则主要集中在特定的业务上。

  “外资银行申请合资证券公司牌照可能并不是要将证券公司做大做强,前期的目标更侧重于业务的协同上。拥有银行的资源作为背景,能够给客户提供更多的服务,这种业务上的互动将更加重要。”该人士称,国内近年的表外业务发展非常迅速,其中银证方面的合作十分关键。如今银行大多服务客户的都是一套金融方案,而单一的牌照将有很大的局限性。

  他表示,外资行在境内吸收存款和开设网点做大规模可能难度很高,但是投行业务、财富管理业务、跨境业务等等则能够实现快速增长的。比如,股票承销、债券承销、资金托管、综合性融资,甚至还覆盖一些中间业务。

  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所长陈卫东表示,相比参股银行来说,外资参股控股证券、保险等非银机构的兴趣可能更大。与国内银行体系相比,证券、保险、信托、资管等子行业发展时间较短,竞争程度相对较低,具有较大的业务增长空间。

  “相比行政和股权上的限制,外资最期待的是业务上的突破,而牌照则是一种业务资格,有利于扩大业务范围,扭转外资在华发展弱势的局面。”上述国有大行人士称。

编辑: 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