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证券要闻 >> 文章正文

深圳证券交易所总经理2018年工作总结及2019年重点工作报告(节选)

加入日期:2019-4-30 6:58:55

  顶尖财经网(www.58188.com)2019-4-30 6:58:55讯:

  深交所经理层持续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积极推进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决策部署,贯彻新发展理念,在深交所党委领导下,按照会员大会和理事会决议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大力推进市场改革,持续强化一线监管,扎实提升技术保障,不断加强内部管理,牢牢守住风险底线,努力服务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持续提升深交所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市场建设各项工作取得积极成效。

  一、2018年主要工作

  2018年,深交所新增上市公司48家,股票IPO和再融资筹资额3945亿元,股票成交金额50万亿元。截至2019年3月31日,深交所上市公司2153家,总市值23万亿元;债券(含资产支持证券)挂牌5229只,托管面额2万亿元;基金520只,规模1685亿元。

  (一)坚持深化改革,市场功能更健全

  一是落实上级决策有实招。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民营企业座谈会重要讲话精神、刘鹤副总理关于股市的工作要求和证监会关于提升上市公司质量、优化交易监管等有关要求,优化完善制度机制,制定针对性措施,依法依规做好市场监管和服务工作。加大调研走访力度,组织召开多场上市公司、市场机构专题座谈会,深入了解一线实情,多方听取意见建议,为纾解企业经营困境、促进市场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成功启动首批交易所市场民营企业信用保护工具试点,支持发行纾困专项债,深化与地方政府、证监局的协作会商机制,合力帮助有发展前景但暂时陷入经营困难的上市公司、民营企业缓解融资困境、化解股权质押风险。

  二是完善产品体系用实劲。高信用等级债券取得新突破,发行20个省(市、自治区)地方债7559亿元,同比增长4.5倍,农发债首次登陆交易所市场,铁道债重返深交所上市交易。加大固定收益产品创新力度,在熊猫债、类REITs、抵押贷款ABS等领域发行多项“全国首单”产品,供应链金融ABS累计发行1607亿元。持续推进ETF产品创新,成功推出国企改革ETF产品,加快完善配套制度,着力提高ETF市场流动性。积极推进ETF期权筹备工作,各项准备工作全面就绪。

  三是推进精准服务出实策。建立市场培育发展统筹协调工作机制,完善“总部+三基地”架构,实现重点区域“在地化服务”全面覆盖,标杆企业“全链条对接”精准服务。深化与地方政府合作,“一地一策”定制专项服务方案,支持地方经济转型升级。加强对央企服务力度,与中国诚通、中船重工、中国电科等8家央企集团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支持推动深赤湾收购招商局港口等一批国有企业资本运作项目。持续延伸服务链条,依托创新创业投融资服务平台积极开展投融资路演,实现融资项目和投资机构间个性化、智能化、精准化匹配,全年成功对接项目416个。

  四是扩大对外开放显实效。牵头中方联合体成功竞标达卡证券交易所25%股权,积极参与巴基斯坦交易所运营管理,持续推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易所技术与业务合作。扩大跨境资本服务网络,“燧石星火”平台注册项目329个,较2017年底增长近3倍,项目来源覆盖35个国家或地区。强化同业国际交流,为13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交易所和政府监管机构提供定制化培训。核心指数海外推广取得突破,与泛欧交易所实现指数互挂,正式成为国际资本市场协会标准会员、亚洲金融合作协会会员。深港通保持平稳运行,实现互联互通机制下每日额度扩容。

  (二)坚持强化监管,风险防线更牢固

  一是着力补齐短板,优化监管机制。修订《深圳证券交易所章程》,增加收取惩罚性违约金、出具监管建议函、开展现场检查等监管举措,完成新版上市、挂牌协议签订工作。优化完善监管机制,推进科学监管、分类监管,构建信息披露监管、交易监控与现场检查协作联动的监管闭环。正式实施深股通交易看穿式监管,消除跨境监管套利空间。加快推进“以监管会员为中心”的交易行为监管模式落地,优化重点监控账户管理制度,完善会员客户管理相关规则,初步形成会员与交易所共同维护市场交易秩序的积极态势。推进透明交易所建设,全面梳理业务规则体系,全年制定、修订业务规则33项,夯实一线监管制度基础。健全一线监管内部救济制度,拓宽自律监管听证、复核事项范围,组织召开听证会、复核会32场。

  二是扛起退市责任,规范市场秩序。强化交易所退市决策主体责任,制定发布《上市公司重大违法强制退市实施办法》,做好*ST烯碳中弘股份退市工作,依法依规启动*ST长生重大违法强制退市程序。加大停复牌监管力度,制定发布停复牌业务指引,“随意停、长期停”现象基本杜绝。严厉打击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违规占用资金行为,严格高送转监管,超高比例送转现象基本消失。坚决维护正常交易秩序,针对性强化重点股票和账户交易监管,督促强化风险揭示,筛查上报异动线索,及时传递监管信号,积极稳定市场预期。

  三是紧盯重点问题,积极化解风险。强化风险防控统筹协调,建立与市场发展形势相匹配的风险管理制度体系,组织开展全面风险排查、重点风险排查及操作风险专项排查,制定针对性风险应对预案。聚焦重点问题特别是上市公司股票质押风险,针对性分类施策,促进风险充分揭示并有效释放。创新债券违约风险化解方案,通过撤销回售、展期、重组等多种方式化解债券违约风险。稳妥做好分级基金清理工作,分级基金场内规模较年初下降40%。有力应对超强台风“山竹”等极端天气影响,确保深交所市场安全平稳运行。

  四是提升研判能力,强化协调保障。建立风险动态监测机制,及时研判重大风险因素,制定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应对方案。拓展市场运行监测广度、深度,建设全方位、全流程风险监测平台。高度重视新闻宣传工作,设立新闻办公室,增配新闻发言人,扩充专职新闻工作队伍,改版优化官网、官微,积极主动发声,及时回应市场关切。

  (三)坚持科技引领,技术优势更突出

  一是智能监管水平更高。积极运用科技手段助力一线监管,夯实一线监管技术基础,构建人力与科技融合的监管新模式。以数据挖掘、智能分析等功能为特点的新版监察系统、企业画像项目上线运行,市场交易监管、公司监管能力再上新台阶。开展新一代信息平台规划建设,进一步丰富监管数据资源,增强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前沿科技应用能力,提升科技监管应用系统建设水平,推动交易所数字化转型。

  二是运行保障能力更强。进一步完善技术体系,实施积极主动的风险应对策略,实现福田——南方交易系统双中心模式运行,完成多个灾备系统建设或方案设计,持续增强系统安全运行保障能力。在系统压力、运维强度等不断提升的情况下,实现交易系统连续16年安全运行。

  三是技术发展基础更牢。高度重视IT能力建设,加强深交所集团技术规划和管理工作,建设集团级应用架构,增强核心技术系统的自主可控能力。优化技术研发管理体系,申请六项发明专利和多项软件著作权,成功通过CMMI五级评估。积极跟进前沿技术发展动态,加强技术规划和前瞻技术研究工作,举办2018年深交所技术大会,携手会员推动行业金融科技共同进步。

  (四)坚持从严治所,管理运营更规范

  一是优化管理架构,完善制度机制。完善决策程序和工作机制,修订内部管理制度,优化工作流程,改进文风会风,提高决策效率和科学化、规范化水平。推进模块化管理,完善专业委员会设置,建立健全以业务条线为基础的重大事项统筹机制。实现预算全过程管理,加强对关键领域、关键环节的审计监督。充分发挥研究所智库功能,围绕服务国家战略、交易所中心工作形成正式研究成果108项。

  二是坚持人才强所,激励担当作为。深入实施《人才强所规划》,制定《关于激励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实施意见》,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加大人才培养使用力度,选派骨干力量到地方政府、央地国企、市场机构、艰苦边远地区挂职,优化人才锻炼成长机制。持续加强集团化管理,推动优秀人才双向流动。

  三是强化文化建设,履行社会责任。建成启用深交所金融博览中心,与深圳市共建深圳金融创新文化基地,打造资本市场文化平台。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功能作用和交易所平台优势,精准施策助力脱贫攻坚,落实新疆麦盖提县、甘肃武山县帮扶计划,投入、引入帮扶项目30项,培训基层干部及乡村教师近3000人,帮扶工作成效显著。

  二、2019年重点工作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资本市场建设,将资本市场提升到对金融运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高度,要求打造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资本市场改革发展面临巨大机遇,深交所上下深感使命光荣、重任在肩。下一步,深交所经理层将全面贯彻中央经济金融工作方针政策,紧扣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主线,按照证监会“四个必须”“一个合力”工作要求,认真落实会员大会决议和理事会决策,大力完善基础制度,认真履行监管职责,持续深化市场改革,不断扩大对外开放,充分发挥平台功能,积极支持国家战略,携手广大会员共同推动深交所实现市场功能更完备、一线监管更有效、培育服务更精准、管理运行更规范,不断提升服务实体经济能力,全力打造国际领先的创新资本形成中心,努力建设世界一流证券交易所。

  (一)抓改革,促发展

  一是加快推进创业板改革,促进多层次市场协调发展。做好规则制度比较研究,优化创业板改革方案,进一步完善创业板各项基础性制度,扩大创业板包容性和覆盖面,完善创新资本形成机制。统筹优化主板、中小板、创业板定位,实现各板块协同发展,提升资本市场服务蓝筹企业、创新企业的适应性。

  二是推动深市ETF期权业务,加快发展深市ETF市场。积极推动深市ETF期权业务启动,进一步丰富产品序列。全力促进ETF市场发展,优化ETF交易结算机制,扩大规模,丰富品种,大力推广深市核心指数,引导境外机构配置深市资产,吸引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

  三是持续加强固收产品创新,不断丰富多元产品序列。扩大创新创业债试点和信用保护工具试点,推动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工具发展,完善资产证券化业务,推动开展房地产信托投资基金试点。继续加大固收产品推广发行力度,更好服务地方债、金融债发行,拓宽企业融资渠道,降低企业融资成本。

  (二)抓服务,促开放

  一是落实规划要求,全面融入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充分发挥深交所创新资本形成中心功能和优势,积极主动参与大湾区建设,制定专项对接服务方案,推动重点项目落地,服务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优化深港通机制,有序扩大标的范围,推动实现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互联互通。

  二是优化工作机制,深入推进“在地化”服务建设。完善服务培育工作体系,加大对重点区域、标杆企业服务投入力度,深化大型企业集团综合服务,充分动员创投联盟等各方力量做实做细推广服务工作。深入推进“在地化”服务基地建设,深化“一地一策”“一司一策”专项服务计划,打造深交所创新资本生态体系。

  三是深化对外合作,持续推动“一带一路”产融对接。稳妥推进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交易所之间的股权、业务和技术合作,推动与境外交易所开展成熟产品互挂。推进跨境投融资对接服务平台建设,促进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产融对接。

  (三)抓监管,防风险

  一是夯实监管制度基础,积极推进监管公开。进一步补齐监管制度短板,扎实推进业务规则制定和修订工作,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清理规范长效机制。明确会员客户交易行为管理、现场检查、纪律处分等领域监管制度标准,探索更加完善、透明的一线监管救济渠道,建设透明交易所。

  二是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优化交易监管机制。强化以信息披露为中心的上市公司监管,严格执行退市制度,促进退市法治化常态化。推动完善上市公司定向可转债发行、优先股等制度,支持国企改革和以产业整合为重点的市场化并购重组。严格违法违规异常交易行为监管,持续推动落实会员监管责任,加强跨境监管协作,促进市场发展更规范、市场预期更明确,从更深层次释放资本市场活力和动力。

  三是加大风险监测力度,防范化解重点风险。健全完善风险防控制度机制,强化宏观意识和协同意识,推动风险管理工作常态化、机制化、系统化。加快推进统一风险监测平台建设,加强市场主体行为和投资者心理分析,提升风险预判预警和应对能力。强化固收产品违约风险监测排查,完善市场化法治化处置机制,精准有效处置重点领域风险。

  (四)抓技术,严管理

  一是加快新兴技术应用,构建一流基础设施。提高智能化监管水平,增强大数据运用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加快建设监察系统二期、企业画像三期项目。提升业务连续性保障能力,打造一流基础设施和应用平台,加快推进南方数据中心建设和金融云平台建设,稳步推进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国产化。加大对行业的技术支持力度,组织力量加强关键技术攻关,打造智慧交易所。

  二是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内部管理机制。深入落实《人才强所规划》,强化专业经验和专业精神传承,为干事创业创造良好环境。加强基础制度建设,推进内部管理信息化、系统化、智能化,建立集团化人事、财务管理体系,进一步提升管理运营效能。

(文章来源:上海证券报)

编辑: 来源: